根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官方報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以及陳宇翱、徐飛虎等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全光量子中繼器的原理性驗證,為構建遠距離光纖量子網絡開辟了新途徑。
光學 | 2019-07-02 15:16 評論根據相關消息顯示,京東方已成功開發(fā)出用于液晶顯示屏的屏下光學指紋傳感解決方案,并將于2019年底開始批量生產嵌入了該光學傳感器的液晶面板,主要用于低端智能手機。
顯示 | 2019-07-02 14:18 評論圖片來源:《科學》網站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由來自西班牙和美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宣布,他們發(fā)現了光的一種新特性——自扭矩,這種特性以前未被任何人預測過。發(fā)表于《科學》雜志的這項最新研究將催生能操控極微小材料的新設備
物聯網 | 2019-07-02 13:02 評論根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官方報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以及陳宇翱、徐飛虎等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全光量子中繼器的原理性驗證,為構建遠距離光纖量子網絡開辟了新途徑。
光通訊 | 2019-07-02 11:41 評論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由來自西班牙和美國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宣布,他們發(fā)現了光的一種新特性——自扭矩,這種特性以前未被任何人預測過。發(fā)表于《科學》雜志的這項最新研究將催生能操控極微小材料的新設備。
激光 | 2019-07-02 11:35 評論據悉,用于OLED顯示器生產的噴墨打印技術最終將于2020年實現量產。到2020年,基底年產量約為105,000片(209,000平方米),在接下來的十年內將增長近12倍,達到130萬片(730萬平方米)。
顯示 | 2019-07-02 10:50 評論如今,人們在公共云的安全和成本方面還有著一些誤解和困惑,這為企業(yè)決策者帶來了一些錯誤的想法。人們需要消除誤解,并獲得真相。
云計算 | 2019-07-02 10:06 評論您正在閱讀算力智庫第 385 篇原創(chuàng)作品算力說精準時空大數據成國家戰(zhàn)略資源,北斗大數據平臺助力北斗系統(tǒng)超越GPS,開辟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應用的“中國模式”。半個月前,一條成都提前61秒收到地震預警的新聞刷爆了各大社交平臺
電子工程 | 2019-07-02 09:41 評論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數字科學院、水氫科學院同時揭牌6月26日,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以下簡稱:歐亞中國)粵港澳大灣區(qū)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數字科學院、水氫科學院落戶東莞揭牌儀式在東莞松山湖中科院云計算育成中心順利舉行
氫能 | 2019-07-02 09:33 評論在越來越多可折疊設備出世的浪潮中,聯想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成為潮流領頭羊的機會。
顯示 | 2019-07-02 09:31 評論5G時代撲面而來,作為5G專利的主要持有者和關鍵組件供應商,英特爾必將受益匪淺;
美國政府決定禁止華為采購美國供應商的零部件,這是一個可以打破5G格局的大事件;英特爾會從5G的發(fā)展中受益,但也
近日,一篇名為《鴻蒙之后又放大招,華為昆侖量子計算原型機曝光》的文章被某平臺上眾多專業(yè)人士評判,一位麻省理工學院量子物理在讀的博士更是直指該文章“一派胡言。
電子工程 | 2019-07-02 08:49 評論會議首日,世界經濟論壇自動化領域主管米歇爾·阿瓦里(Michelle Avary)表示,自動駕駛汽車行業(yè)面臨著需要克服的兩大挑戰(zhàn)——技術和能盈利的商業(yè)模式。
智能汽車網 | 2019-07-02 08:46 評論近日,首屆包頭稀土杯科技創(chuàng)新邀請賽啟動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fā)中心舉行。作為本次啟動儀式的項目路演代表,研發(fā)中心的智能蔬菜工廠推出了最新產品:寶寶果蔬。
照明 | 2019-07-01 14:33 評論2019年6月29日,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醫(y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發(fā)布了《深度學習輔助決策醫(yī)療器械軟件審批要點》,為相應醫(yī)療器械軟件注冊申報提供專業(yè)建議。
醫(yī)療科技 | 2019-07-01 10:51 評論近日,首屆包頭稀土杯科技創(chuàng)新邀請賽啟動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fā)中心舉行。作為本次啟動儀式的項目路演代表,研發(fā)中心的智能蔬菜工廠推出了最新產品:寶寶果蔬。
半導體照明 | 2019-07-01 10:46 評論心腦血管疾病是人類的頭號殺手,2016年共造成全球1520萬人死亡。在我國,腦血管疾病的負擔更加嚴重,《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近年來我國居民每年因腦卒中死亡人數近200萬,死亡率為140.3/10萬,占總死亡的22.8%
醫(yī)療科技 | 2019-07-01 09:47 評論很多人都會說5G不等于4G+1G,然而在展示5G的時候卻往往只是秀一下峰值速率,習慣性的重新回到了4G+1G的邏輯上。實際上,5G的真正王牌可能并不是高速率,假如5G真的是一種新能源,“快”絕不是那把進入各行各業(yè)的鑰匙,“低時延”才是關鍵所在
電子工程 | 2019-07-01 08:21 評論最近MWC 2019大會在上海正式舉行,不少科技廠商都在此次展會上大秀技術。包括OPPO亮相的評選攝像頭技術,VIVO展示的120W超級快充。雖然很讓人期待,但是要說最風光的還是要數華為。作為未來的發(fā)展趨勢,5G將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能
電子工程 | 2019-06-29 11:43 評論2019年5月,歐盟委員會發(fā)布《大型固定式燃料電池全球部署情況》
新能源汽車 | 2019-06-29 10:2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