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車聯網、智能駕駛等技術的推進,汽車“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轉型浪潮正在席卷汽車行業(yè)的每一個角落,汽車的形態(tài)、屬性也在持續(xù)進化中。未來的汽車生活的美好藍圖將每個人都攪動得心潮澎湃
云計算 | 2019-06-18 08:30 評論6月15日,為期兩天的二十國集團(G20)能源環(huán)境部長級會議在日本長野縣輕井澤町開幕。會談將圍繞中東阿曼灣附近發(fā)生的兩艘油船遇襲事件造成的能源安全隱患以及氫能源和海洋垃圾問題展開。由于意識到了氫能在能源脫碳化中的重要作用,在此次會議上氫能成為主要議題,關于氫能的國際合作也在各個層面展開
氫能 | 2019-06-18 07:00 評論近期,科大訊飛召開了主題為“你的世界,因A.I.而能”的新品發(fā)布會。發(fā)布會現場,訊飛最新一代生態(tài)操作系統(tǒng)iFLYOS2.0驚艷亮相,除此之外,智能錄音筆、訊飛翻譯機3.0等5款新品語音硬件也成為發(fā)布會的焦點。
人工智能 | 2019-06-18 02:17 評論AI賦能的新時代已至,AI技術也在飛速的發(fā)展歷程中持續(xù)升級。人臉識別以及語音識別技術經過持續(xù)的優(yōu)化升級已經足夠成熟,然而科技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新的AI技術正在逐漸替代或者輔助優(yōu)化原有技術。
人工智能 | 2019-06-18 01:16 評論日前,來自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人體腸道中存在的細菌酶,將A型紅細胞轉換為通用型O細胞,這意味著原A型血可通過轉換輸給其他血型的人。該研究發(fā)表在《自然微生物學》期刊上。
醫(yī)療科技 | 2019-06-17 16:06 評論將房車開發(fā)工作從手動、人工的車內設計方法調整為自動化 CAD 流程,從而支持更快的開發(fā)、更高的產能和更高的制造量。
智能制造 | 2019-06-17 15:38 評論在我們的監(jiān)獄中正在孵化什么樣的技術,監(jiān)獄物聯網將如何影響更廣泛的物聯網生態(tài)系統(tǒng)?
跟蹤和監(jiān)控在監(jiān)獄中,物聯網最明顯的用途之一是監(jiān)控囚犯的活動。跟蹤設備可能是腕帶、面部識別攝像頭、生物識別跟蹤器、身份徽章、縫在制服上的跟蹤器
星秒科技單線TOF激光雷達PAVO自推出以來,在自動駕駛、機器人、AGV、數字多媒體等諸多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傳感器 | 2019-06-17 15:28 評論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及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的研究人員表示,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將能夠通過觸覺來感知物體。
人工智能 | 2019-06-17 15:23 評論日前,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亞馬遜全球人工智能會議上,不同類別的新款機器人閃亮登場,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最新技術成果。機器人領域技術領先公司波士頓動力攜三款機器人亮相,吸引不少眼球。其中一款是專為室內和室
人工智能 | 2019-06-17 15:20 評論據悉,友達光電(AUO)全資子公司ComQi日前宣布推出了采用英特爾智能顯示模塊(Intel SDM)架構的一體化數字標牌解決方案。
顯示 | 2019-06-17 14:22 評論1700年,德國著名數學家Leibniz把自己的國策想法寫成了一份備忘錄,交給了當時的普魯士腓特烈親王。他建議說,要對全國展開數據調查,以“確定國力”。一開始這種行為被稱作是“政治算術”,后來德國人覺得這個詞顯得太坦率
云計算 | 2019-06-17 14:12 評論3D人臉識別的市場正在逐漸打開,相較于當前的2D識別,這種主動式,不易受光線影響的識別方式,也涌入了不少新入局者。圍繞人臉識別,紅海之下會有一片新藍海嗎?近日,鎂客網采訪了專注于TOF相機研發(fā)的繁維科技創(chuàng)始人程斯特,他以TOF相機的商業(yè)應用為例,提出了他對3D人臉識別行業(yè)的一些思考
人工智能 | 2019-06-17 11:27 評論美國亞馬遜公司主辦的全球人工智能會議“re:MARS”近日在拉斯維加斯閉幕。會上多款新型機器人閃亮登場,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最新技術成果。會議期間,名為“施波特”的四腳機器人引領參會者進入歡迎宴會。這款機
人工智能 | 2019-06-17 10:54 評論在心腦血管疾病診療流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技術難度都很大,每項技術單獨拿出來,都有價值成為獨立項目和公司進行研究。在這個領域里,有一家名為脈流科技的公司,它們于2017年才成立,成立之初就獲得了千萬級天使輪投資
醫(yī)療科技 | 2019-06-17 10:50 評論2019年6月14日,國際能源署發(fā)布《氫能的未來—抓住今天的機會》,在此ERR能研微訊研究團隊對其進行了翻譯,分享給大家,歡迎踴躍轉發(fā)擴散!更多氫能/燃料電池研究,歡迎與ERR能研微訊團隊垂詢。執(zhí)行摘
氫能 | 2019-06-17 10:49 評論第一代半導體取代了笨重的電子管,帶來了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微電子工業(yè)的發(fā)展和整個 IT 產業(yè)的飛躍,廣泛應用于信息處理和自動控制等領域。盡管硅擁有很多優(yōu)越的電子特性,但這些特性已經快被用到極限,科學家一直在尋找能替代硅的半導體材料,以制造未來的電子設備,隨后化合物半導體橫空出世
電子工程 | 2019-06-17 10:16 評論BATJ,天生的人氣流量明星,其一舉一動都飽受吃瓜群眾關注。很多年前在互聯網醫(yī)療的概念被廣泛關注與資本青睞后,“燒”巨頭的幾位自然也不會放過,時代性機遇才能帶來爆發(fā)性增長,大佬們心知肚明。騰訊系通過投資的方式將丁香園、微醫(yī)集團、企鵝杏仁以及好大夫在線收入麾下,并在內部成立醫(yī)療相關的業(yè)務部門
醫(yī)療科技 | 2019-06-17 10:08 評論外媒稱,瑞薩(Renesas)開發(fā)了一種AI加速器,可以高速和低功率執(zhí)行CNN(卷積神經網絡)處理。該聲明發(fā)布之際,瑞薩正在推動下一代瑞薩嵌入式人工智能(e-AI)的開發(fā),旨在加快終端設備的智能增長。采用該加速器的瑞薩測試芯片實現了8.8 TOPS / W的功率效率,據稱這是業(yè)界最高級別的功率效率
人工智能 | 2019-06-17 09:59 評論最新消息:SK電訊日前表示,已與兩家歐洲電信設備制造商達成協(xié)議,共同提升商用5G網絡的性能,并進行6G相關技術的開發(fā)。
光通訊 | 2019-06-17 09:0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