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首頁 > 前沿技術

國家衛(wèi)健委早癌試點第二階段啟動,奧林巴斯致力提升消化道早癌診療水平

為進一步提高我國消化道早癌早診早治工作水平,7月29日,由國家衛(wèi)健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主辦、奧林巴斯(北京)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支持的“消化內鏡與病理聯(lián)合診斷消化道早癌試點項目研討會”在線上召開。國家衛(wèi)生

醫(yī)療科技 | 2022-08-03 11:08 評論

最新突破!中科大成功實現(xiàn)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fā)技術

7月2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張強、徐飛虎等科學家們組成的科研團隊在《物理評論快報》上在線發(fā)表了一篇論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xiàn)了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fā)(DI-QKD)的原理性演示。

光通訊 | 2022-08-02 15:00 評論

上海高研院在全相干自由電子激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自由電子激光團隊在全相干自由電子激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基于上海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成功驗證了由我國自主提出的回聲諧波級聯(lián)自由電子激光新機制,并獲得了具有優(yōu)異性能的軟X射線相干輻射。

激光 | 2022-08-02 14:26 評論

從精密制造到改變生命,被低估的納米機器人

文/觀察未來科技當前,隨著人們更深入地探索由分子和納米粒子構成的表層量子宇宙,科技的發(fā)展正朝著微觀世界延伸而去,并重新想象各種可能性。許多人可能并沒有意識到,納米技術已經(jīng)在為我們生產(chǎn)各種日用品了,F(xiàn)在

醫(yī)療科技 | 2022-08-01 13:44 評論

超快非線性光學技術之二十七 CLEO2022回顧之四

波長范圍在2-20μm的中紅外光源在驅動高次諧波、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醫(yī)療診斷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應用。

激光 | 2022-08-01 11:03 評論

mRNA疫苗:癌癥免疫治療新時代的曙光

前言腫瘤免疫治療旨在激活宿主的抗腫瘤免疫,形成腫瘤抑制微環(huán)境,最終實現(xiàn)消除腫瘤,提高患者的整體生存率。腫瘤疫苗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抗腫瘤免疫治療手段。針對腫瘤相關抗原(TAAs)或腫瘤特異性抗原(TSAs)的疫苗可以特異性攻擊和摧毀這些抗原高水平表達的惡性腫瘤細胞,并通過免疫記憶實現(xiàn)持續(xù)的腫瘤殺傷

醫(yī)療科技 | 2022-08-01 10:00 評論

美國想借6G彎道超車?中國通信行業(yè)早已做好準備

美國近期可謂動作頻頻,一方面積極推動星鏈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拉攏日本和韓國共同研發(fā)6G,希望在移動通信技術上彎道超車,改變當下在5G技術上落后的局面,然而中國其實早已為此做好準備。一、美國逐漸失去移動通信

光通訊 | 2022-08-01 09:36 評論

錢少不耽誤俄羅斯撂狠話:2025年前用30億元完成6G技術商用

財聯(lián)社7月28日訊(編輯 馬蘭)今早,一則“俄羅斯決定繞過5G直接開發(fā)6G網(wǎng)絡”的新聞引起網(wǎng)友熱議,不少網(wǎng)友對此又好奇又質疑,為俄羅斯可謂是“操碎了心”。據(jù)俄羅斯政府官員稱,俄羅斯的研究所計劃在2025年前斥資300多億盧布,開發(fā)并建設完成俄羅斯第六代(6G)國內通訊設備,并投入商用

光通訊 | 2022-07-28 14:19 評論

俄羅斯決定繞過5G直接開發(fā)6G網(wǎng)絡:堪稱神速!科普6G能有多快

盡管5G技術標準還在迭代完善中,6G的藍圖已然徐徐展開。有趣的是,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院(SKOLTECH)和無線電研究所(FSBI NIIR)準備聯(lián)合研發(fā)6G網(wǎng)絡技術,該項目將涉及從原型到量產(chǎn)型的開發(fā)以及網(wǎng)絡通信安全等

光通訊 | 2022-07-28 11:41 評論

QinetiQ公司提供了 "世界首個"激光控制的無人機演示

英國跨國防務技術公司QinetiQ提出了它所謂的 "世界上第一個通過激光通信系統(tǒng)控制機載無機組人員平臺的成功演示"。這家總部位于范堡羅的公司說,它正在 "加強隱蔽、低探測概率行動的軍事能力"。在演示中,地面操作人員控制著一架空中無人機(無人機系統(tǒng)/UAS),傳輸控制命令并接收傳感器和平臺信息

激光 | 2022-07-27 14:43 評論

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項目(SHINE)極端光物理線站100-PW激光裝置前端取得進展

近日,上海光機所在SEL-100 PW裝置前端裝置建設方面取得突破。團隊通過使用三級基于LBO晶體非共線寬帶OPCPA技術路線,結合自研的重頻大能量泵浦源技術,成功實現(xiàn)了0.1 Hz/5.26 J/210 nm激光輸出,壓縮脈寬13.4 fs,支持263 TW峰值功率。

激光 | 2022-07-27 14:05 評論

強激光和物質相互作用研究新進展---超強激光與固體靶作用產(chǎn)生極化的高密度正電子源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tài)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光物理重點實驗室L05組博士生宋懷航、李玉同研究員和中國人民大學物理系王偉民教授對激光等離子體物理中強場量子電動力學(QED)自旋極化效應進行了長期的理論模擬研究,并發(fā)展了國際上首個包含電子/正電子自旋極化和光子偏振效應的QED-PIC程序

激光 | 2022-07-27 13:54 評論

Cuberg鋰金屬電池取得突破性進展

導讀:Northvolt的先進技術子公司Cuberg,在下一代鋰金屬電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該電池主要用于電動航空。據(jù)Nothvolt公司稱,隨著一輪性能測試的完成,Cuberg公司已經(jīng)表明其在克服鋰金屬電池實現(xiàn)長壽命的長期挑戰(zhàn)方面取得了突破

鋰電 | 2022-07-26 16:33 評論

全球首個自組織激光器問世!具備自主配置能力,可用于下一代電子墨水

盡管目前科學家們已經(jīng)研發(fā)出許多新型人造材料,但能夠像人類肌肉組織一樣受損后實現(xiàn)自愈的還在少數(shù)。 近日,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以此為靈感,研發(fā)了一款自組織激光器,它可以很好地模擬生物的特性,同時具備響應能力、修復自愈能力、適應能力,并在外界條件改變時自主做出響應重新配置。

激光 | 2022-07-26 11:47 評論

弗勞恩霍夫研究所與馬克斯-普朗克集團合作開發(fā)激光制造三維光子元件新技術

來自弗勞恩霍夫組織的兩個研究所和來自馬克斯-普朗克集團的一個研究所于3月啟動了聯(lián)合項目 "LAR3S"。在 "LAR3S---激光生成的三維光子元件 "項目中,合作伙伴希望利用他們的特殊技術,共同拓展工藝知識,開發(fā)新技術,用激光制造各種三維結構

激光 | 2022-07-26 10:33 評論

美國科學家研發(fā)用于高壓鈉離子電池的低溶劑電解質

導讀:美國科學家為鈉離子電池開發(fā)了一種新的電解質設計,以改善其長期循環(huán)性能。這種低溶解度的電解質是為高壓鈉離子電池設計的,它在300次循環(huán)后能保持90%的容量。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

鋰電 | 2022-07-20 17:41 評論

雙光子激光雷達提高了深度分辨率 可用于面部識別

格拉斯哥大學的一個項目已經(jīng)開發(fā)出一種激光雷達的版本,有可能以微米級的分辨率創(chuàng)建3D圖像。這將使激光雷達的分辨率降至OCT平臺的水平,而改進背后的原理源于該項目對 "量子OCT "技術的最新發(fā)展的研究。格拉斯哥項目探索了在弱相干光態(tài)之間使用雙光子干擾的潛力,特別是用于激光雷達的應用

激光 | 2022-07-20 16:25 評論

新型有機電光聚合物光調制器誕生,可用于下一代光學顯示

NICT利用這種EO聚合物,經(jīng)微加工制備了一種光調制器,并在可見光(紅色,波長640 nm)下進行操作,具備高速、低壓的特性。結果顯示,這種可見光光調制器相較傳統(tǒng)的EO聚合物近紅外光光調制器而言,不僅體積更小,效率也更高。

光通訊 | 2022-07-20 14:37 評論

上海微系統(tǒng)所實現(xiàn)基于III-V族量子點確定性量子光源和CMOS兼容碳化硅的混合集成光量子學芯片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異質集成XOI團隊張加祥研究員、歐欣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合作,實現(xiàn)基于III-V族量子點確定性量子光源和CMOS兼容碳化硅的混合集成光量子學芯片。通過

激光 | 2022-07-19 16:39 評論

全球首個自組織激光器誕生,有助于制造自愈型智能光子材料

近日,來自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展示了全球第一個可以自發(fā)實現(xiàn)自組織的激光裝置,它可以在條件改變時進行重新配置。這一創(chuàng)新將有助于智能光子材料的發(fā)展。

激光 | 2022-07-19 16:16 評論
上一頁  1 ...  39 40 41 42  43 44 45 ... 518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