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股價節(jié)節(jié)攀升,與馬云惺惺相惜的郭臺銘賺得盆滿缽滿
隨著阿里股價節(jié)節(jié)攀升,與馬云惺惺相惜的郭臺銘賺得盆滿缽滿。
10月8日,在阿里股價突破300美元大關之際,郭臺銘治下的鴻海精密子公司Foxconn Ventures賣出63萬股阿里ADS,每股ADS交易價格為295.84美元,總交易金額為1.86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5億元。
63萬股ADS是什么概念?相當于郭臺銘持有阿里股票的一半,這次高位套現(xiàn)后,其僅剩63萬股ADS,持股比例僅為0.02%。由于郭臺銘持股比例較低,因此其套現(xiàn)對阿里股價整體影響微乎其微。
事實上,這并非郭臺銘首次拋售阿里股票。去年3月,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富士康創(chuàng)投控股有限公司出售所持有的220萬股阿里股份,每股價格為181.1美元,總額達3.98億美元。此次拋售后,鴻海集團持股比例為0.1%。
9個月后,富士康創(chuàng)投控股有限公司再次出售阿里巴巴133.8萬股ADS,交易價格為每股ADS 203.82美元,交易總金額達2.72億美元。鴻海集團在公告中表示,拋售過半阿里股票主要是為了實現(xiàn)投資收益。
回頭來看,郭臺銘還是低估了阿里的巨大潛力,按照最新股價300美元計算,他去年兩次拋售阿里股票少賺3.9億美元,這就是過早拋售的沉痛代價。即便如此,這并不妨礙郭臺銘從阿里身上賺得盆滿缽滿。
郭臺銘與馬云的淵源最早要追溯至2007年,彼時他受馬云邀請參加阿里第二屆電商大會,當時馬云跟他說,“富士康是制造業(yè)的大象,阿里要用很多螞蟻推翻你。”當時,郭臺銘質(zhì)疑道,螞蟻怎么能推翻大象?一番唇槍舌戰(zhàn)之后,雙方誰也沒有說服誰,但兩人成為惺惺相惜的好伙伴。
同年,郭臺銘選擇投資阿里,鴻海集團作為基石投資者以2.716億港元認購剛在香港掛牌上市的阿里2.9%的股份,每股價格為13.5港元。2012年,阿里從香港退市后,郭臺銘不離不棄,持有的阿里股份又在2014年登陸美國。而阿里上市讓早期投資者大為受益,自然包括“上車”較早的郭臺銘。
按照阿里最新收盤價300美元計算,郭臺銘持有阿里股票13年間,投資回報率高達驚人的2800%,即狂賺28倍,讓人羨慕不已。正是由于阿里不斷變得強大,郭臺銘在享受實實在在好處的同時,對馬云的看法也在逐漸改觀,從最初的質(zhì)疑到現(xiàn)在的認可、欽佩。
郭臺銘曾表示,馬云高瞻遠矚,絕對是浙江絕頂聰明的商人。2018年11月,他公開稱贊馬云,“不能說前無古人吧,但很難有后來者!”這意味著,馬云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后人難以超越,近乎達到“獨孤求敗”的忘我境界。
不得不說,郭臺銘對馬云的評價極高,簡直成為馬云的忠實迷弟,毫不吝嗇對這位杰出商業(yè)領袖的贊美。同時,他還身體力行為馬云打call,2016年10月,郭臺銘帶著富士康100多位高管,跑來給阿里云棲大會站臺。
正是在這個重要場合,馬云首次提出“五新”概念,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資源,尤其是“新制造”讓郭臺銘一夜沒睡好。他曾透露,馬云“五新”中的新制造讓自己有些措手不及,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運用網(wǎng)絡技術顯然比制造企業(yè)有優(yōu)勢,但轉念一想,制造業(yè)也有屬于自己的底蘊。
在新制造的倒逼,準確來說是引導或警醒之下,富士康開始全面發(fā)力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才不至于在制造業(yè)轉型升級大潮中迷失自己甚至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