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Skoltech:開發(fā)3D打印個性化陶瓷骨植入物的新方法

2020年11月20日,南極熊獲悉,Skolovo科學技術學院(Skoltech)的科學家們開發(fā)了一種3D打印個性化陶瓷骨植入物的新方法。

△植入物是多孔結構,可以調整以適應個別患者的需求,圖片來自Skoltech公司的Pavel Odinev

團隊采用基于仿真的方法來創(chuàng)建靈活,無缺陷的3D模型,這將為增材制造植入物提供基礎。研究人員對這些設計進行了優(yōu)化,使其具有較大的孔,可以根據(jù)特定患者的需要進行定制,并使它們更容易與有機組織融合。

論文的合著者之一埃夫根尼·馬爾察夫(Evgenii Maltsev)表示:“微觀結構的Functional representation (FRep) 功能建模具有很多優(yōu)勢,F(xiàn)Rep始終保證所生成的模型是正確的,這與CAD系統(tǒng)中傳統(tǒng)的多邊形表示相反,在傳統(tǒng)的多邊形表示中,模型可能會出現(xiàn)裂紋或面不相交。

發(fā)揮陶瓷的潛力 

陶瓷具有許多特性,如耐磨性和化學穩(wěn)定性,成為從工具到牙科產品3D打印的理想選擇。雖然增材制造也已在植入物應用中被采用,但陶瓷在這一領域的應用較少,通常首選含細胞的聚合物和合金。

例如,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jīng)開發(fā)了基于鎂的再生支架,而柏林Charité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鈦是最佳材料基礎。來自長崎大學和佐賀大學的日本科學家,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一種完全沒有生物支架的3D管狀氣管結構。

與此同時,Skoltech的科學家們確定了孔隙度對手術后細胞增殖至關重要,并將 "最佳孔隙尺寸 "縮小到了390至590微米之間。事實證明,使用現(xiàn)有的原料很難達到這一水平,因為它們的低孔隙率阻礙了組織、血管和其他營養(yǎng)管道的生長。

目前,發(fā)泡添加劑被用來克服這些限制,但團隊理論上認為,3D打印將為創(chuàng)建大孔結構提供更好的平臺。鑒于快速成型制造可以生產具有可控孔隙率的部件,這項技術具有打印可定制結構的植入物的潛力。

△研究團隊使用SLA機器對陶瓷植入物進行3D打印,然后進行脫脂和燒結步驟,圖片來自《應用科學》雜志

FRep優(yōu)化3D打印方法

為了開發(fā)快速個性化骨移植入物制造方法,科學家采用了FRep建模方法。從本質上講,F(xiàn)Rep采用了更加隱式的建模方法,允許復制具有多孔和不規(guī)則微結構的復雜形狀。

與基于CAD的模型相比,團隊發(fā)現(xiàn)FRep輸出了準確無誤的設計,并且適應性更強。為了測試他們的模型在最終使用條件下的性能,科學家使用了SLA打印機來固化由多組分粘合劑和陶瓷粉末組成的材料。

打印之后,把毛坯零件在熔爐中加熱以去除塑料粘合劑,并燒結成具有預定特性的最終形狀。然后,團隊使用SEM顯微鏡和各種機械應力測試對所得的圓柱形試樣進行評估。

在軸向壓縮下,3D打印的植入物顯示出400 MPa的強度,而SEM圖像顯示的孔徑范圍為440至700 μm(在團隊的公差范圍內)。  

考慮到他們的植入物顯示出與小梁骨相同水平的抗壓強度,科學家認為他們的方法是成功的。小組打算在將來優(yōu)化他們的打印方法,并且出于這個目的,已經(jīng)將其中的十個原型發(fā)送到了動物測試機構。

研究人員在題為“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Complex-Shaped Ceramic Bone Implants via 3D Printing Based on Laser Stereolithography.” 的論文中進行了詳細介紹。這項研究是由Alexander Safonov,Evgenii Maltsev,Svyatoslav Chugunov,Andrey Tikhonov,Stepan KonevOrcID,Stanislav Evlashin,Dmitry Popov,Alexander Pasko和Iskander Akhatov合著。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