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小米汽車,搶道迫在眉睫了!

2021-02-26 17:23
金剛新能源
關注

導語:

小米汽車,必將駛來!

記者:行

出品:電動勢

小米造車,在“等等看看,暫時沒有”之后,網友翻出小米與汽車相關的專利已達834項,其中發(fā)明專利超過96%。

有分析稱,新能源車中特斯拉專利價值超過2億美元,蔚來汽車專利價值1864萬美元,小米汽車相關專利的價值超過1億美元。

小米汽車,已然駛來!

錢,圈錢

小米這樣的公司有錢,不差錢,或者說只要在造車這件事上講出足夠好的故事,不會差錢,小米加汽車,市值立馬飆升900億就是明證!

小米也需要汽車項目這樣一個完美標的來做ABS融資,雷布斯目前應該還是清醒狀態(tài)的,小馬哥是技術背景,能玩出特斯拉,雷布斯未必不能當好一個產品經理,盤出一個小米汽車來。

不管怎樣,先來幾輪ABS,天予不取,等受其害乎?

風口

現在應該到了汽車行業(yè)的無人區(qū),同時面臨著動力革命、ADAS&自動駕駛、出行方式探索等諸多領域創(chuàng)新、革命的風口。

從動力革命來說,不論是從日趨嚴重的環(huán)境、能源問題來看,還是資本、政府推動創(chuàng)新求變,總體來說就是目前已經到了汽車動力電力化不可逆轉階段。

而傳統(tǒng)車企在這一階段轉身太難,革命意愿不強,不徹底,這個大背景,才是特斯拉一騎絕塵的機會,也是眾多“特斯拉們”敢于跟進的原因;否者,以BBA們的實力,動力革命也不會有特斯拉們分一杯羹的機會。

但是到了現階段,BBA們也已經開始發(fā)起反擊,在一些細分車型開始挑戰(zhàn)特斯拉,收復失地。

小米汽車,搶道迫在眉睫了!

ADAS、出行探索這兩個其實可以放在一起說,因為這些是科技公司的強項,小米的專利大多覆蓋無線通信網絡、電數字數據處理、數字信息傳輸、圖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統(tǒng)、距離測量、導航等領域,也足以說明這一點。

正是因為互聯網公司更加接近、無限接近這些新技術、新領域,才讓他們更有底氣踏足這些領域;而也只有朝氣蓬勃的他們,才能高效的探索、攻克這些領域。

BBA們遲暮鈍化,是知識結構、產品迭代、組織體系老化鈍化的必然;而只有狂放不羈的后浪,才能創(chuàng)造無拘無束的新產品來引領、滿足新的需求潮流。

核心能力

汽車業(yè)界,有兩個公司眾人皆知,博世和麥格納,號稱只要想,分分鐘可以推出自己的品牌。

博世在手機領域是親自下場試過水的,但在汽車整車領域是一直沒有親自下場的,不過業(yè)內公認,只要它想,博世汽車是可以在無限短的時間之內上市的,或者說,扣掉logo,有多少車能不被稱為博世?

而麥格納呢,汽車零部件領域赫赫有名,同時號稱汽車界的代工皇帝,從設計創(chuàng)意到整車制造一條龍交鑰匙服務,甚至可在單一裝配線上生產多達5種不同車輛類型/衍生車型,非常的靈活,也能有效的控制成本。

自動駕駛行業(yè)的領軍人物購買62000 輛菲亞特-克萊斯Pacifica 和20000輛捷豹路虎i-Pace還記得嗎?它們也將由麥格納幫助waymo在密歇根州工廠改造安裝自動駕駛系統(tǒng)。

博世、麥格納們?yōu)槭裁礇]有踏出那一步自己造車呢?有核心利器!它們現有的產品有足夠的深度和廣度,犯不上去趟整車的渾水!

哪怕是現在所謂的電動車浪潮、自動駕駛浪潮,底層其實大多還是被博世們把控著,前段時間特斯拉的剎車鍋還甩到了博世 ibooster頭上(真有可能就是ibooster的鍋):我自己的無人區(qū)探索任務繁重,我的當前產品利潤和我的未來產業(yè)布局足夠強大,犯不上。

而小米,小米們呢?前段時間的熱文VR撕開遮羞布其實說的非常透徹,小米們護城河不夠深廣,底氣不足。

造車大潮不上車,這不是秦失其鹿(傳統(tǒng)車企遲暮)、天予不。ㄐ录夹g無人區(qū)風口)嗎?

結語

特斯拉已然成功,現在主要任務就是捉蟲補漏防塌樓!特斯拉最大的競爭對手lucid motors也估值超百億美元即將上市,國內蔚來、小鵬、威馬們也賺得盆滿缽滿,國內國外,前車已鑒!

正如雷布斯所說,小米現在只要擺正姿勢坐上造車的風口就行了!小米汽車,必將駛來!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