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內生安全”三大構架,提出全新防護體系

2019-10-23 14:03
來源: C114通信網

首屆成都·世界信息安全大會于昨日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隆重舉行,大會以“信息時代,安全發(fā)聲”的理念,將優(yōu)質信息安全內容帶入中國西部、一流信息安全資源引入成都。在現場,奇安信集團總裁吳云坤作“新技術環(huán)境下的“內生安全”能力構建”主題演講,他表示,建立安全網絡體系,不僅靠圍墻式的防護,而是在開始到核心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建立安全防護。

建安全的房子,不僅僅是加裝防盜門

從全球范圍來看,目前網絡安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威脅,數字世界的諸多變化可以影響人的行為甚至經濟、政治波動,從信息化角度來說,這種變化被叫做數字化轉型。吳云坤表示,奇安信集團從2018年就非常清晰看到了從數字化轉型提出的網絡改造、云改造、大數據改造,這些是對于網絡安全來說非常重要的挑戰(zhàn)。

吳云坤認為,做安全跟造房子非常像。目前普遍的網絡安全就像是房子造好了上一道防盜門?烧嬲陌踩姆孔討搹脑O計、打地基、到建筑材料的選擇都嚴格把關。目前很多信息化的改造,對許多網絡安全公司來說都是一個機遇。事實上很多復雜的商業(yè)犯罪涉及很多組織和人員,持續(xù)性地針對一個目標針進行攻擊。監(jiān)測這些組織看到的變化,就是整個信息隨著數字經濟的改造。所以這種組織化的進攻一旦出現,對網絡安全造成的是80%的損傷。

目前的企業(yè)對于網絡安全的建設就是在房子上加上一道又一道防盜門。像防火墻,IDS、IPS等等,可是真正安全投入遠遠不足不足。中國的安全投入對大部分企業(yè)來說占整個IT投入1%,職責劃分不清晰,留下諸多隱患。

漏洞一定存在,內生安全實現信息化融合

吳云坤提出假設:漏洞一定會存在。因為漏洞是程序缺陷導致的,而程序缺陷是人為的,人一定會犯錯誤,這個過程當中漏洞不可避免。一個系統一定會被攻破,所以現在的網絡不是能防護住所有問題的關口,僅僅靠圍墻式的防護是不夠的。

而對于新的防護體系,奇安信提出三個構想,第一是希望有免疫功能。在網絡邊界抵御能力不夠的情況下,提升業(yè)務應用數據的防護能力,建立自主的安全系統,不簡單靠外部的,無論是情報還是防御體系。第二是內外兼修。內部有自己的安全大腦,必須了解自己內部的資產,了解它的脆弱性,以及這個過程可以利用的安全力量。第三是自我凈化。真實的變化不是威脅變化快,變化快的是應用系統和業(yè)務,尤其數據,所以這個過程當中,自我凈化是隨著整個業(yè)務和應用的發(fā)展來形成的整體的一個能力的演進,而這種演進是安全和信息化相伴響聲的。這三大構想就是奇安信提出的內生安全。

內生安全是三個融合的機制,如果要保證信息和安全化的結合,非常重要的是所有信息化建設當中同步,同步規(guī)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這是安全和信息化之間的同步,三個同步會導致技術、安全和信息化的融合。

吳云坤表示,人是安全的尺度,運行最重要的就是人。目前奇安信每年能輸出1500人的安全運行人才,而這種運行人才在貴陽做了大數據分析人才的培養(yǎng)。實戰(zhàn)化運行是生命和活力,只有將信息化運維工作跟安全運維工作相結合,才能真正做到實戰(zhàn)運行和協同相應,做好數字化信息轉型做好。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