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應用要求更高,芯片功能增強,市場更趨智能化
嵌入式應用要求提高,市場更趨智能化
在前幾年,嵌入式市場大部分都是國外的品牌,歐美、日本國家基本上占了整個市場的95%以上,國產的占有率是很少。最近美國模式卡住國內企業(yè),比如華為、中興,一些高端的東西禁止使用,現(xiàn)在有很多國內的客戶已經開始從國外的品牌轉向國內,國產的在慢慢增加。
跟國外相比,從晶圓從上游到應用全都是國產的,包括晶圓制造、封裝、設計,目前不會被卡住,這個就是優(yōu)勢。畢竟是國內的品牌,包括一些技術剛開始,跟國外的比起來需要改進,這樣再過幾年,完全可以替代目前國外品牌的應用。對于產品來說,它要求功能更強、功耗更小、體積更小。
笙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蕭秉毅表示,整個中國大陸的應用非常透徹,甚至剛開始沒多久就超越了國外的應用,這比較難能可貴。手機、5G、互聯(lián)網、智能家居等領域的很多產品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在發(fā)揮。不足的地方可能是觀念問題,現(xiàn)在競爭對手太多,很多公司用低價去搶客戶,這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價格好,品質才能維持。
嵌入式應用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比如高端的人工智能、5G通訊要求性能要高,體積小型化,人工智能要求多核,而且速度要快;設計方面的硬件需要做超低功耗的技術,CPU性能更高。航順芯片目前基本上還是屬于中低端的,現(xiàn)在也開始往高端做,例如M4、M7,還有多核的切入硬件。
這幾年最明顯的中美貿易戰(zhàn),不止影響中美,臺灣、歐洲都有影響。禍不單行,又來一個疫情,全世界都影響,塞翁失馬,非焉知非。蕭秉毅接受采訪時表示:“以中美貿易來講,可能大家會檢討是不是一定要依賴某個東西,是不是漸漸能夠自己站起來,然后每個人就會有這方面的努力。疫情的考驗讓我更覺得供應鏈要做完善之外,也要能夠自主。以前講全球化,可是現(xiàn)在全球化反是一個致命,自主化也是一個未來的方向。”
笙泉在產業(yè)鏈的布局上,中國大陸是很重要的一個地區(qū),在韓國、越南、新加坡、印度、歐洲也已開始更積極的布點,希望做一個比較分散性的銷售。
鄭增忠表示,嵌入式應用廣泛,在未來,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領域的應用會非常廣越來越廣,基本上是所有物聯(lián)網萬物互聯(lián)的每個節(jié)點都會用到,市場會更大。
蕭秉毅則表示,隨著時間演進,嵌入式未來發(fā)展可深可遠,但是性價比會更高。除了比較中低檔的應用,例如小家電,稍微有一些智能的功能,例如交通運輸、通訊,公共電梯等領域的嵌入式發(fā)展會比較有市場潛力。
就目前而言,嵌入式的應用發(fā)展仍在持續(xù)不斷發(fā)展過程當中,隨著應用需求和現(xiàn)場的推出,未來的嵌入式市場將迎來一片新的藍海。特別是當前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等技術的推進,智能化的趨勢更使嵌入式的應用發(fā)展走得更遠。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