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買買買,圈圈圈,新能源汽車制造瘋狂到何時?

跨界者:踩著風口入場

無論是傳統(tǒng)大車企,還是造車新貴,其實在對外投資上都較為克制,秉持許家印“買買買”策略的車企并不多。

相比之下,跨界者們的投資版圖則要豐富與精彩得多。相比起近幾年才活躍于一級市場的傳統(tǒng)車企們,小米、百度都是投融資的老手。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與百度都是國內新造車浪潮的幕后推動者,二者都位列蔚來的投資人名單之中,此外小米還多次投資小鵬,百度力挺威馬。

從投資者到造車者,它們的思考維度發(fā)生著根本性的變化。

在小米官方口徑中,其正式開始調研造車的日子是2021年1月15日,但其對大汽車領域的觀察與投資其實有十余年之久,其投資版圖一定程度上記錄著國內出行市場的風口起落。

小米與順為資本最早一筆與汽車相關的投資可以追溯到2008年,順為資本參投汽配B2B交易平臺好汽配的天使輪融資。此后,車交易、車服務一直是小米關注的重點之一,尤其是伴隨著國內汽車電商、共享出行的風口先后興起,小米及順為資本先后布局了諸如人人車、開思汽配、好快省汽車服務、車車科技(車險交易)、立刻出行(分時租賃)等企業(yè)。

此外,小米對自動駕駛也有關注,2017年順為資本就以數千萬美元投資Momenta魔門塔A+輪,此后持續(xù)參與Momenta魔門塔的B輪、C輪融資,這正是豐田現階段押注的自動駕駛企業(yè)之一。

在2019年之后,小米對汽車的關注更多從車交易、汽車后服務轉移到汽車制造、軟件技術上,先后投資了:

半導體領域的Navitas納微半導體、比亞迪半導體、智芯半導體;

能源領域的NewLink能鏈集團、誠瑞光學;

車聯(lián)網領域的車米科技、博泰車聯(lián)網;

尤其是在官宣造車之后,小米加大對自動駕駛的布局,僅這個六月就先后出手投資了縱目科技、禾賽科技兩家自動駕駛企業(yè)。

百度的故事與小米有些類似,從2010年投資58車開始,百度在車交易、汽車后服務、出行服務方面有不少涉獵,投資了包括優(yōu)信二手車、易車、途虎養(yǎng)車、首汽約車、獅橋集團(商用車金融服務)等細分賽道頭部企業(yè)。

在百度的優(yōu)勢領域無人駕駛方面,以百度為主體的出手并不多,近三年內相關投資標的只有智行者、禾賽科技、阿波羅智行。更縱深的對AI的布局,由百度風投為主體進行。

百度風投自2017年5月開始正式運營,這是百度瞄準人工智能領域設置的捕手,其原CEO劉維曾形容說“BV(百度風投)的團隊就像一棵樹,AI世界觀是我們的根”。至今,根據IT桔子數據,百度風投對外投資數量共有138筆,覆蓋無人駕駛、企業(yè)服務、生物醫(yī)療、農業(yè)、工業(yè)等各個方面。

嚴格算下來,無人駕駛在百度風投的投資版圖中存在感并不算明顯,2017年至今相關投資只有環(huán)宇智行、希迪智駕、清研精準幾家,且作為風險投資機構,其選擇的都是融資輪次靠前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

很顯然,在無人駕駛賽道,百度更看重自研而非投資;在汽車制造方面,選擇聯(lián)手吉利后百度似乎也無意對產業(yè)鏈有過多投入。

相比起小米和百度,七年前就建立了Project Titan的蘋果,至今造車計劃仍撲朔迷離,蘋果官方幾乎不回應任何關于造車的消息,市場只能通過蘋果申請的汽車相關專利,公開發(fā)布的汽車工程師職位,來猜測蘋果造車的進展。

蘋果與造車相關的投資也寥寥無幾。唯一值得關注的事件,是2019年蘋果收購Drive.ai,這曾是自動駕駛領域頗受矚目的明星初創(chuàng)公司,幾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均來自大名鼎鼎的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是人工智能學術和業(yè)界的紅人吳恩達的學生。但在賣身蘋果時,Drive.ai運營情況不佳,消息稱蘋果是以一個較低的價格,只接收了Drive.ai幾十名技術人才和產品設計師,還有它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和其他IP資產。

寧德時代:蓄勢待發(fā),又一場豪賭?

新能源概念起飛,輝煌的不只是車企,還有寧德時代、LG化學等掌握著電動車“心臟”的動力電池企業(yè)。目前,寧德時代市值依然邁進“萬億時代”,相比起2020年初翻了四倍有余。

有錢了的寧德時代也開始往產業(yè)鏈上下游撒錢,去年8月11日,寧德時代發(fā)布公告稱,將對境內外產業(yè)鏈上下游優(yōu)質上市企業(yè)進行投資,投資總額將不超過190.67億元,其中境外投資總額不超過25億美元。根據IT桔子數據,寧德時代從2020年開始投資節(jié)奏明顯加快,一年完成了共11筆對外投資,這一節(jié)奏在今年得以保持,半年內已完成七筆對外投資。

方向上,寧德時代核心仍圍繞著動力電池進行布局,投資了:

澳大利亞鋰礦及鉭礦開采商Pilbara Minerals;

電池材料研發(fā)商普萊德、裕能新能源、升華新材;

電力工程服務商永福股份;

換電站建設及服務商哈啰換電、云快充;

電池研發(fā)商武漢蔚能電池、Neo Lithium等。

對電池產業(yè)鏈的布局,是寧德時代穩(wěn)定基本盤的必須選擇,此外,寧德時代還進一步通過投資將觸手延展到了芯片、汽車零部件、自動駕駛等領域,對造車產業(yè)鏈進行更全面更深入地探索。其先后投資了先導智能(新能源智能裝備研發(fā))、芯邁半導體、Inceptio嬴徹科技(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杰華特微電子(功率管理芯片研究)、地平線等企業(yè)。

再進一步,寧德時代還將目光投向了整車制造,今年五月完成對愛馳汽車數億人民幣的戰(zhàn)略投資。這是自2018年投資拜騰之后,寧德時代第二次入股造車企業(yè)。拜騰目前的前景成謎,前CEO戴雷已經轉身加入恒大汽車,量產與上市的傳聞不少,不見落地;此次寧德時代選擇的愛馳屬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海外市場的表現甚至排在國內造車新勢力前列。

有不少人揣測,布局產業(yè)鏈、投資整車制造企業(yè),是寧德時代將要自主造車的曖昧信號。這并非沒有先例,LG集團一邊拆分出LG能源謀求獨立上市,另一邊選擇LG電子進軍造車產業(yè)鏈,與麥格納共同出資10億美元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主要生產純電動汽車零部件,此外還與美國Luxoft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Alluto,推動數字座艙、車載信息娛樂系統(tǒng)、乘客座位娛樂系統(tǒng)(PSE)和網約車系統(tǒng)的研發(fā)與量產。

新晉香港首富、寧德時代創(chuàng)始人曾毓群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性格理念是“賭性堅強”,他賭中了“動力電池”的風口,賺來了首富的超300億美元身家。但寧德時代的幸運必須要有持續(xù)的實力來支撐,面對LG化學的步步緊逼,面對車企自造電池的大趨勢,寧德時代還能被資本“寵愛”多久?

造車會是解法嗎?這一次寧德時代敢賭嗎?能賭對嗎?未來還有太多太多的可能性,好戲還在后頭。

正如李書福今年初在吉利內部講話中所提到的:“汽車產業(yè)革命已經開始“暴動”,從理論到實踐、從傳聞到現實、從小規(guī)模到大規(guī)模、從局部到全局、從邊緣到中央,這是一部正在發(fā)生的汽車產業(yè)革命劇,這是一場充滿機遇與挑戰(zhàn)的百年汽車變革劇,很精彩!

<上一頁  1  2  3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