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突破,蘋果有了中國“芯”?
憑什么是長江存儲?
對于不屬于上游產業(yè)鏈的小伙伴來說,長江存儲的名字有些陌生。其實,在國產閃存芯片領域,長江存儲可謂是“全村的希望”。
芯片,主要分為邏輯芯片與存儲芯片。我們常說的電腦處理器、手機 SOC 芯片都屬于邏輯芯片范疇。至于存儲芯片,顧名思義就是用于存儲數字信息。
存儲芯片分為兩種,就是上文我們提到的內存與閃存。目前,國內內存 DRAM 廠家合肥長鑫、福建晉華、北京矽成等寥寥數家。至于 NAND 閃存生產廠家,唯有長江存儲一個獨苗。
在國外巨頭高度壟斷的閃存市場,國內唯有長江存儲有一戰(zhàn)之力。在硬實力上,長江存儲已經完成大踏步追趕,逼近國際領先水平。
NAND 芯片,堆疊層數極其關鍵。因為閃存性能最直觀的參數就是存儲密度,層數越多代表著越密度越高,技術越先進,同時每 GB的成本也更低。目前,三星、SK 海力士與美光處于第一梯隊,已經完成 176 層研發(fā)。其次為西部數據、鎧俠與英特爾,層數分別為 162 層。
至于長江存儲,在 2018 年提出 Xtacking 晶棧架構,可完成 128 層堆疊,且能實現比傳統 3D NAND 閃存更高的存儲密度,芯片面積可減少約 25%。
去年年底,長江存儲推出了采用自家第三代NAND顆粒打造的PCIe 4.0 SSD產品——致態(tài)TiPro7000。有網友買來測試,結果顯示, 致態(tài)TiPro7000 1TB 的順序讀取速度突破了 7GB/s,達到了 7105MB/s,寫入速度也有 5503MB/s,4K 讀寫速度分別超過 83MB/s 和 356MB/s。
由此可見,長江存儲旗下的產品或許不是目前最頂尖的產品,但是性能絕對強悍。在品質上已不遜色于三星 、美光的原廠 NAND 閃存顆粒。此前,長江存儲已進入華為手機產業(yè)鏈,為 Mate 40 系列手機供貨,期間并未發(fā)生品控問題。
因此,小黑認為,在技術上長江存儲雖然趕不上三星等先進企業(yè),但是已經有同臺競爭的底氣。若是在價格上對蘋果加大優(yōu)惠,很有可能被蘋果選中,成為其供應鏈產品。
海通國際證券分析師 Jeff Pu 預測,iPhone SE 3 將有 5% 的閃存來自長江存儲,即將推出的 iPhone 14 也有 3% 到 5% 的閃存來自該公司。
對長江存儲的影響
長久以來,缺“芯”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國,隨著長江存儲橫空出世,解決了國產 NAND 閃存芯片領域的空缺。隨著蘋果將長江存儲納入其供應鏈考慮范圍,意味著長江存儲的產品得到國內外廠商的認可,已經有實力參與國際競爭。
對于長江存儲來說,來自蘋果的訂單,象征意義或許大于實際意義。在蘋果供應鏈內部,長江存儲的閃存芯片頂多是第三選擇,甚至可能會是第四、第五選擇,蘋果的訂單并不會帶來營業(yè)額大幅提升。
同時,進入蘋果供應鏈也是實力的象征,蘋果產品向來用最好的零部件,每一個供應商都是行業(yè)頂流。長江存儲進入蘋果供應鏈有助于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廠家前來采購。數據顯示,2022 年 NAND 閃存整體市場容量需求將會再成長 1.5~ 1.8 倍。對于高速發(fā)展期的長江存儲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
盡管傳言很多,長江存儲打入蘋果供應鏈的新聞依舊未得到證實。按照京東方此前的傳言來看,長江存儲遲早打入蘋果供應鏈,今年進不了明年也一定會進。最快在今年下半年,我們就能用上配有國產存儲芯片的 iPhone 手機。對于整個中國制造業(yè)來說,這都將是一個里程碑式進步。
圖源:pixabay、電子時報、谷歌
原文標題 : 國產大突破,蘋果有了中國“芯”?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