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抗洪,從“抗洪神器”說起
關于抗洪的前沿科技
嚴格來說,不管是充水防水袋,還是每米1000歐元的防水墻,由于其采用了創(chuàng)新性的技術實現突破性的效果,因此都可以算是科技產品。不過也有一些應用于防洪的科技,更加符合普通大眾眼中的”高科技“標準。
據了解,湖南省益陽市受強降雨影響,多地爆發(fā)洪災。在暴雨引發(fā)汛情后,搶險救災隊伍配備了沖鋒舟、橡皮船、操舟機、救生衣以及排澇設備參與救援。不過最吸引注意的,是”淺地層裂縫孔洞探測儀“和”地下埋體隱患探測儀“兩種新型設備,此類裝備素有”大壩B超“之稱,可通過測量土層、巖層電導率,迅速判定大壩裂縫、管涌隱患的準確位置,相當于對堤壩進行了一次”體檢“。
其次是近來科技界的寵兒”無人機“產品。無人機參與抗洪其實早有所聞,相比于傳統(tǒng)勘察和巡檢方式,無人機機動性強、易部署、對地理環(huán)境的依賴性低,因此適用于在復雜環(huán)境下考察災區(qū)情況,其航拍影像能客觀直白地記錄災情現狀,有利于快速制定科學合理的救災計劃。另外,無人機還能用于搜索失蹤和被困人員、運輸救生衣、助力災后重建等等。
抗洪仍需多手段結合
洪水預防以及抗洪搶險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作,憑所謂單一的”抗洪神器“很難達到預期理想的效果。不僅要做到人力與設備的充分協(xié)作,同時傳統(tǒng)手段與科技方法的有機配合也是否重要。相信隨著電子科技在細分領域的深入應用,與物聯網技術的不斷完善,將來在抗洪一線將越來越多地看到高科技”忙碌“的身影,少一些暴雨過后洪水的肆虐。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