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的時代:Google Lens一年蛻變錄
人工智能時代,沒有人會覺得相機的功能只是單純的拍照。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存儲變得更加便宜和便利,我們可以隨時拍攝各種類型的照片,從日出到日落,從他拍到自拍。旅行、學習、工作,相機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據估計,我們的大腦皮層中有30%的神經元是用于視覺的。每一個清醒的時刻,我們都依靠我們的視覺來感知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記住各種各樣的信息,并探索我們周圍的世界。
我們使用相機的方式并不是唯一改變的事情,相機背后的技術也在不斷發(fā)展。
隨著硬件、軟件和人工智能的不斷發(fā)展,相機將遠遠超越攝影,它將幫助我們搜索所看到的事物,提供更多的信息。
Google Lens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Google Lens是谷歌在2017年推出的一項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手機上的攝像頭,能夠掃描產品、動物、文本或者其它存在于環(huán)境當中的事物,并成功將其識別出來。
這項服務依賴于由谷歌及其它來源提供的信息,借此為用戶提供與目標相關的準確資料。
谷歌在一篇新的博客文章中寫道,Google Lens現在可以識別超過10億件物品。
當然,這10億件商品來自Google購物中提供的產品,因此,那些模糊不清的東西就不會包含在內了,例如我們小時候玩的游戲機或某個稀有書籍的第一版。
除了購物項目之外,谷歌鏡頭現在還可以識別人員、Wi-Fi網絡名稱和幾何形狀。
這也算谷歌鏡頭一項重大的進步了。
一、Google Lens:搜索你看到了什么
當我們看到一只可愛的秋田犬,想知道它的品種是什么?我們會怎么向別人形容它呢?黃色的、毛茸茸、愛笑,這應該算是很多品種的狗狗共有特征。
但是,如果你用谷歌鏡頭對準狗狗,那么,關于狗狗的品種和其它信息就會立馬呈現在你的手機上。
也就是說,Google Lens把你看到的內容轉換為搜索查詢。
除了搜索你看到的物體,Google Lens還可以找到你的興趣點,比如,當我們把鏡頭對準一個建筑物,就會自動顯示相關的信息和網上評論,或者,我們把鏡頭對準一個音樂專輯,谷歌鏡頭會自動識別其標題并為你提供源自網絡的評論內容。
當然,谷歌識別也不是每次都是正確的,一些特性不是那么明顯的物體,它就很有可能識別錯誤。
Google Lens是在去年谷歌I/O開發(fā)者大會推出的,主要運用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當時,Google Lens還僅面向谷歌公司的Pixel系列手機產品,且首先登陸Pixel 2設備之上(隨后也可在初代Pixels上運行)。
現在,Google Lens可以在其他安卓手機上運行,也可在蘋果IOS系統(tǒng)運行。
二、Google Lens:讀懂現實世界
在今年的I/O開發(fā)者大會上,谷歌針對Google Lens進行了三項更新。
1、智能文本選擇功能
這個功能可以將我們看到的單詞與需要的答案和操作連接起來。Google Lens可以閱讀現實世界的文本信息,并且可以復制并粘貼這些文本到手機上,比如食譜或Wi-Fi密碼。
為了教導鏡頭閱讀,谷歌開發(fā)了一個光學字符識別(OCR)引擎,并將其與我們對搜索語言和知識圖的理解相結合。谷歌使用不同的字符、語言和字體訓練機器學習算法,并使用Google Books掃描等資源。
有時候,Google Lens很難區(qū)分字母“o”和“0”之類的相似字符。對此,Google Lens使用谷歌搜索中的語言和拼寫校正模型來更好地理解角色或單詞的可能性。比如,看到“c00kie”,Google Lens可以猜測單詞的意思是“餅干”。
2、風格搜索
當一件衣服或家居裝飾吸引了我們的眼球,我們可以打開鏡頭,不僅可以得到關于那件特定物品的信息,而且還可以看到與你喜歡的款式相似的東西。
3、實時搜索
Google Lens現在能夠主動地即時呈現信息,它將其鎖定在您用戶看到的事物上。用戶只需對準相機,Google Lens可以在瞬間識別出數十億個單詞、短語、位置和事物,用戶就可以更好地瀏覽周圍的世界。
結語:
當我們走在國外陌生的街道上,只需把手機鏡頭對準不認識的字,相機就可以自動翻譯;當我們站在某個建筑物面前,打開相機,就可以了解關于這個建筑物的一切信息。
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相機的時代,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快速發(fā)展,可以使相機成為我們周圍世界的強大而直觀的界面。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