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虛擬人“恰飯”大潮來了?

2023-03-01 14:28
ECO新勢
關注

撰文:林森; 編輯:站長   |  出品:ECO新勢

歡迎分享

如需轉載,請后臺聯(lián)系授權

在某音上,又一個超寫實虛擬人高調登場。

她是集各派武學于一身的天下第一;她是“不圖一世,只爭一時”的女俠客;她有著既冷峻倜儻又熱情瘋魔的雙面性格。在元宇宙武林中墜崖醒來,她成為蓬萊客棧的老板娘。

出道沒多久,令顏歡賬號已經超過70W粉絲,抖音播放破5千萬,全網播放近1億和2個抖音熱搜,國風頭部kol楚琪還和她來了一段夢幻聯(lián)動。

有評論說令顏歡有點像之前爆火過的柳夜熙,但實際上,令顏歡也好,柳夜熙也罷,甚至是老前輩初音未來,相似的外表和畫風之下,卻是截然不同的運營邏輯。?

-01-

虛擬人萬億級市場中,誰能成為頂流?

2007年,虛擬歌手初音未來首次登場音游,外形可愛聲音甜美的她活躍至今,今年粉絲們正在為她籌備16歲生日。

兩年前會捉妖的虛擬美妝達人“柳夜熙”一夜出圈,則點燃了中國虛擬人市場的一把火。

在3D、AI、動作捕捉、建模渲染等數字技術支持下,虛擬現(xiàn)實產業(yè)快速發(fā)展。從柳夜熙到直播間里虛擬主播、跨年晚會上的虛擬樂隊,各類虛擬人紛紛涌現(xiàn),現(xiàn)在國內已經有超過16萬家各類虛擬人公司;ヂ(lián)網周刊評選了“2022虛擬數字人商業(yè)價值潛力榜單”,度曉曉、AYAYI、柳夜熙、洛天依等都榜上有名。

虛擬人井噴究竟是一陣“妖風”,還是新的產業(yè)風口?

虛擬人主要分為兩種,“身份型”也就是IP型,以及“服務型”。前者的典型代表是柳夜熙等虛擬明星和虛擬主播,更重視對“外形”的打造。后者顧名思義,更注重服務場景,例如智能客服、虛擬員工,服務型虛擬人也需要更強大、持續(xù)的后端運營支持。

一種新的行業(yè)趨勢正在出現(xiàn),就是將二者融合:服務型虛擬人將具有更高的仿真能力,IP型虛擬人也可能出現(xiàn)在更多商業(yè)場景中。

這種融合不僅需要更強的仿真技術能力,還需要強大內容和運營能力,能夠不斷豐富IP人設,并實現(xiàn)與商業(yè)場景的融合。

令歡顏的出現(xiàn)有可能印證這一點。

首先,從外表看,令歡顏是典型的新一代“超寫實”虛擬人,具備了成為頂流的基礎條件。所謂“飄渺發(fā)絲纖毫畢現(xiàn),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分明”,她擁有比古偶劇女主更精致的容顏,眼神中有著玉嬌龍的傲氣,也透著敏敏郡主的靈氣,皮膚紋理都清晰可見。

其次,她的故事充滿懸念,一個龐大的武俠世界觀若隱若現(xiàn)。原創(chuàng)、可擴展性強的世界觀支持下,IP人設才能更完整、更具生命力。

一些虛擬明星出道即巔峰,團隊光顧著炫技,對于人物內涵、故事線缺乏系統(tǒng)性思考。反觀令顏歡,短短幾十秒的出道視頻就把江湖氣發(fā)揮的淋漓盡致,調動起了人們對她的好奇心。

最后,能否有清晰的商業(yè)化定位及發(fā)展方向將最終決定一個虛擬人的生命周期。

一個虛擬人的打造需要龐大的成本開支,每一幀視頻背后都是金錢的味道。如果缺乏發(fā)展定位和商業(yè)化場景,長線經營必然入不敷出。

令顏歡在人設上的武俠定位讓人耳目一新,而且她出生就自帶可恰飯的“小酒館“——蓬萊客棧,天然具備了商業(yè)植入、訪談對話的場景。令歡顏出道后立刻開啟直播,兩天三更,聯(lián)動共創(chuàng),如此高頻的更新日常,可見團隊對于后續(xù)商業(yè)化發(fā)展志在必得。

令歡顏背后的制作和運營公司為魔琺科技。要打造頂流虛擬人,背后的公司需要具備技術、內容、運營等“一站式解決方案”。

-02-

虛擬人擁抱“三次元”

2022年被譽為資本寒冬,但是虛擬人等二次元世界的火卻依然很旺。

中國市場全年共完成125筆元宇宙融資,創(chuàng)造了超過127億元的新紀錄。資本加持下,虛擬人的商業(yè)化必然將進入加速期。

其實在商業(yè)化方面,虛擬人已經有許多成熟的案例。不再僅僅展示炫酷的技術和外形,走進現(xiàn)實世界,是必經之路。

在去年雙十一期間,不少虛擬KOL亮相天貓超級品牌日,其中翎__Ling人氣爆火,先后吸引了寶格麗、雅詩蘭黛、特斯拉、奈雪的茶等眾多一線品牌合作,通過代言等形式實現(xiàn)流量轉化。翎__Ling也是魔琺科技開發(fā)的超寫實虛擬人。

QQ炫舞系列的虛擬代言人星瞳也代言過飲料、服裝、彩妝等眾多品牌;百度旗下的度曉曉則串聯(lián)體驗式代言了百度集團旗下各類業(yè)務。

機構預計,到2025年中國虛擬人帶動產業(yè)市場規(guī)模即將超6400億。資本、平臺、市場都已“東風”就位。

在直播這條熱門賽道中,虛擬人已經成為主角之一,獲得平臺方高度重視。去年抖音發(fā)布了“虛擬直播繁星計劃”等扶持政策,助力虛擬直播活動聲勢爆發(fā)。

而從互聯(lián)網公司、快消品牌到金融機構,從電商帶貨、品牌代言到客服場景,虛擬人應用需求已經無孔不入。甚至不少頭部MCN公司也將虛擬人定位當下的發(fā)展重點。這背后是金主爸爸對虛擬人接受程度明顯變高。

當下最火的ChatGPT有可能為火熱的虛擬人產業(yè)再填一把柴。將虛擬人接入ChatGPT,這些美麗的皮囊將被注入“有趣的靈魂”。從這個角度看,令顏歡為代表的這一批虛擬人或許已經贏在了起跑線。

       原文標題 : 虛擬人“恰飯”大潮來了?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