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價格戰(zhàn)“后遺癥”顯現(xiàn),特斯拉大跌近10%

今日消息,據(jù)報道,對于馬斯克個人來說,這兩天有些“水逆”。

特斯拉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市場失望,導致該公司股價周四下跌近10%,報162.99美元。

此外,SpaceX星艦爆炸事件全網刷屏。Twitter也陷入困境,馬斯克推出藍勾付費認證服務,每月收費8美元,許多人因為拒絕付費被取消認證。

受綜上所述種種負面信息的打擊下,馬斯克個人身家也受到影響,凈資產減少1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67億元),這主要是特斯拉股價下跌造成的。

據(jù)悉,馬斯克擁有財富約1639億美元,當中大部分是特斯拉持股,包括股票和期權。不過,在其整體財富中,SpaceX所占的分量越來越重要。

關于特斯拉,有人問馬斯克:什么樣的盈利水平特斯拉才會感到滿意?馬斯克回應稱:“很難說利潤率會是多少!敝劣赟paceX,火箭雖然爆炸了,馬斯克還是向員工表示祝賀,他對項目的進度感到樂觀。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fā)500億美元

自特斯拉在去年年底開啟第一波大降價以來,車企“降價潮”全面席卷。在汽車廠家掀起價格戰(zhàn)的同時,一場搶占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制高點的爭奪戰(zhàn)也正在展開。

特斯拉能否打贏這場“價格戰(zhàn)”?

當?shù)貢r間周四,特斯拉股價下跌近10%,特斯拉的市值為5170億美元,市值損失超過500億美元,自2021年以來首次低于Meta平臺。

據(jù)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財報,特斯拉總體營收較上一季度下降4.1%,同比去年上漲24%,毛利率持續(xù)下跌,總毛利率僅有19.3%。而去年四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為25.9%,去年一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高達32.9%。

此前該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曾暗示,即使利潤率受沉重打擊,該公司仍將繼續(xù)降價以提升需求而對價格戰(zhàn)升級的擔憂也打擊了通用汽車、大眾汽車和其他汽車制造商的股價。

“特斯拉的降價空間不僅局限于縮減其豐厚的利潤率,”德意志銀行分析師Emmanuel Rosner在一份客戶報告中寫道,“從概念上來說,這家電動汽車制造商似乎準備在短期內放棄其硬件,寄希望于遙遠的未來將其軟件貨幣化!

今年1月,為捍衛(wèi)其在美國市場的主導地位并進軍其第二大市場中國,該公司掀起了一場全球價格戰(zhàn)。為此,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毛利率降至兩年多來的最低水平,低于華爾街預期。

特斯拉汽車的毛利率(不包括監(jiān)管信貸和租賃)為18.3%,未達到今年1月特斯拉首席財務官Zachary Kirkhorn設定的“20%以上”的目標。

今年以來特斯拉已經六次降價,馬斯克曾暗示未來還會再降價,并表示在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公司將把銷售增長置于利潤之上。

馬斯克說:“我們認為,相比于低產量和高利潤率,推動更高的產量和更大的銷量才是正確的選擇。”

根據(jù)金融數(shù)據(jù)公司Refinitiv的數(shù)據(jù),特斯拉的報告發(fā)布后,至少15位分析師下調了特斯拉的目標股價,并將42位分析師的目標股價中值從210美元下調至200美元,比特斯拉目前的股價水平高出約23%。

從歐洲到美國,投資者紛紛拋售汽車制造商的股票,擔心它們也會為維持市場份額而犧牲利潤率。

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股價均下跌約3%,Lucid Group下跌約7%,德國大眾汽車股價下跌3.1%。

總部位于法國的雷諾汽車公司股價下跌8%,該公司首席財務官表示,在特斯拉“螺旋式”下跌的情況下,該公司不會大幅下調電動汽車的價格。

據(jù)此前媒體報道,蔚來創(chuàng)始人李斌曾表示,Model 3和Model Y和比亞迪等中國品牌的產品比,功能配置比較簡單,降價是特斯拉應對中國市場激烈競爭的一種方法,他不認為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有定價權。

李斌還肯定地表示,蔚來不參與價格戰(zhàn),他認為,蔚來的毛利低參與不了價格戰(zhàn),一味地降價對會形成汽車行業(yè)的惡性競爭。

“要增長不要利潤”成為投資者對特斯拉最大的詬病之處。曾經特斯拉的品牌光環(huán)帶來的是銷售溢價,但如今“高車價紅利”已經被吃完,特斯拉的汽車迎來“薄利多銷”的時代,似乎引發(fā)了投資者的不滿。

價值200億的“煙花”星艦爆炸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艦”重型運載火箭于北京時間20日晚21時33分許發(fā)射,升空約3分鐘后發(fā)生爆炸,航天器未能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馬斯克曾宣稱,首次發(fā)射成本約3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06億。換言之,馬斯克和他的SpaceX花200億請全世界人民看了一場煙花。

“星艦“首發(fā)無疑是舉世矚目的大事,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體積最大的運載火箭。它全長120米,由底部70米高、配備了33臺“猛禽”發(fā)動機的“超重型推進器”和頂部50米高、可重復利用的飛船船艙“星艦”組成

據(jù)美國《今日物理學》月刊上的一篇文章預測:“假設發(fā)射成功,那么星艦將大幅提升我們的太空能力,天體物理學任務的制定過程將發(fā)生質的改變……天體物理學領域的太空任務一直受到發(fā)射工具性能的嚴格限制,而20年來發(fā)射工具變化不大!

此外馬斯克還宣稱,“星艦”的發(fā)射成本相當?shù),一旦相關試驗取得成功,將啟動規(guī)模化生產,以每年建造100艘的速度,打造1000艘“星艦”組成的太空艦隊,將10萬人和相關物資運送到火星,實現(xiàn)從21世紀20年代后期開始在火星殖民的夢想。

不過一向高調的馬斯克也說過,其發(fā)射成功率就像拋硬幣一樣,只有 50%。就在幾天前,“星艦”首次試飛發(fā)射前約40秒,因為助推器加壓系統(tǒng)出現(xiàn)問題因而延期發(fā)射。因此馬斯克把期望值定得較低,“只要不炸毀發(fā)射臺,那么我想我會認為這是成功的!

“星艦”升空后不久發(fā)生了非計劃性解體,但如果從上述定義看,本次首發(fā)好像也不能完全算失敗。發(fā)射結束后,團隊表示將繼續(xù)審查數(shù)據(jù)并努力進行下一次飛行測試。同時,馬斯克發(fā)推向團隊表示了祝賀,直言此次任務為幾個月后的下一次測試發(fā)射吸取了教訓。

“星艦”的升級迭代史就是一部“連環(huán)爆炸史”。火箭的上半部分擁有數(shù)代原型機,其中不少在測試中直接炸毀。據(jù)都市快報梳理統(tǒng)計,如果算上更換材料做極限測試過程中爆炸的SN7與SN7.1,從最早的MK1開始到SN11,星艦原型機已經炸了10次。

聲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OFweek觀點?帽菊靖寮,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翻譯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