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再戰(zhàn)移動掌機,這次要靠AI逆風翻盤?
早在2004年,索尼發(fā)布了旗下PlayStation系列的首款掌機設備——PlayStation Portable(PSP),自此,掌上游戲機這一品類開始風靡全球。
不過隨著PC市場的發(fā)展及掌機市場的萎縮,游戲掌機逐漸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直至任天堂Switch這款現(xiàn)象級產品的出現(xiàn),掌機市場才重新煥發(fā)出活力。盡管任天堂一直強調Switch是一臺主機,但其掌機形態(tài)的便捷性是許多用戶選擇入坑Switch的核心原因。
近兩年,除了我們熟知的任天堂外,V社、ROG、AYANEO、GPD等國內外的大小廠商紛紛選擇入局掌機市場。雖然場面看上去十分熱鬧,但實際上只有V社的Steam Deck成功跑出,預估市場持有量應該在300-400萬臺之間。
圖源:雷科技
任天堂Switch和V 社(Valve)Steam Deck的出色表現(xiàn)證明:游戲掌機是游戲市場的新趨勢。
據Moore’s Law Is Dead透露,英偉達要入局游戲掌機領域,目前正在開發(fā)自己的PC游戲掌機,并考慮擴充推出專屬 IP(知識產權)的圖形芯片。
英偉達再戰(zhàn)移動掌機
事實上,這是英偉達第二次涉足游戲掌機領域。
第一款產品神盾掌機Nvidia Shield給許多玩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是全球首款擁有四核處理器TEGRA 4及主動散熱的掌機,5英寸720P的LCD屏幕加上一塊7350mAh的大電池在當時屬于領先水平?上щS著時間推移,Nvidia Shield沒能在游戲掌機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最終成為了一款4K HDR流媒體設備。
圖源:B站@博van小哥哥
Nvidia Shield遇挫是英偉達探索移動領域的縮影。相比起PC領域的成功,英偉達在移動領域的發(fā)展一直都不太順利。
英偉達Tegra4,是英偉達手機芯片領域的代表作,同時也是謝幕之作。這款芯片是手機行業(yè)內首個四核SoC,加上性能不弱的GPU,使其在跑分上甚至要高于當年的旗艦芯片驍龍800。但由于高功耗、GPU落后以及外掛基帶芯片等問題,使用Tegra4芯片的手機少之又少,只有小米、中興等少量機型使用。這導致英偉達退出了手機芯片市場,后續(xù)Tegra K1芯片也只在小米平板等非手機平臺上出現(xiàn)過。
圖源:engadget
如果說英偉達在游戲掌機最成功的案例,莫過于與任天堂合作開發(fā)的Switch平臺了。兩者在演算法、系統(tǒng)、API、游戲引擎等方面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了這款現(xiàn)象級游戲機。
除了Switch外,英偉達其他經歷都算不上成功,但也讓英偉達在移動領域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如果將Nvidia Shield比作試水,將合作開發(fā)Switch比作學習實踐,那這次開發(fā)自研游戲掌機顯然就是英偉達入局游戲掌機市場的正式宣告。
英偉達與任天堂合作的Switch大賣,讓英偉達看到了游戲掌機市場的潛力,加上英偉達一直對移動市場抱有期待。英偉達不再滿足于只做任天堂Switch的芯片供應商,自立門戶或許能給英偉達創(chuàng)造更大的利潤。
但無論如何,英偉達的入局意味著游戲掌機市場進入混戰(zhàn)局面,AMD在游戲掌機一家獨大的局面也將被打破,游戲玩家可以在掌機上玩到來自主機、PC 以及手機(移動)平臺的游戲平臺,不同類型和背景的廠商也在爭取主機、PC 和手機游戲的玩家們。
AI掌機讓英偉達彎道超車?
隨時隨地暢玩游戲,是大部分游戲玩家的強烈需求。手持游戲類設備正是順應這個需求,成為PC和主機市場新的流行趨勢。
很多硬件和平臺廠商都在研究如何讓玩家將他們的主機和PC游戲帶到其他設備游玩,以達到提高留存率促進消費的目的。
像本地Wi-Fi遠程游戲串流(索尼PlayStation Portal)、原生的掌上游戲PC(Steam Deck和華碩ROG Ally)、云游戲設備(羅技 G Cloud)等都是對應平臺的補充性設備。
在V社、聯(lián)想、華碩這些大廠入局前,游戲掌機還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市場。但隨著入局者的增多,不同形式的游戲掌機解決方案令市場變得更為復雜。英偉達如果想通過核心性能等硬件從游戲掌機市場突圍并不容易,或許另尋僻徑是更好的選擇。
圖源:ROG
近兩年,AI成為了全行業(yè)追捧的風口,但在掌機領域甚少被提及。直至今年年初,微星才發(fā)布了號稱首款AI掌機的微信Claw。該說不說,盡管微星敏銳的捕捉到了這一熱點,但也僅僅擦了酷睿Ultra具備一定AI運算能力的邊。據官方介紹,微星Claw可以根據應用場景的負載調整性能和續(xù)航,也就是通過AI合理調度分配設備性能。
PC掌機本質上就是PC,技術路線和內容生態(tài)與其他類型游戲掌機有著明顯區(qū)別。AI PC產品的技術路線可以為PC掌機提供參考價值,除了能耗、性能的硬件優(yōu)化外,擴充PC掌機的使用場景,例如挖掘辦公屬性、與其他AI設備聯(lián)動、引入大模型......可能才是真正讓PC掌機步入主流的關鍵。
游戲掌機始終只是一個小眾市場,眾多大廠進入后勢必會瓜分本就有限的利潤空間,其中頭部廠商在長期耕耘下或許只能帶來少量利潤,這顯然不符合大廠們的盈利需求。只有突破游戲這個單一屬性,PC掌機才會變成大眾市場。
雖然暫時不清楚英偉達開發(fā)的游戲掌機屬于哪種類型,但小雷個人認為PC掌機或許是一個好的選擇。英偉達與其將掌機產品困在游戲領域,與其他擁有平臺優(yōu)勢的競品對抗,倒不如主動跳出游戲掌機這個概念,在PC掌機領域尋求更多可能性。
當掌機從專門的游戲設備變成便攜PC,這條賽道的可能性將被無限放大。
來源:雷科技
原文標題 : 英偉達再戰(zhàn)移動掌機,這次要靠AI逆風翻盤?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