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上加工葉片都有哪些定位加工方法?
在葉片類工件的加工過程中,其磨削加工是利用緩進磨床進行的,其定位方式可分為兩大類: 一是利用葉型M 點( 圖1) 進行定位夾緊; 二是利用葉身型面及平面進行組合定位。此類工件在加工中,精度要求較高,一般通過首件磨削計量合格后進行批量加工。在工件加工過程中,加工精度難以保證,易使工件產(chǎn)生松動和定位不穩(wěn)定。
圖1 改進前工件工藝定位方案
一、問題分析與解決方案確定
1.原有工藝定位、夾緊特點分析
(1)工件為空間變截面葉片,葉身型面形狀完全是通過理論數(shù)據(jù)靠加工保證。
(2)工件原有定位是靠兩個單一型面進行定位,并且在相應部位的葉背型面進行壓緊。
(3)原有夾具結構封閉,壓緊機構不便利,并且壓緊采用聯(lián)動機構,造成壓緊狀態(tài)不穩(wěn)定。
2.葉片的型面加工特點分析
(1)葉片的葉身型面和葉背型面在加工中心上加工所得,型面誤差為0.05mm,而實際上工件的型面誤差遠比0.05mm要大,這就給夾具定位造成了一定的誤差。
(2)原有的工序定位基準不是很穩(wěn)定,要想定位穩(wěn)定可靠,就要有很好的基準面,現(xiàn)在是靠兩個型面的截面進行定位。要知道理想的截面就是沒有厚度的面,而我們的定位塊體和壓緊塊體無論如何也不能做成很薄,要考慮強度和耐用度,這里又存在定位誤差。另外定位型面和壓緊型面還存在加工誤差,綜合各種因素產(chǎn)生可定位型面和壓緊型面在加工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吻合。
圖2 改進后工件工藝定位方案
(3)原有壓緊采用杠桿式聯(lián)動機構,單獨壓緊由于制造、空間限制等原因帶來了很多不便,單獨壓緊還會產(chǎn)生工件翹起現(xiàn)象,進而造成定位不穩(wěn),影響加工。通過對問題存在的根源分析,決定改進原有工序的定位基準和壓緊面。改進后的工序圖如圖2所示。
在新的工藝基準的情況下對葉身葉片型面的加工精度加以控制、提高,以此為基礎改進了夾具的結構,進行了重新設計,夾具結構見圖3。
圖3 改進后夾具結構簡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