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Cruise布局基于云計算的自動駕駛
Cruise被認為是行業(yè)領先者,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731.5億美元的收入。雖然它尚未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也沒有向客戶出售汽車,但根據其向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提交的一份報告顯示,該公司去年的行駛里程為45萬英里左右——超過了加州大多數公司,僅次于Waymo。
上圖:通用汽車的巡航
據營銷公司ABI稱,到2025年全球將增加800萬輛無人駕駛汽車。另外,有研究和市場預測,到2030年僅美國就將有200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投入運營。
以上數字真實可靠嗎?
如果你問Adrian Macneil,答案是否定的。他是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Cruise的工程總監(jiān),GM在2016年以近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這家公司。Macneil在接受VentureBeat的電話采訪時說:“我認為我聽到的最好描述是:基本上整個行業(yè)都在為起跑線而競爭”,“自動駕駛市場化不會一蹴而就”。
Cruise被認為是行業(yè)領先者,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731.5億美元的收入。雖然它尚未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也沒有向客戶出售汽車,但根據其向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提交的一份報告顯示,該公司去年的行駛里程為45萬英里左右——超過了加州大多數公司,僅次于Waymo——它運行里程為120萬英里。
但委婉地說,自五年前Cruise低調起步以來,這條發(fā)展之路道阻且長。為了了解Cruise的歷史與未來,我們采訪了Macneil關于Cruise在綜合訓練汽車上付出的努力、為什么選舊金山作為候選試營城市之一以及Cruise如何適應更廣泛的無人駕駛景觀等問題。
快速擴張
Cruise Automation的首席技術官Kyle Vogt于2013年與Dan Kan共同創(chuàng)辦了Cruise。Vogt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專業(yè)的畢業(yè)生,也是Justin.tv的創(chuàng)始人,他對機器人技術的熱情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Vogt在14歲時制造了一輛可以用計算機視覺驅動的電動汽車。在麻省理工學院讀本科時,他與一個團隊參加了2004年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大挑戰(zhàn)賽,這是一項耗資100萬美元的競賽,旨在開發(fā)一種能夠自動駕駛從加州巴斯托到內華達州普里姆的汽車。
上圖:GM第四代車輛,Cruise AV
在Cruise加入Y Combinator約一年之后,Vogt與Justin.tv的Justin Kan的弟弟Dan Kan合作。不久,他們和一小群工程師合作設計出了一個系統(tǒng)原型——RP-1。但后來他們想要建立一個更雄心勃勃的平臺,以征服城市駕駛,于是在2014年1月宣布放棄RP-1,轉而采用基于日產Leaf的系統(tǒng)。
2015年6月Cruise在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獲得了測試其技術的許可證明。
2016年3月,通用汽車收購了Cruise。當時,Cruise大約有40名員工,后來迅速增加至100人。截至2017年6月,Cruise共有200名員工,并計劃到2021年雇傭2000多名新員工。
后來,Cruise又迅速擴張。2018年5月,仍是通用汽車獨立部門的Cruise宣布,軟銀的Vision Fund將向該公司投資22.5億美元,通用汽車本身也將投資11億美元。而在2018年10月,本田承諾提供7.5億美元融資,接下來的12年里還將提供20億美元。如今,Cruise的市場估值約為146億美元。
在此過程中,Cruise收購了Zippy.ai,這是一家為最后一英里雜貨和包裝交付開發(fā)自動機器人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最近還吞并了“芯片級”激光雷達技術提供商Strobe。Cruise相關人士認為Strobe的硬件將使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的成本降低99%。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