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315晚會曝光的智能騷擾電話,時隔一個月依舊猖獗
隨著上個月315晚會中“智能騷擾電話亂象”被曝光,這種披著AI外殼卻行著騷擾用戶之實的新型電話騷擾手段陷入了眾矢之的。一天撥出五千個電話、一年撥出超過四十億個電話、騷擾設備日活躍量五千臺、使用設備數量三萬臺、手握六億條個人信息數據......這僅僅是被爆出的其中一家做智能騷擾電話業(yè)務的所謂“科技公司”的數據,由此放眼整個行業(yè),不由讓我們細思極恐。
從人工到智能騷擾,電話營銷之罪
“需要貸款嗎”、“要賣房或者租房嗎”、“需要代賬嗎”......想必很多人每天都面臨著這樣的持續(xù)打擾,在電話營銷泛濫的時代,人們往往不堪其擾卻又無可奈何。這么多年過去了,監(jiān)管部門的打擊力度不可謂不強,電話運營商的關注不可謂不多,各種防騷擾軟件也不可謂不強。但電話騷擾始終屢禁不絕、愈演愈烈,騷擾電話已成為社會肌膚上的一塊牛皮癬。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fā)展,不僅人工騷擾無法杜絕,它反而在某種程度上進化了——新的智能騷擾方式如火如荼地發(fā)展起來,相比于傳統(tǒng)方式,這種通過AI、語音識別技術的呼叫手段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難監(jiān)控。現代社會,不被推銷電話打擾越來越成為一種奢望。
就在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上,“智能騷擾電話”產業(yè)鏈得以被曝光,包括中科智聯、壹鴿科技、秒嘀科技、聲牙科技、易龍芯科、璧合科技、薩摩耶金服等15家公司被點名。它們是整個智能騷擾產業(yè)鏈中的代表企業(yè),運用AI人工智能技術模仿真人語音,向商業(yè)用戶提供智能廣告外呼服務。
而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這些涉事企業(yè)大多都是高新企業(yè),融資金額動輒逾千萬。其中,中科智聯號稱擁有科大訊飛、阿里云、中科院等第三方技術支撐;璧合科技為新三板上市企業(yè),股東名單中有著名的“中國公關第一股”藍色光標。
這些智能騷擾電話企業(yè)的商業(yè)模式其實很簡單。在它們的服務中,一個外呼機器人售價在三千元左右。而對比傳統(tǒng)人工客服每人每月至少三千+的成本,人工客服每人每天最多能打三百到五百個電話,而一個外呼機器人,每天最多能打五千個電話,足足是前者的十倍。就是靠著“科技改變電話營銷”的力量,這些公司得到快速發(fā)展。
智能騷擾產業(yè)鏈讓大眾如此震驚,除了因為這個灰色產業(yè)鏈如此龐大之外,還因為我們驟然發(fā)現,隨著AI技術的發(fā)展,大眾甚至已經不能鑒別平時聽到的騷擾電話是不是真人,這些公司可以做到隨時搜索用戶信息,利用大數據將個人隱私完整滲透,并針對性地推出“以假亂真”的垃圾信息。它們可以模仿比如像林志玲聲音的真人語音,來智能地與你對話、聊天、推銷產品或服務。
這種智能騷擾電話還擁有完整的服務鏈路。比如,為了防止被運營商監(jiān)控到,這些產品會使用硬件穿透技術來保證你看到的號碼并不是真實的,電信運營商也無法進行監(jiān)測,從而保證絕對“安全”。
它們會通過名叫探針盒子的產品來獲取用戶信息。只要盒子附近的手機用戶通過WiFi搜尋可用網絡,這些盒子就會獲得用戶的手機號碼等信息。當然,通過用戶安裝的APP來獲得電話、短信、聯系人等信息也是智能騷擾電話企業(yè)的常規(guī)套路。
目前,這些探針盒子多被房地產、汽車、金融和整形、培訓等行業(yè)營銷人員利用,一些公司甚至將這種小盒子放在商場、超市、便利店、寫字樓等地,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搜集個人信息。
搜集到用戶信息之后,智能騷擾產業(yè)鏈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將用戶的各種信息如年齡、性別、收入等個人隱私統(tǒng)計出來,幫助營銷公司做到精準定位投放。
最新的AI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成為這些智能騷擾電話企業(yè)的“外皮”,甚至讓它們成為科技行業(yè)中的明星企業(yè),但它們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廣大網民生活更美好,而是通過商業(yè)營銷、惡意騷擾的手段,不斷透支大眾的耐心。
被曝光一個月之后,智能騷擾依然猖獗
那么智能騷擾亂象被央視曝光了之后,情況就會有所好轉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發(fā)現315曝光一個多月之后,依然有大量商家開展“狂轟濫炸”,騷擾電話不僅沒有胎死腹中,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大量網民在網上表示,即使智能騷擾亂象被央視報道,即使自己的手機設置了手機軟件攔截,他們仍然要每天被迫接聽至少3個陌生來電的推銷。
這些來電內容無外乎是買房賣房、理財貸款炒股、考研考證、投資商鋪、原油期貨黃金比特幣投資、出國留學移民買保險、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等等,不論你是開會加班還是午休用餐,騷擾電話總能不分時段地精準打給你。
而面對這種完全無所顧忌的騷擾,就算用戶氣不過想回撥罵幾句都不行,因為對方往往采用了虛擬主叫技術,回撥根本撥不通。我們眼看著騷擾電話一個個地撥進來,除了加劇生活不斷被打擾的憤怒,卻連罵對方幾句泄憤都做不到,因為對面壓根不是人,而是一臺臺AI機器人。
被曝光的大量提供智能騷擾服務的企業(yè)們也并沒有完全得到該有的處罰,那些沒有被報道出來的更是未見收斂。
好消息是,目前被央視曝光的易龍芯科已被西安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匯同公安部門的執(zhí)法人員查處。易龍芯科人工智能有限公司也就利用智能機器人外乎撥打騷擾電話的事實,向全國消費者道歉,并承諾停止這一些列的所有業(yè)務。
但其他的更多企業(yè)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懲罰或整改。比如中科智聯就直接表達了否認的態(tài)度。
中科智聯相關負責人回應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并不生產或者銷售此類機器人,其公司生產的產品也不用于此類場景。但我們在315晚會暗訪視頻中很明顯地看到,中科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用機器人撥打騷擾電話。中科智聯王經理還在視頻中表示,他們的機器人很受電話營銷公司的歡迎。
薩摩耶金服也是一口否認。315晚會曝光了深圳薩摩耶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將“探針盒子”放在便利店、超市、寫字樓、商場等地,偷偷收集周邊用戶手機號碼的行為,但薩摩耶金服回應稱,經對公司內部的所有商務協(xié)議檔案、財務往來記錄等文件調查,薩摩耶金服從未向聲牙科技購買過探針盒子產品,薩摩耶金服從未向使用過類似產品的第三方公司違規(guī)獲取用戶信息,薩摩耶金服也從未偷偷將這種探針盒子放置在便利店或商超等場所。
秒嘀科技雖然承認自己確有“智能語音機器人”服務,但否認抓取用戶信息。秒嘀科技回應稱:“我公司確有‘智能語音機器人’服務,但非公司主營業(yè)務。我公司沒有探測、獲取用戶手機MAC地址的技術、產品及服務,請各界切勿混淆新聞報道中的兩個事件!泵豚挚萍急硎荆疽呀泦恿藘炔亢瞬,并在第一時間公布核查結果。
藍色光標則直接甩鍋“不占璧合科技董事席位”,占據璧合科技19.79%股份的藍色光標被曝出是璧合科技第三大股東后,藍色光標顯然并不覺得這件事和自己有關,當然其背后也不止藍標一家大咖,持股3.66%的科大訊飛也名列其中。
對此,藍色光標發(fā)布聲明稱:公司關注到央視“315晚會”對璧合科技“涉嫌通過探針盒子獲取用戶信息”一事進行了報道,璧合科技是公司早年參與財務投資的企業(yè),公司不占有其董事席位,也未參與其日常運營決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