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人工智能考古新用法:分辨古代的人糞和狗糞!

2020-04-23 08:48
快科技
關注

古老的糞便是考古研究的重要信息來源,它可以提供關于人的身份、飲食、健康狀況等信息。

然而,與人糞大小形狀相似的狗屎在許多考古遺址也很常見,常讓研究者感到困惑。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的馬克西姆·博利說:“很難把它們區(qū)分開來。”

眾所周知,狗可能吃人和其他動物的糞便,因而狗糞里會出現人的DNA信息;而古代許多地方都有吃狗肉的習慣,因而人糞里也常含有狗的DNA信息。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者利用人類和犬類微生物的現有數據,訓練了一個名為coproID(古糞便鑒定)的機器學習系統(tǒng)。

通過給coproID系統(tǒng)“喂食”大量的人和狗的DNA以及腸道內的微生物、植物等現代人糞和狗糞的數據,來增強它的識別能力。

人工智能考古新用法:分辨古代的人糞和狗糞!

經過機器學習后,coproID系統(tǒng)成功識別出7份非糞便的對照組樣品,也準確判定了5個人糞樣本,甚至分辨出一份考古學家原本以為是人糞的狗糞。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Lisa-Marie Shillito說:“這是一項偉大的研究,但是在廣泛使用該方法之前,有一些明確的問題需要解決!

下圖是用于研究的千年古糞樣品。AI認為A是狗糞A、B不確定、C是人糞。你同意它的判斷嗎?

人工智能考古新用法:分辨古代的人糞和狗糞!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