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爭權大戰(zhàn)多次反轉背后的那些事,或許還與華為有關
如果Arm對華為進行斷供,也意味著Arm最新的這些芯片架構,麒麟都無法使用,這就會造成華為麒麟與其他芯片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此前傳出華為最新的5nm芯片麒麟1020將會采用全新的ARM Cortex-A78架構,采用臺積電5nm芯片制程工藝,性能更是相較于上一代麒麟990芯片提升了50%,無論是在CPU、GPU、AI等性能方面都有加強。
不過對于ARM方面的芯片斷供,華為也有應對方法,余承東曾在記者會上表示,如果ARM不對華為提供芯片架構,那也沒有很大關系,華為已經有了自己的NPU芯片,整體表現也不錯。
但是如果不能使用Arm最新架構,華為芯片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具體性能上是否能有很好的表現還是一個未知數。
安謀之亂
據網上公開資料顯示,吳雄昂為美國籍,2004年加入Arm,3年后出任中國區(qū)銷售副總裁,2009年晉升為中國區(qū)總經理兼銷售副總裁,2011年初出任中國區(qū)總裁,2013年1月升任為大中華區(qū)總裁。
在加入Arm之前,吳雄昂曾是美國硅谷Accelerate Mobile公司創(chuàng)始人,并曾在明導國際(MentorGraphics)、LSI 邏輯(LSI Logic)和英特爾(Intel)擔任過管理、市場、銷售與工程等職務。
雖然吳雄昂是美國公民,但是他傾向于結合中國市場需求自主研發(fā)半導體相關的IP產品,賦能中國智能科技創(chuàng)新。在吳雄昂上任之后的兩年多時間,Arm中國先后推出了人工智能IP、CPU、物聯網安全三大自研產品線。而且對外也一直強調Arm中國不甘于只是做Arm在中國的“獨家代理商”,自身為獨立中國公司的身份。
但是一個Arm卻在聲明中特意強調“美國公民吳雄昂”,或許就是想讓他在國內的反美浪潮中成為眾矢之的,Arm其心可誅。
從股份結構來看,中國(包括國有實體在內的中國投資者所有)占51%,Arm占49%;原則上Arm投票權(只有49%)應該低于50%,但現在Arm拉來厚樸投資來罷免吳雄昂。
或許Arm中國成立的時候就預備將來打貿易戰(zhàn)擦邊球,權衡各方利益的機構,現在隨著貿易戰(zhàn)的升級,Arm與Arm中國在公司的生產運營、決策方面產生了一些矛盾沖突,想要拿回Arm中國的控制權。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