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人臉識別的未來:對智慧城市有何影響

2020-08-11 17:18
千家網(wǎng)
關注

面部識別技術具有支持大量應用的能力,這些應用可以保護智慧城市的安全,但是隨著面部識別技術變得越來越復雜,其濫用潛力也越來越大。不可否認,當前面板識別存在準確性、種族和性別偏見的問題,而隱私問題已導致對該技術的廣泛反對。

在司法環(huán)境中,面部識別引起了最大的關注。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美國的謀殺案使全世界的警察權力及其對面部識別的使用倍受關注。

在英國的面部識別試驗也遭到了強烈反對。在美國其他地方,舊金山是第一個實施徹底禁令的城市,芝加哥的游說團體呼吁停止警察使用面部識別技術。為了應對這種反彈,包括亞馬遜、微軟和IBM在內的主要公司都暫停了面部識別技術的開發(fā)。

甚至在大型科技公司撤退之前,面部識別已經面臨監(jiān)管挑戰(zhàn)。美國缺乏足夠的法規(guī)來處理該技術的問題,今年初,歐盟在發(fā)現(xiàn)面部識別容易出錯,可以用來違反隱私法并可以促進身份欺詐之后,提出了五年禁令。

在批評和進入壁壘之間,人臉識別是否會在現(xiàn)代智慧城市的技術中無法取代?現(xiàn)在,這項技術的推出取決于制定法規(guī)和標準,以幫助保護公民的隱私。監(jiān)視解決方案公司Digital Barriers的首席執(zhí)行官Zak Doffman說,“整個行業(yè)以及立法者和整個社會都至關重要”,他們同意如何在公共安全與確保技術不被濫用之間取得平衡。

所有的面部識別都不一樣

面部識別對智慧城市的影響并不直接。其他也許鮮為人知的技術提供商提供的應用可能被認為更具道德性。

正如Doffman指出的那樣,并非所有的面部識別系統(tǒng)都是相同的。我們也看到更多地使用面部識別來提高旅行效率和安全性。例如,機場的生物識別電子護照登機口!

Covid-19還提出了其他面部識別應用的需求。 Doffman引用了非接觸式身份驗證的示例,這是智慧城市部署的關鍵部分。他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很多反對。 “票證或通行證可能會從物理ID轉變?yōu)橹悄茉O備的想法使我認識到我的臉,……我們還看到人臉識別已成為解鎖智能手機和其他形式的訪問控制的規(guī)范。”

同時,盡管存在隱私問題,但該技術并未受到廣泛的憎惡。實際上,只要是準確合理的,通常就可以用于公共安全應用。 “在公共安全方面,公民認識到面部識別技術的好處,”凱捷公共部門人工智能全球業(yè)務負責人Pierre-Adrien Hanania說。

根據(jù)凱捷(Capgemini Research Institute)最近的一份報告,三分之二的人對能夠在公共場所檢測和跟蹤異;蚓瘓笄闆r的支持AI的攝像頭感到滿意,并且超過一半的人看到了面部識別技術對犯罪者進行跟蹤的好處。

在Covid-19時代,面部識別可能會成為有用的免觸摸解決方案

Hanania說,智慧城市計劃已經利用了模式和行為識別的許多其他方面!袄,該技術可以幫助識別街道旁的垃圾或損壞的基礎設施,這可能會傷害居民并需要維護或更換。”盡管科技公司紛紛撤資,但Global Market Insights在七月發(fā)表的一篇文章預測,到2026年,面部識別的市場價值將從2019年的34億美元增長至超過120億美元。

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yè)能否以考慮對居住在智慧城市環(huán)境中的人的影響的方式來實施該技術。 AI軟件公司NtechLab首席執(zhí)行官Artem Kukharenko接受了道德考量,但表示他的公司已經訓練了來自各個種族、膚色和性別的內容,以同等比例訓練了其軟件的神經網(wǎng)絡。 “圍繞錯誤識別和偏見提出了擔憂,我們意識到一些面部識別系統(tǒng)已經顯示出的問題。”

1  2  下一頁>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jù)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lián)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wǎng)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