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自動駕駛獨角獸 Nuro 再融資1億美元,估值卻 “跌跌不休”,咋回事?

2025-04-14 10:53
無人車來也
關注

引言

從“硅谷寵兒”到“估值腰斬”,自動駕駛的殘酷物語。

2025年4月,美國自動駕駛公司Nuro宣布完成新一輪1.06億美元(約7.75億人民幣)融資,估值卻從巔峰期的86億美元暴跌至60億美元——相當于把特斯拉Cybertruck的棱角生生磨平了30%。

這家曾讓軟銀、豐田、谷歌搶著送錢的明星公司,巔峰時期號稱“無人配送賽道估值之王”,甚至讓美國聯(lián)邦政府為它打破50年汽車安全法規(guī)。

但如今,它不得不裁掉20%員工,放棄與中國比亞迪的“聯(lián)名造車計劃”,甚至改行賣起了自動駕駛技術方案。

從“頂流”到“求生”,Nuro的故事像極了自動駕駛行業(yè)的縮影——資本的熱浪退去后,裸泳者終將浮出水面。

別急,聽無人車來也(公眾號:無人車來也)慢慢道來!

(參考閱讀請點擊:

《無人駕駛:2025年1季度融資40億元,資本開始狂囤"螺絲釘"和"掃地僧"?》

一、曾是 “香餑餑”,融資拿到手軟

Nuro‌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自動駕駛技術初創(chuàng)公司,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市。

兩位創(chuàng)始人可都大有來頭,都出身于 Google ,是無人駕駛領域的大拿。

一位是前 Google 無人車團隊首席軟件工程師朱佳俊,2005 年在英特爾實習后就進入了谷歌,后來更是做到了 Google 自動駕駛團隊首席軟件工程師的位置。

另一位戴夫弗格森,曾是 Google 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負責人、首席工程,被譽為機器學習領域“活化石”。

有這樣強大的團隊背景,Nuro 從一誕生就備受資本市場的青睞。

自成立以來,Nuro 融資的腳步就沒停過,堪稱融資界的 “優(yōu)等生”,累計融資額超過 22 億美元。

2018 年 1 月,它完成了 92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投資方里有高榕資本、網(wǎng)易創(chuàng)始人丁磊、真格基金、Greylock Partners 等,這陣容相當豪華。

緊接著,2019 年 2 月,軟銀愿景基金豪擲 9.4 億美元入局。

2020 年 11 月,普信投資公司領投了 5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還有一堆知名投資機構跟投。

2021 年 12 月,老虎環(huán)球基金領投了 6 億美金的 D 輪融資,眾多大牌機構紛紛參與。

那時候的 Nuro,在資本的簇擁下,估值一路飆升到 86 億美元(比當年蔚來上市市值還高),可謂是風光無限,成為了美國自動駕駛領域耀眼的獨角獸。

二、再獲融資,估值卻 “打折”

當?shù)貢r間 4 月 9 日,Nuro 又宣布了一個融資消息,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籌集了 1.06 億美元,投資方還是那些老面孔,像普信投資公司、富達管理與研究公司、老虎環(huán)球基金等。

可這次,情況卻有點不一樣。上一輪融資還是在三年多前的 2021 年底,當時正值風險投資熱潮高峰,Nuro 的估值高達 86 億美元。

而這次融資后,它的估值卻降到了 60 億美元,縮水超 30% 。

不過,Nuro 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戴夫弗格森卻對當前估值十分滿意。他表示上一輪融資時市場處于頂峰,現(xiàn)在這個估值能讓他們確信新的市場戰(zhàn)略能夠取得成功?磥恚琋uro 對未來有著自己的打算,這筆新融資也將用于提升自動駕駛技術并推進商業(yè)合作。

三、從無人配送起步,一路 “狂飆”

創(chuàng)業(yè)初期,Nuro 把目光瞄準了末端無人配送領域,并且迅速推出了一系列產(chǎn)品。

他們的殺手锏是"三無設計"——無方向盤、無踏板、無人類座位。

2018年首代車型R1亮相時,馬斯克在推特嘲諷:"這玩意兒送披薩?不如用火箭送外賣!"

這款車就像是一個先鋒,驗證了無人配送車的可行性。

僅僅過了兩年,2020 年 2 月,第二代無人配送車 R2 登場。它和 R1 外觀相似,但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升級,更具備商業(yè)化運營條件。

Nuro 沒有像 R1 那樣定制每輛車,而是和汽車制造商 Roush 合作設計。

R2 的貨倉容量比 R1 多了 65% ,能容納 20 個購物袋,隔間還有溫度控制設計,能更好地保鮮食物。它的外部觸摸屏更大,電池續(xù)航翻倍,車重也增加到了 1.15 噸,還取消了側(cè)視鏡。

<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軟雅黑, 'Microsoft YaHei';">更厲害的是,R2 拿到了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特別豁免,這可是史無前例的,意味著它可以制造并測試不符合聯(lián)邦機動車安全標準(FMVSS)的無人配送車輛。

憑借這個豁免,Nuro 成為第一家在美國車輛管理局(DMV)許可下,在加州公開道路上測試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公司,沒有司機,也沒有乘客。

2022 年 1 月,Nuro 又發(fā)布了和比亞迪聯(lián)合研發(fā)設計的第三代無人駕駛配送車。按照計劃,這款車預計 2023 年量產(chǎn),貨運量是上一代的兩倍,成本卻降低 50% ,原本是 Nuro 商業(yè)化擴張的 “主力軍”。為了迎接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Nuro 快速擴張,兩年時間團隊人數(shù)翻倍到 1500 人 。

四、遭遇寒冬,轉(zhuǎn)型求生

但現(xiàn)實總是充滿了變數(shù)。

2022 年,全球經(jīng)濟形勢不穩(wěn)定,自動駕駛行業(yè)也進入了寒冬。Nuro 也沒能幸免,由于遲遲無法盈利,面臨著資金鏈緊張的問題。

無奈之下,2022 年 11 月,Nuro 做出了裁員約 20% 的艱難決定,并且暫緩了商業(yè)化落地腳步,推遲了第三代無人配送車的量產(chǎn),還放棄了和比亞迪的合作,公司發(fā)展陷入了低谷。

不過,Nuro 并沒有坐以待斃。2024 年 9 月,Nuro 宣布將業(yè)務模式從無人配送擴展到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包括 L2 至 L4 。Nuro 的首席技術官安德魯 - 克萊爾稱:一方面公司的自動駕駛技術有了很大進步,可以處理更廣泛的任務;另一方面,成立之初汽車公司對 L4 級自動駕駛車不夠重視,Nuro 只能自己制造硬件,現(xiàn)在隨著更多玩家加入,Nuro 可以通過提供技術實現(xiàn)商業(yè)化落地。于是,Nuro 推出了第四代無人駕駛系統(tǒng) Nuro Driver,采用英偉達 Thor 芯片和 Arm 的 Neoverse 技術,動力系統(tǒng)由比亞迪開發(fā),覆蓋 L2 - L4 級自動駕駛技術。NuroCTO安德魯在發(fā)布會上放出狠話:"既然送外賣養(yǎng)不活自己,我們就教別人開車!"從這以后,Nuro 的商業(yè)模式發(fā)生了重大轉(zhuǎn)變,官網(wǎng)也更多地介紹起自動駕駛相關技術。

五、新故事的曙光與暗礁:出租車司機的自我修養(yǎng)

在舊金山教會區(qū),Nuro新車正經(jīng)歷"地獄級"路測:流浪漢朝傳感器潑咖啡、滑板少年表演輪上芭蕾、街頭藝術家給激光雷達貼貼紙......

這些荒唐場景,卻是自動駕駛公司的成人禮。

轉(zhuǎn)型陣痛全記錄

法規(guī)迷宮:為通過加州CPUC認證,法務團隊啃完3米高法律文書;技術玄學:系統(tǒng)把金門大橋的反光識別成"幽靈堵車",觸發(fā)集體急剎;用戶馴化:設計"AI賣萌語音",在急剎時說"Oops!我好像嚇到你了"。

但曙光已現(xiàn):

成本奇跡:第四代車型制造成本壓到4.8萬美元,比同行低37%;能耗神話:每公里電費0.02美元,比人類司機喝咖啡還便宜;接單王傳說:在鳳凰城實現(xiàn)日均58單,超越80%人類司機。

投資人重新燃起希望:老虎環(huán)球基金追加1億美元時留言:"就當為當年的披薩買單!"

總之,無人車來也(公眾號:無人車來也)認為,Nuro這場持續(xù)9年的冒險揭示了一個真理:在自動駕駛的馬拉松里,活下來的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最會換鞋的。當其他公司還在糾結激光雷達的擺放角度時,Nuro已經(jīng)學會在送外賣和開出租之間無縫切換——畢竟在硅谷,不會送披薩的出租車司機,不是好AI。

或許正如戴夫在最新路測日志寫的:"真正的自動駕駛,不是取代人類,而是教會鋼鐵如何溫柔。"

親!你說呢?

       原文標題 : 自動駕駛獨角獸 Nuro 再融資1億美元,估值卻 “跌跌不休”,咋回事?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wǎng)
    獲取更多精彩內(nèi)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nèi)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