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移動支付出海 關注的不只是自己人的錢包

螞蟻金服調研發(fā)現,在人口密集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雖然經濟處在上升期,但金融體系發(fā)展較慢且不均衡,普通人獲得金融服務的成本非常高。而幫助當地打造本地錢包,除了能帶動當地電商及互聯(lián)網經濟的發(fā)展,更能為普通民眾大大降低獲得金融服務的門檻。

比如支付寶在印度、泰國、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qū),落地了9個屬于本地人的“支付寶”。其中,與印度合作打造的Paytm,可以充話費、付水電賬單、轉賬、網上購買商品和服務等。在Paytm2.5億的用戶中,有一半來自印度二線及以下城市和農村地區(qū),促進了印度普惠金融的發(fā)展。

對外經貿大學全球化與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志民說:“各國對金融監(jiān)管不僅嚴格,而且對外資公司進軍金融業(yè)非常敏感,百姓接受起來也有難度。打造當地品牌的電子錢包,能推動當地數字化浪潮的進程,有效化解這一難題!

各國監(jiān)管制度不統(tǒng)一或成最大障礙

在國內場景已被充分挖掘和固化的當下,移動支付出海是擴展交易場景、提高交易規(guī)模的首選之路,但其中不乏一些不和諧的聲音。5月21日,據尼泊爾《喜馬拉雅時報》報道,尼泊爾中央銀行宣布,禁止在尼泊爾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稱因中國游客非法使用這些支付應用,這筆錢從未經過尼泊爾的銀行渠道,致使尼泊爾當局無法將中國游客的消費登記為海外收入。

2016年,泰國央行面向該國商戶發(fā)出了警告,提醒泰國境內景區(qū)各商家注意使用未獲官方授權的“國外支付平臺”付款所帶來的風險;越南也單方面宣布,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國外電子支付在越南屬于“非法支付結算”,禁止使用等。

盡管相關支付平臺回應稱,其在境外開展業(yè)務一貫遵循當地法律法規(guī),呼吁廣大用戶根據“收錢碼協(xié)議”約定規(guī)范使用條碼支付服務等。但香港大學教授道格拉斯·華納認為,中國移動支付企業(yè)要拓展海外市場,各國監(jiān)管制度的不統(tǒng)一或成最大障礙。從資金結算的安全性到大數據處理,必須做到符合各國和地區(qū)各自不同的監(jiān)管制度。

除了監(jiān)管制度不同、國外對個人消費隱私的重視外,過去半個多世紀,國際支付市場一直由VISA、萬事達卡等幾家國際支付巨頭壟斷著,主要采用刷卡支付的形式。而且現階段在歐美等國家,刷卡支付依然是其居民的主要支付方式。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說,移動支付屬于互聯(lián)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中國移動支付在境外存在障礙,主要是由于VISA等金融組織以聯(lián)盟形式,制定移動支付的“西方標準”,很難與中國標準兼容。

除了各國出于金融安全的考慮,基建也是造成能否使用移動支付不可忽視的因素。據統(tǒng)計,目前,中國有500多萬個基站,而美國僅20多萬個。截至2018年,全球共有500萬個4G基站,而中國就擁有300多萬,其他4G基站由美國等19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所擁有。

賀強認為,在國內應當鼓勵中國的移動支付產業(yè)繼續(xù)發(fā)展,在國際領域要盡快確立移動支付的“中國標準”。同時,要加快粵港澳大灣區(qū)對于移動支付不同標準的融合,建立起區(qū)域級移動支付互聯(lián)互通的世界標桿。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lián)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