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長三角智慧城市群,華為給出平臺級方案
歐洲一體化程度較高,世界頂級數字化轉型咨詢、集成、方案公司幾乎都集中在此處,這帶來了智慧城市群建設的最佳范例。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歐洲智慧城市建設和當地經濟發(fā)展目標是緊密結合的。華為在一篇名為《智慧城市未來的關鍵:經濟活力與系統(tǒng)性規(guī)劃》的報告中提到過這樣一個觀點:
智慧城市是數字化技術與城市關鍵要素的有機融合,智慧城市作用的發(fā)揮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城市經濟、社會活動,加速城市進化來實現(xiàn)。城市發(fā)展的核心是城市產業(yè)的發(fā)展,城市層面,智慧城市的經濟活力主要體現(xiàn)在數字化與產業(yè)的結合。
這種思路其實也是當前長三角地區(qū)智慧城市群的建設思路;氐綒W洲來說,這樣龐大的目標顯然需要國家與國家、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配合。事實上,這種配合早就在展開。
早在2012年,歐盟八都便共同推動城市SDK計劃,以提供API的形式讓城市間更容易進行資料交流,以達到善用各城市大資料的資源,并加速開發(fā)城市應用服務的目的。
這項城市SDK從2012年開始推動,總預算680萬歐元,主要資金來自歐盟競爭力和創(chuàng)新架構計劃(Competitiveness and Innovation Framework Programme,CIP)之下的ICT政策輔助專案。
參與的城市包括、阿姆斯特丹、巴塞隆納、赫爾辛基、伊斯坦堡、拉米亞、里斯本、曼徹斯特及羅馬,并由三大組織負責開發(fā)與推動,包括赫爾辛基市的數位服務部門Forum Virium Helsinki、曼徹斯特的創(chuàng)新實驗室FutureEverything以及阿姆斯特丹的藝術與科技研究組織Waag Society。
從歐盟的建設之中我們可以看到未來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yè)在智慧城市群中可能會采取的策略:
1、數據打通:明確梳理城市數據、政務數據架構,通過重視設計數據資源、目錄以及數據標準,乃至數據模型、數據流向的方式形成清晰的數據結構;
2、標準打通:形成明確和量化的安全體系、標準規(guī)范體系、運營體系與治理體系,讓每一座城市在城市群之中都可以在一個衡量標準下形成合理評價;
3、接口打通:形成數字化服 務接口,并進行業(yè)務流程靈活編排, 支持業(yè)務敏捷與創(chuàng)新,讓諸多服務和應用可以實現(xiàn)短周期迭代,不同城市之間的服務、數據也可以通過接口進行流轉;
智慧城市群建設往往需要有明確的方向、清晰的標準,以及具備足夠牽引力的領頭羊,乃至能夠形成足夠大生態(tài)規(guī)模的合作伙伴。
當下國內企業(yè)之中,可能只有華為具備這種能力。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 誰是受“關稅戰(zhàn)”沖擊最大的城市?
- 2 王凱:以“以太坊”為翼,引領區(qū)塊鏈技術革新
- 3 城市NOA中,智能駕駛功能邊界在哪里?
- 4 無人配送車產業(yè)鏈拆解
- 5 看完全是黑科技的智慧公園,我不淡定了
- 6 一季度GDP成績單出爐,31省份外貿依存度如何?
- 7 海上停機導致航運業(yè)維修損失數萬美金?Easy-Laser易樂推出XT770激光對中系統(tǒng),實現(xiàn)毫米級精度確保航行“零誤差”
- 8 Uber:自動駕駛能殺死“美版滴滴”?
- 9 智駕平權戰(zhàn)之城市NOA:既要華為性能、又要特斯拉成本
- 10 從美國到歐洲,跨境賣家的 “生死” 大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