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譜·AI人工智能發(fā)展月報(2021年1月)
本月,人工智能領域共計 495 篇新聞發(fā)生 187 個事件,如圖 1 所示。其中,1 月 11 日因人工智能國際頂會 IJCAI 2020 舉行,19 日因 ICLR 2021 論文接收統(tǒng)計出爐等熱點事件而出現(xiàn)關注高峰。
圖 1 人工智能領域 2021 年 1 月新聞趨勢
值得關注的事件有:學術會議方面,人工智能國際頂會 IJCAI 2020 線上成功舉辦,共收到 6814 篇摘要提交,接收率為 12.5%。中國以 232 篇論文接收量排名第一,接收的論文數(shù)量占總數(shù)量的 39.2%。
AI 人物方面,2020 年 “CCF 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最終評選結果名單出爐,清華大學上榜 3 人;2020 年度的 ACM Fellow 名單,12 位華人上榜;陳文光榮獲 2020 年 “CCF 杰出貢獻獎” 等。
研究報告方面,英國發(fā)布《人工智能路線圖》以及清華 AI 研究院發(fā)布的《人工智能發(fā)展報告 2020》等受到較多關注。
AI 領域科研進展有: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聯(lián)合清華大學等單位組成的 "悟道" 聯(lián)合攻關團隊發(fā)布了面向認知的超大規(guī)模新型預訓練模型 "文匯";谷歌發(fā)布人類歷史首個萬億級模型 Switch Transformer;OpenAI 發(fā)布 120 億參數(shù)圖像版 GPT-3 等。
重點事件詳情請參見下文。
一、AI 領域頂會動態(tài)
1.國際AI頂級學術會議 AAAI 2021 論文收錄結果出爐
近日,國際人工智能領域頂級學術會議 AAAI 2021(第 35 屆 AAAI)論文收錄結果出爐。在國內 AI 陣營前列的京東數(shù)科以高達 16 篇論文的入選量成為本屆 AAAI 的一大黑馬。其研究方向包含了聯(lián)邦學習、對抗學習、深度學習、序列推薦、社交推薦、圖神經網絡、風險管理的反因果推斷,以及智能城市領域的時空 AI 等尖端技術領域。
2. 人工智能國際頂會 IJCAI 2020 線上舉行
1 月 7 日至 15 日,原定于日本橫濱舉行的人工智能國際頂會 IJCAI 2020 因為疫情原因轉為線上舉辦。期間,由微眾銀行、蘋果、香港科技大學等機構聯(lián)合舉辦的聯(lián)邦學習國際研討會于 1 月 8 日線上召開,來自聯(lián)邦學習研究方向的多位知名研究者在會上圍繞隱私保護與數(shù)據(jù)加密兩大目標進行了回顧、討論與展望。
本次的最佳論文獎授予 Lingjuan Lyu、Xinyi Xu 與 Qian Wang 等人,獲獎工作為 “Collaborative Fairness in Federated Learning”。
本次的最佳學生論文獎授予 Zhaoxiong Yang、Shuihai Hu 與 Kai Chen 等人,
獲獎工作為 “FPGA-Based Hardware Accelerator of Homomorphic
Encryption for Efficient Federated Learning”。
本次的最佳應用論文獎授予 Xu Guo、Pengwei Xing、Siwei Feng、Boyang Li 與 Chunyan Miao 等人,獲獎工作為 “Federated Learning with Diversified Preference for Humor Recognition”。
本屆大會一共收到了 6814 篇摘要提交,有 2191 篇論文被直接拒絕,有 346 篇論文被 desk rejection,接收了 591 篇論文,接收率為 12.5%。
IJCAI 近 9 年論文收錄情況(來源于 AMiner)
IJCAI2020 論文收錄情況(來源于 AMiner)
論文投稿情況在國家層面,中國仍然是一騎絕塵,2439 篇論文提交,232 篇論文接收排名第一,接收的論文數(shù)量占總數(shù)量的 39.2%。
IJCAI2020 各國論文投稿情況(來源于 AMiner)
從論文主題上來看,機器學習無論是論文提交數(shù)量(1616 篇)還是論文收錄數(shù)量(152 篇)都遠遠高于其他論文主題。
IJCAI2020 收錄的論文的主題情況(來源于 AMiner)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UALink規(guī)范發(fā)布:挑戰(zhàn)英偉達AI統(tǒng)治的開始
- 2 北電數(shù)智主辦酒仙橋論壇,探索AI產業(yè)發(fā)展新路徑
- 3 降薪、加班、裁員三重暴擊,“AI四小龍”已折戟兩家
- 4 “AI寒武紀”爆發(fā)至今,五類新物種登上歷史舞臺
- 5 國產智駕迎戰(zhàn)特斯拉FSD,AI含量差幾何?
- 6 光計算迎來商業(yè)化突破,但落地仍需時間
- 7 東陽光:2024年扭虧、一季度凈利大增,液冷疊加具身智能打開成長空間
- 8 地平線自動駕駛方案解讀
- 9 封殺AI“照騙”,“淘寶們”終于不忍了?
- 10 優(yōu)必選:營收大增主靠小件,虧損繼續(xù)又逢關稅,能否乘機器人東風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