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細菌影響大腦健康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通常生活在我們腸道中的數萬億微生物,即所謂的腸道微生物群,對我們的身體功能有著深遠的影響。這種微生物群落的成員產生維生素,幫助我們消化食物,防止有害細菌的過度生長,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還有其他好處,F在,據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y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WUSM)的研究人員稱,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在我們的大腦健康中也起著關鍵作用。
華盛頓大學醫(yī)學院
2023年1月12日消息
這項在小鼠身上進行的研究發(fā)現,腸道細菌(部分是通過產生短鏈脂肪酸等化合物)影響全身免疫細胞的行為,包括大腦中的免疫細胞,這些細胞會損害腦組織,加劇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神經退行性變。這項研究結果近日發(fā)表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為重塑腸道微生物群作為預防或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一種方法開辟了可能性。
研究于2023年1月13日發(fā)表在《Science》(最新影響因子:63.714)雜志上
資深作者、醫(yī)學博士、Barbara Burton 和 Reuben M. Morriss III 神經學杰出教授 David M. Holtzman 說:“我們給年輕小鼠服用抗生素僅一周,我們看到它們的腸道微生物群、免疫反應即發(fā)生了永久性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神經退化與一種叫做 tau 的蛋白質有關。令人興奮的是,操縱腸道微生物群可能是一種對大腦產生影響的方式,而無需直接向大腦中植入任何東西。”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可能與健康人不同。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差異是疾病的原因還是結果,或者兩者都是,以及改變微生物組可能對疾病的進程產生什么影響。
為了確定腸道微生物組是否可能發(fā)揮因果作用,研究人員改變了易患阿爾茨海默病樣腦損傷和認知障礙小鼠的腸道微生物組。這些小鼠經過基因改造,表達了一種突變形式的人腦蛋白質 tau,這種蛋白質在 9 個月大時積累并導致神經元損傷和大腦萎縮。它們還攜帶了人類 APOE 基因的變體,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遺傳風險因素。攜帶一個 APOE4 變體副本的人比攜帶更常見的 APOE3 變體的人患這種疾病的可能性高三到四倍。
除了 Holtzman,研究團隊還包括腸道微生物組專家和合著者、醫(yī)學博士 Jeffrey I. Gordon,杰出大學教授 Robert J. Glaser 博士和愛迪生家族基因組科學與系統(tǒng)生物學中心(Edison Family Center for Genome Sciences & Systems Biology)主任,第一作者 Dong-Oh Seo,博士,神經病學講師,合著者 Sangram S. Sisodia 博士是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神經生物學教授。
當這種轉基因小鼠從出生起就在無菌條件下飼養(yǎng)時,它們沒有獲得腸道微生物群,并且它們的大腦在 40 周齡時比擁有正常小鼠微生物群的小鼠大腦受損要小得多。
當這些小鼠在正常的非無菌條件下飼養(yǎng)時,它們發(fā)育出正常的微生物群。然而,在兩周齡時服用一個療程的抗生素,永久性地改變了它們微生物群中的細菌組成。對于雄性小鼠,微生物群還減少了 40 周齡時明顯的腦損傷量。研究人員說,與攜帶高風險 APOE4 變異的雄性小鼠相比,攜帶 APOE3 變異的雄性小鼠體內微生物群變化的保護作用更為明顯,這可能是因為 APOE4 的有害作用抵消了部分保護作用?股刂委煂Υ菩孕∈笊窠浲诵行宰儫o顯著影響。
Holtzman 說:“通過對腦腫瘤、正常大腦發(fā)育和相關課題的研究,我們已經知道,男性和女性大腦中的免疫細胞對刺激的反應非常不同。因此,當我們操縱微生物組時,我們看到了反應的性別差異,這并不太令人驚訝,盡管很難說這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和相關疾病的男性和女性究竟意味著什么!
進一步的實驗將三種特定的短鏈脂肪酸(由特定類型的腸道細菌代謝產生的化合物)與神經退行性疾病聯系起來。這三種脂肪酸在因抗生素治療而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小鼠中都很缺乏,在沒有腸道微生物群的小鼠中也檢測不到。
創(chuàng)立于1891年的華盛頓大學醫(yī)學院
參考文獻
Source: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Gut bacteria affect brain health, mouse study shows
Reference:
Dong-oh Seo, David O’Donnell, Nimansha Jain, Jason D. Ulrich, Jasmin Herz, Yuhao Li, Mackenzie Lemieux, Jiye Cheng, Hao Hu, Javier R. Serrano, Xin Bao, Emily Franke, Maria Karlsson, Martin Meier, Su Deng, Chandani Desai, Hemraj Dodiya, Janaki Lelwala-Guruge, Scott A. Handley, Jonathan Kipnis, Sangram S. Sisodia, Jeffrey I. Gordon, David M. Holtzman. ApoE isoform– and microbiota-dependent progression of neurodegener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tauopathy. Science, 2023; 379 (6628) DOI: 10.1126/science.add1236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上的醫(yī)療信息僅作為信息資源提供與分享,不用于或依賴于任何診斷或治療目的。此信息不應替代專業(yè)診斷或治療。在做出任何醫(yī)療決定或有關特定醫(yī)療狀況的指導之前,請咨詢你的醫(yī)生。
原文標題 : 腸道細菌影響大腦健康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
最新活動更多
- 1 2025高端醫(yī)療器械國產替代提速,這些賽道值得關注!
- 2 多數人錯估了關稅將對中國醫(yī)藥產業(yè)的影響
- 3 一季度醫(yī)療儀器及器械進出口報告:前十大出口市場在哪?
- 4 認購火爆,映恩生物打響18A IPO重啟信號槍
- 5 中國創(chuàng)新藥出海:機遇、挑戰(zhàn)與未來展望
- 6 核藥賽道解碼:高壁壘、國產替代與千億市場卡位
- 7 創(chuàng)新藥是避風港,更是發(fā)射臺!
- 8 第一醫(yī)藥扣非凈利潤僅687.40萬元:上!半[形土豪”要再沉淀沉淀
- 9 隱匿的醫(yī)療大佬,10年干出千億級公司
- 10 3月生物醫(yī)藥產業(yè)100個項目獲投,廣東最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