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思嵐科技黃玨珅:SLAM讓機器人真正“活”起來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顧名思義,是機器人或其他設備在自身位置不確定的未知環(huán)境中創(chuàng)建地圖(Mapping),同時利用地圖進行自主定位和導航(Localization),實現(xiàn)路徑規(guī)劃(Navigation)的技術。

黃玨珅(上海思嵐科技有限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CTO

11月13至14日,由OFweek中國高科技行業(yè)門戶主辦,OFweek人工智能網承辦的“OFweek2017中國人工智能大會”在深圳舉辦。上海思嵐科技有限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CTO黃玨珅先生在《SLAM及相關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主題演講上,為觀眾詳細的闡述了SLAM在機器人領域中有怎樣的應用。

在一開始,黃玨珅先生為大家介紹了目前常見的家用機器人,包括掃地機器人,陪伴機器人、白家電機器人等等,這些都是目前我們生活中常接觸到的。然后是一些商用機器人,如迎賓機器人、導購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看護機器人等,這些都是在商業(yè)上已經使用的機器人。

那么機器人需要哪些功能呢?黃玨珅先生介紹到,需要有聯(lián)網能力,能識別語音語義,可以自主移動,有圖形UI,還要能人臉識別。那么關于自主移動,還需要解決幾個問題。此時黃玨珅先生在現(xiàn)場提出三個疑問,我在那里?我要去哪兒?我要怎么去?要想實現(xiàn)這些,就需要有實時定位自主建圖,此處還要加上路徑規(guī)劃與運動執(zhí)行的能力。

激光+SLAM(LIDAR SLAM)是目前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所使用的主流技術。激光測距相比較于圖像和超聲波測距,具有良好的指向性和高度聚焦性,是目前最可靠、穩(wěn)定的定位技術。激光雷達傳感器獲取地圖信息,構建地圖,實現(xiàn)路徑規(guī)劃與導航。

vSLAM技術是指機器人利用視覺系統(tǒng)實現(xiàn)自主定位與地圖創(chuàng)建,是一種非傳統(tǒng)的導航技術。這項技術能在未知及危險環(huán)境利用機器人實現(xiàn)排障排險工作,需要機器人感知環(huán)境信息,然后進行自主導航。

那么我在哪里?我要去哪兒?這兩個問題已經解決了,那么最后一個我要怎么去?該如何解決呢?

那么這就要說到路徑規(guī)劃與運動執(zhí)行該如何完美結合,這個需要多傳感器的融合。通過激光雷達來掃描周圍的環(huán)境;再加上景深攝像頭判斷自己與物體之前的距離;運用跌落傳感器來讓機器人明白自己是否處于邊沿區(qū)域,防止踏空跌落;運用超聲波傳感器,可以探測到用景深傳感器無法看到的透明玻璃之類的物體,防止碰撞;最后還要有碰撞傳感器,讓機器人在于其他物體,比如走動的人相撞之時,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

只有這些傳感器加上SLAM的結合才是一個完整的能夠正常使用的機器人,黃玨珅先生在大會上如此強調道。而Slamtec目前的給出了兩個答案,一個是Slamware 導航定位套裝,一個則是Apollo & ZEUS 機器人平臺。

黃玨珅先生在大會上為觀眾詳細解釋到,目前機器人的定位可分為相對定位和絕對定位兩種。前者是根據(jù)機器人本身或從環(huán)境中提取某些特征信息,如物體外部幾何結構點、里程信息等,結合上一次的位置和姿態(tài)來判斷出機器人的當前位姿,該方法靈活性高,有利于機器人的導航與定位,但誤差累積較大會造成定位精度降低。而后者是通過人們在環(huán)境中預先設置的路標或顯眼節(jié)點等來計算機器人實時的位姿,此法快速可靠,但適用范圍較窄,在無法設置路標場合難以工作。通常將以上兩種方法相結合來提高機器人的定位精度。

隨后黃玨珅先生還拿掃地機器人來舉例,基于SLAM及相關技術給掃地機帶來的價值,當沒有定位導航系統(tǒng)的時候,掃地機器人如同一只無頭蒼蠅一般,只會走直線,當碰撞到物體的時候才會轉向,效率非常低,并且可能有些地方也無法清潔到。當使用定位導航的時候,掃地機器人就能夠現(xiàn)在房間中規(guī)劃自己的路徑,不僅時間短,并且效率高。

當然SLAM技術不僅僅可以運用在掃地機器人上面,黃玨珅先生最后也舉出了一些SLAM應用的實例,比如移動廣告、酒店服務、智能家居、自動送餐、兒童陪伴、智能倉儲等等,應用的場景非常廣泛,因此SLAM今后的市場前景也很好,大家可以多加關注。

更多詳細內容,敬請關注OFweek人工智能網后續(xù)專題報道!

聲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OFweek觀點?帽菊靖寮,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翻譯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