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指紋/人臉/虹膜 生物識別技能大爆發(fā)

就生物識別本身來說,也可以分為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掌/指紋靜脈識別等。各種識別方式因各自特性適用于不同的領域。下面OFweek人工智能網將其中應用最廣泛的三種識別進行比較介紹。

指紋識別:便捷易操作,但存在被復制風險

顧名思義,指紋識別就是通過識別手指紋路確認身份,因為所有的手指沒有相同的紋路,所以基本沒有誤識別概率。目前,指紋識別是使用最為廣泛的安全認證方式,在公共場所,工作或者通關入境都可以選擇指紋打卡。

智能硬件興起之后,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很多個人驗證方式也都選擇了指紋識別。

從技術角度來說,指紋識別主要分為三種:電容式、光學式和超聲波式。

其中,超聲波式識別因為技術依舊不成熟,手機所搭載的指紋識別芯片大多數(shù)是電容式指紋傳感器。作用方式是,在通過表層鏡面采集到指紋之后,對采集的指紋進行質量評估,與指紋庫中的樣本進行比對,最終確定合格信息。

相較于其它生物識別技術,指紋也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1、最為便捷,沒有不適感;2、識別速度快;3、人一般不會在手指上做裝飾,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強;4、容易操作,不需要培訓;5、安全無害;6、指紋具備再生性。

缺點:1、觸摸式對于環(huán)境要求高,對手指的濕度和清潔度都有要求,指紋磨損也會造成不能識別的后果;2、某些人可能天生沒有指紋,或者指紋特征少,無法成像;3、指紋痕跡容易留存,存在被復制的可能性,安全性降低。

人臉識別:非強制性和謹防刻意偽裝

與指紋識別相較來看,人臉識別所使用的數(shù)據量更多,從而更加精確。而且與指紋需要接觸不同,人臉隔空識別,除了特定事項的認證,不要求驗證者的注意力。這也是為什么在明星演唱會上可以發(fā)現(xiàn)犯罪嫌疑人的原因,在圖像識別上,可以自動抓取驗證,這是接觸式識別所不具備的能力。

如上圖所示,人臉識別技術主要是通過圖像特征的提取與對比來進行的。首先,系統(tǒng)將提取的人臉圖像的特征數(shù)據與數(shù)據庫中存儲的模板進行相似搜索;然后,通過設定閾值,將超過閾值的結果輸出;最后,將輸出的特征與模板進行比較,根據相似程度對人臉的身份信心進行判斷。

1  2  下一頁>  
聲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OFweek觀點?帽菊靖寮,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翻譯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