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癌癥纖維炎癥反應:腫瘤微環(huán)境的隱形推手

2025-03-26 15:20
小藥說藥
關注

-01-

引言

癌癥不僅是遺傳變異的結果,其生存環(huán)境——腫瘤微環(huán)境(TME)的復雜性更是治療成敗的關鍵。其中,纖維炎癥反應(Fibroinflammation)作為TME的核心特征,在腫瘤發(fā)生、轉移與耐藥中扮演著“雙刃劍”角色。這一過程由成纖維細胞與先天免疫細胞協(xié)同驅動,通過纖維化(ECM重塑)與慢性炎癥持續(xù)重塑腫瘤生態(tài)。理解纖維炎癥的作用機制,或將為攻克癌癥提供新突破口。

-02-

一、腫瘤細胞如何“操控”纖維炎癥?

癌細胞內(nèi)在致癌和腫瘤抑制途徑通過驅動調(diào)節(jié)TME纖維化和炎癥的異常細胞信號傳導,產(chǎn)生了一個有利于癌細胞存活、增殖和轉移的復雜生態(tài)系統(tǒng)。

1. 激活CAFs:腫瘤釋放TGF-β、IL-6等因子,刺激鄰近的癌癥相關成纖維細胞(CAFs)分泌更多膠原蛋白,導致ECM硬化,形成物理屏障限制藥物滲透。 

2. 招募免疫“叛軍”:癌細胞釋放CXCL12、VEGF等趨化因子,募集并極化巨噬細胞(TAMs)、中性粒細胞(TANs),使其分泌促炎細胞因子(如IL-1β、IL-10),進一步加劇纖維炎癥。

3. “惡性循環(huán)”信號軸:CAFs與TAMs通過TGF-β、IL-6等通路相互激活,形成正反饋循環(huán),推動ECM異常沉積與免疫抑制。

-03- 

二、CAFs的異質性

成纖維細胞是腫瘤微環(huán)境中最重要的細胞類型之一,它們在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發(fā)揮著多重作用。成纖維細胞的異質性表現(xiàn)在不同的亞型上,每種亞型在腫瘤微環(huán)境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例如,位于腫瘤邊緣的肌成纖維CAFs通過分泌LOX蛋白交聯(lián)膠原,形成致密基質阻礙T細胞浸潤;而腫瘤核心的iCAFs則通過IL-6等招募免疫抑制性髓系細胞,營造“冷腫瘤”微環(huán)境。

1. 肌成纖維細胞(myCAFs):這些細胞是腫瘤微環(huán)境中主要的成纖維細胞亞型,具有高度的增殖能力和產(chǎn)生ECM的能力。CAFs通過產(chǎn)生大量的膠原蛋白和其他ECM成分,促進腫瘤的生長和侵襲。此外,CAFs還能通過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調(diào)節(jié)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免疫反應。

2.炎癥性成纖維細胞(iCAFs):這些細胞主要通過分泌促炎細胞因子,如IL-6和IL-1β,來調(diào)節(jié)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免疫反應。iCAFs能夠招募免疫抑制性細胞,如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Tregs)和髓源性抑制細胞(MDSCs),從而抑制抗腫瘤免疫反應。

3.抗原呈遞成纖維細胞(apCAFs):這些細胞具有一定的抗原呈遞能力,能夠激活T細胞,但它們在腫瘤微環(huán)境中通常被抑制。apCAFs的存在可能表明腫瘤微環(huán)境中存在一定的免疫活性,但這種活性往往不足以抑制腫瘤的生長。

4.腫瘤抑制性成纖維細胞:這些細胞具有抑制腫瘤生長的特性,通過產(chǎn)生抗炎細胞因子或抑制ECM的產(chǎn)生來實現(xiàn)。然而,這些細胞在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具體作用仍需進一步研究。

-04-

三、纖維炎癥如何“改寫”腫瘤免疫狀態(tài)?

纖維炎癥反應與腫瘤免疫狀態(tài)密切相關。一方面,纖維炎癥反應通過產(chǎn)生大量的ECM成分,形成物理屏障,限制免疫細胞的浸潤,從而抑制抗腫瘤免疫反應。另一方面,纖維炎癥反應還能夠通過調(diào)節(jié)免疫細胞的極化和功能,進一步抑制抗腫瘤免疫反應。纖維炎癥通過以下機制將TME推向免疫抑制的深淵:

1. 物理屏障:ECM硬化形成“沙漠化”區(qū)域,阻止CD8+ T細胞浸潤(免疫排斥型腫瘤)。

2. 生化壓制:CAFs分泌CXCL12結合T細胞表面的CXCR4受體,將其“誘捕”在腫瘤外圍;TGF-β直接抑制T細胞活性,并誘導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Treg)擴增。

3. 巨噬細胞極化:CAFs通過IL-34–CCL8軸驅使巨噬細胞向M2型(促修復表型)轉化,分泌IL-10、PD-L1等抑制免疫應答。

4. 血管畸形:異常ECM導致血管滲漏,加劇腫瘤缺氧,進而誘導VEGF過度分泌,形成功能失調(diào)的血管網(wǎng)絡,進一步限制免疫細胞運輸。

在胰腺癌等“冷腫瘤”中,纖維炎癥主導的ECM信號與基質硬度抑制免疫活性;而“熱腫瘤”(如部分黑色素瘤)雖存在T細胞浸潤,但因CAFs大量表達PD-L2、FASL等,仍可能導致免疫治療無效。

-05-四、攻克纖維炎癥的破局之道

CAF在癌癥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的促瘤作用使其成為抗癌治療的理想靶點。CAF導向的抗癌策略通?煞譃榘邢駽AF的腫瘤促進功能、下游效應器和CAF激活表型的正;。

圖片

抗CAF治療主要集中在通過靶向特定表面標記物去除CAF,例如成纖維細胞活化蛋白(FAP)。以FAP+CAF為目標的DNA疫苗增加了CD8+和CD4+T細胞在腫瘤內(nèi)的浸潤。進一步的策略,如FAP-CAR-T細胞治療和FAP靶向溶瘤腺病毒促進針對FAP+CAF的特異性免疫攻擊,上調(diào)促炎細胞因子,增加抗原呈遞、T細胞功能以及轉運,從而增強抗腫瘤療效。

Simlukafusp alfa(FAP-IL2v,RO6874281/RG7461)是一種免疫細胞因子,包含針對FAP的抗體和對IL-2Rβγ具有偏向性親和力的IL-2變體。它被證明是一種有效的免疫細胞因子,在體外和體內(nèi)增強了基于T細胞和NK細胞的不同癌癥免疫療法的療效。

另一種策略是靶向CAF的下游效應器和/或信號通路,包括CAF衍生的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例如,針對IL-6、IL-6R和IL-6下游JAK/STAT3信號通路的藥物已被FDA批準用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抑制FAP+CAF誘導促炎細胞因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它們增加癌細胞增殖和轉移,并負性調(diào)節(jié)T細胞和NK細胞毒性活性。

除IL-6外,靶向TGF-β信號的治療劑還可以干擾CAF的激活或減少CAF的數(shù)量,從而抑制腫瘤生長并具有抗腫瘤作用。Galunisertib是一種TGF-βRI激酶抑制劑,可特異性下調(diào)SMAD2的磷酸化,從而消除經(jīng)典途徑的激活。其已經(jīng)對膠質母細胞瘤、肝細胞癌和胰腺癌患者進行了研究。

此外,靶向CAF還可以將促腫瘤性CAF的激活狀態(tài)恢復為相對靜止狀態(tài)或腫瘤抑制表型。維生素D治療可誘導基質重編程,使CAF活化表型正;,抑制炎癥和纖維化,提高化療藥物的攝取和胰腺星狀細胞的存活率。

-06-

結語

纖維炎癥反應如同一張交織的網(wǎng),連接著腫瘤進展、免疫逃逸與治療耐藥。隨著對CAFs異質性和動態(tài)互作的深入理解,靶向纖維炎癥的策略正從“粗放型”走向“精準化”。未來,結合多組學技術、新型藥物遞送系統(tǒng)和跨學科合作,我們有望將“促癌微環(huán)境”轉化為“治療突破口”,讓更多患者受益于這場癌癥治療的變革。

參考資料:

1.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andresistance to anticancer therapies: status, mechanisms, and countermeasures. CancerCell Int. 2022; 22: 166.

2. The fibro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cancer. Nat Rev Cancer.2025 Mar 17.

       原文標題 : 癌癥纖維炎癥反應:腫瘤微環(huán)境的隱形推手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nèi)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