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大眾福特聯盟談判終局 共創(chuàng)自動駕駛合資企業(yè)

2019-06-17 09:56
智車科技IV
關注

評論

行業(yè)啟示

車企間的聯盟合作已經不是新鮮事。早前,日本汽車廠商本田就與通用達成戰(zhàn)略合作,并向通用旗下無人駕駛汽車公司Cruise投入27.5億美元。今年1月份寶馬和奔馳也傳出再度牽手的消息:據德國《商報》報道,寶馬和奔馳可能聯合開發(fā)下一代緊湊型汽車——寶馬1系和梅塞德斯A級家族,另外其合作內容還包括共享自動駕駛技術。

車企之間、車企與互聯網科技公司之間的“強強聯盟”說明,互聯網時代是需要變革的時代,也是需要合作的時代。大眾福特、寶馬奔馳都是多年的競爭對手,在面對變幻的產業(yè)變革形勢時都會產生極大的危機感和順勢而為的迫切感,通過聯盟增加其在產業(yè)鏈中的話語權。在汽車進入自動化、網聯化的新時代,變革是方向,合作是途徑。

淺層合作有利有弊

目前多數車企聯盟的合作方式都涉及資本、股權之間的聯合縱橫,但這類合作的發(fā)展都不盡人意。以目前全球影響力最大的聯盟雷諾-日產-三菱為例,2018年11月19日聯盟的主導者戈恩被捕,讓這一超級聯盟的未來走向撲朔迷離。盡管日產、雷諾和三菱都紛紛表示,戈恩被捕不會影響聯盟的未來,但是外界已經明顯受到聯盟內部的矛盾。

因此,如文首所述,與以股權作為關系紐帶的結盟不同的是,大眾與福特合作的重心是產品和技術,不涉及股權交叉其結盟關注于戰(zhàn)略協(xié)同和資源整合共享。二者聯盟的長遠目標是,面對汽車產業(y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趨勢,通過深入的合作為汽車產業(yè)大變革做準備。

這樣的淺層次合作有利有弊。益處在于如果雙方在合作過程中存在摩擦和難以解決的矛盾,隨時可以解除合作關系獨立發(fā)展或者另尋別家,能夠在合作的過程中保持獨立性。但是,只有倚靠共同利益捆綁的深層次合作,才能倒逼不同體系之間的深度融合,也只有深度融合才能真正高效高質的共享資源和共擔風險。如何才能做到深層次合作?這就需要兩家企業(yè)在自動駕駛行業(yè)標準、產業(yè)鏈上的統(tǒng)一與融合,打破不同企業(yè)和市場之間存在的猜疑與壁壘。目前來看,大眾與福特的合作顯然不具有這種深度融合的優(yōu)勢。換句話說,合作層次上的“適度”是企業(yè)合作還需考慮的問題。

永遠的利益驅動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弊詣玉{駛研發(fā)動輒需要投入幾百億美元,資金流動越大,利益分配問題的影響力就越大,任何利益矛盾都能引發(fā)合作中的大震動,此次大眾與福特的合作背后也必有資本集團的操作和影響。利益能捆綁競爭體,也能拆散合作體。

汽車產業(yè)正經歷大變革時代,產業(yè)格局正在重構,汽車行業(yè)處于電動化、網聯化和自動化的風口上。大眾與福特通過結盟合作的方式,確實能為彼此的自動駕駛研發(fā)帶來更好的發(fā)展。但是,這些老對手們是否真能不計前嫌,在自動駕駛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上互相信任互相合作共同發(fā)展呢?還是又要“落俗套”的產生分歧最終分道揚鑣?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