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科普——為什么抽血檢查后“血流不止”,要怎么緩解?
在日常檢查中或者是患病后,都需要抽血化驗、打針、輸液等。一般來說,當針頭拔出后,很快就會止住血,這是因為人體自身的凝血機制發(fā)揮了作用。但有的人卻在針頭拔出后,很長時間血都止不住,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有可能是自身的凝血機制出現了問題,例如血小板減少,凝血機制較差等血液系統(tǒng)的疾病?赡苁亲陨碓蛞部赡苁撬幬锘蚱渌,這就需要進一步檢查才能知道。如果在生活中偶爾的擦碰會出現類似情況或青紫現象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yī)院診治,避免進一步發(fā)生出血。
抽血檢查后血流不止,這些注意事項你一定要知道!
除了一些血液系統(tǒng)的凝血異常,有些情況是抽血后的操作不當造成皮膚的針頭處的“出血不止”,導致這種情況的一般有以下幾點原因:
【按揉止血】
抽完血后,由于血小板還沒有凝固,血管針眼處還在繼續(xù)出血,輕揉出血處會導致血管壁受損,加速出血,效果自然適得其反。正確的方法是只按不揉。
【壓迫的時間不夠】
凝血過程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一般而言,大概需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凝血機制才能完成,但如果在拔針之后,只是按壓十幾秒,凝血過程太短,時間不夠,止血也就不會那么快了。
【指壓方法不正確】
每次輸液、抽血,人們只能看見皮膚上出現一個針眼,其實,血管壁上還有一個針眼,只是因為血管在皮膚之下,我們看不見而已。如果僅僅是按壓了皮膚上的針眼,而沒有壓住血管壁上的針眼,那么血液會流出血管在皮下形成血腫,最后形成紫斑或硬結。
正確的做法是拔針后,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時按壓拔針部位也就是用無名指壓住進針孔,另兩個手指壓迫血管就可以盡快止血了。
很多人對于抽血后的恢復方式有誤解,不知道如何正確止血,上述就是一些誤區(qū)的整理及正確操作的講解,希望對于抽血化驗、打針、輸液的病友們有一定的幫助。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