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w2vrd"><ins id="w2vrd"></ins></div>

<optgroup id="w2vrd"></optgroup>
<b id="w2vrd"><ruby id="w2vrd"><b id="w2vrd"></b></ruby></b>

侵權(quán)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又一“老字號”掉隊,同仁堂吃老本還能挺多久?

“南有片仔癀,北有同仁堂”,這一口號喊了很多年,但近幾年兩者的差距卻越來越大。不知道是片仔癀漲股價漲得太快,還是同仁堂股價漲的太過緩慢。

如今,同仁堂市值還不到500億,而片仔癀的市值早已經(jīng)突破了2500億,片仔癀和同仁堂之間已然相差了一個半的云南白藥。

同樣都是“老字號”,產(chǎn)品同樣都是由昂貴的“天然麝香”制作而成,為何片仔癀的股價能在六年時間里暴漲9倍,而同仁堂卻還是“原地踏步”?

同仁堂“掉隊”

近年來,同仁堂“掉隊”已成不爭的事實。

據(jù)悉,10年前,同仁堂、云南白藥還有片仔癀三者還不相伯仲,市值也并未拉開太大的差距。但10年之后,無論是名氣還是市值,同仁堂都已經(jīng)被云南白藥和片仔癀遠遠拋下。

截至7月15日,同仁堂的市值為495億,而云南白藥的市值為1358億,片仔癀的市值則為2648億,同仁堂的市值不足云南白藥的1/2,不足片仔癀的1/5,同仁堂和片仔癀之間已然相差著一個半的云南白藥。

那么,為何同仁堂和云南白藥以及片仔癀的差距會越拉越大呢?

最近幾年受到疫情的驅(qū)動,醫(yī)藥行業(yè)成了最強的風(fēng)口,云南白藥和片仔癀都成了“風(fēng)口上的豬”。

據(jù)統(tǒng)計,僅在2019、2020、2021年這兩年半時間里,云南白藥的股價漲幅達到了65.09%,而片仔癀的股價漲幅更是達到了402.79%。

而同仁堂兩年半的時間里股價僅僅上漲了37.84%,不但遠遠低于云南白藥和片仔癀的漲幅,甚至還比不上醫(yī)藥板塊整體的漲幅。

從最近三年的業(yè)績來看,2018年至2020年,云南白藥的凈利潤分別為34.94億、41.84億和55.16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1.09%、19.75%和31.85%;而片仔癀的凈利潤則為11.43億、13.74億和16.72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41.62%、20.25%和21.62%;對比同仁堂,其2018年至2020年,同仁堂的凈利潤分別為11.34億、9.854億和10.31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1.49%、-13.12%和4.67%,無論和云南白藥比還是和片仔癀來比,同仁堂都是相差甚遠。

安宮牛黃丸,為何比不上片仔癀?

目前,片仔癀已經(jīng)成了名副其實的“藥茅”了。

當(dāng)下,片仔癀嚴(yán)重供小于求,已經(jīng)到了“一藥難求”的境地了。一粒重量不過才3g的小藥丸,價格被爆炒到了接近2000元。而另一邊同仁堂安宮牛黃丸,雖然也是國內(nèi)知名的中藥產(chǎn)品之一,但其熱度卻遠不及片仔癀,而且800元左右的市場價也要遠遠低于片仔癀。

雖然需求和價格相差巨大。實際上,這兩款藥的原材料卻有幾分相似——都用到了昂貴的藥材“天然麝香”,而且功效也有幾分相似——都是清熱解毒、鎮(zhèn)驚開竅。

那么,安宮牛黃丸會到底哪點比不上片仔癀呢?原因除了宣傳可能還有藥品等級的因素。

目前,國家保密配方可以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個等級為國家絕密級的配方,保密期限為永久,目前只有兩個,分別是云南白藥和漳州片仔癀;
第二個等級為國家級保密配方,也叫中藥保密品種,保密期限為長期,當(dāng)前有5個,分別為:安宮牛黃丸、華佗再造丸、六神丸、麝香保心丸以及龜齡集;

第三個是中藥保護品種,一級的保護期限為三十年、二十年、十年不等,二級的保護期限為七年。

雖然“絕密配方”和“保密配方”看似僅差了一個字,但這其中卻是差距甚大。絕密配方是不公開的,片仔癀在市場上根本沒有競爭對手;而保密配方卻是可以公開的,同仁堂不得不和其他藥企相競爭。

像同仁堂賣得最好的單品安宮牛黃丸,現(xiàn)在市面上生產(chǎn)的藥企還有中一藥業(yè)、杭州胡慶余堂、九芝堂、廣譽遠等等,這些藥企都有不小的來頭,同仁堂的壓力其實并不小。

同仁堂的老本還能吃多久?

除了股價、業(yè)績、產(chǎn)品都比不過片仔癀之外,同仁堂“老字號”毛病卻不少,研發(fā)費用更是少的可憐。

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至2020年這三年時間里,同仁堂的研發(fā)費用分別為9291萬、1.115億和1.381億;占營業(yè)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0.81%、0.77%和0.99%,研發(fā)投入極低,而且根據(jù)媒體報道,近年來同仁堂已經(jīng)很久沒有再出新品,一直都在“吃老本”。

而再看云南白藥和片仔癀,雖然在制藥方面也沒有“太大”的投入,但它們卻在積極開拓新的出路。

例如云南白藥就確立了“新白藥、大健康”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中藥化工是做得風(fēng)生水起;而片仔癀也在進軍日用品、化妝品等領(lǐng)域。

本來產(chǎn)品就已經(jīng)落后于其他的老字號藥企了,在云南白藥、片仔癀都在積極求變的時候,同仁堂如果繼續(xù)如此,未來恐怕會掉隊更加嚴(yán)重。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biāo)題:
    *糾錯內(nèi)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