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人事動蕩不休,東阿阿膠“騎驢難下”?

2023-02-24 09:53
甲12號健聞
關注

近日,東阿阿膠發(fā)布公告稱,董事長高登鋒與副總裁張名君因工作變動原因辭去公司所有職務,高登鋒也是三年多時間里東阿阿膠離開的第三位董事長。近幾年,經歷了阿膠泡沫、漲價危機、增長乏力的東阿阿膠難掩疲態(tài),掌門人的頻繁更換也未能將其帶回此前的黃金時期。盡管已經在面向年輕群體進行產品線改革,但高昂的價格還是打消了不少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好在市場需求依然強勁,目前看來提價仍然是東阿阿膠未來賴以生存的策略。

人事動蕩不休,東阿阿膠“騎驢難下”?

董事長三年三換

公告顯示,東阿阿膠董事會近日收到董事長高登鋒與到副總裁張名君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高登鋒申請辭去公司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職務,同時一并辭去公司第十屆董事會戰(zhàn)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張名君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辭職后,高登鋒與張名君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對于兩位高管辭職的原因以及對公司的影響,《甲12號健聞》致電東阿阿膠詢問,對方表示辭職原因是工作變動,一切以公告為準。

在公告中,東阿阿膠表示,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高登鋒的辭職不會導致公司董事會成員低于法定最低人數,不會影響公司董事會的正常運作,辭職報告自送達董事會之日起生效。

這已經是三年多以來東阿阿膠第三位辭職的董事長。2019年11月,東阿阿膠宣布收到董事長王春城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此后由華潤系”韓躍偉擔任董事長;2022年1月,韓躍偉也提交了書面辭職報告,之后由高登鋒接任董事長。而王春城與韓躍偉辭職的原因也都顯示為工作調動。

人事動蕩不休,東阿阿膠“騎驢難下”?

除了董事長這一職位,近幾年東阿阿膠其他高管的變動也比較頻繁。比如,2020年1月,曾經執(zhí)掌東阿阿膠14年并帶領公司走向巔峰的秦玉峰辭去公司董事、總裁、法人職務,此后一年半時間里,東阿阿膠7位高管相繼辭職。

   海南博鰲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對《甲12號健聞》表示,醫(yī)藥行業(yè)高管的離職,一部分是出于個人職業(yè)發(fā)展的考量,更多則反映出行業(yè)政策環(huán)境變動和企業(yè)內部架構調整對高管的影響,反映了我國醫(yī)藥行業(yè)轉型升級、變革創(chuàng)新和人才加速流動的時代趨勢。

在鄧之東看來,上市公司頻繁變更高管,不能創(chuàng)造任何價值,徒增企業(yè)經營成本,不利于企業(yè)經營發(fā)展穩(wěn)定,還可能會造成雙方互撕,對簿公堂,影響企業(yè)信譽和品牌形象,成為市場和同行笑柄,業(yè)務訂單機會減少,嚴重者還會引起監(jiān)管部門審查。

兩大派系的更迭

近幾年,東阿阿膠的高管換代,總是倆不開兩個標簽:“華潤系”與“老東阿系”。

這就不得不提東阿阿膠與華潤之間的淵源。最早的東阿阿膠廠成立于1952年,之后逐漸發(fā)展壯大,在1993年由國有企業(yè)改組為股份制企業(yè);1996年,東阿阿膠集團成功上市。到21世紀初,東阿阿膠集團年產量已經占到全國75%。直到2003年,在山東聊城與華潤集團合作的背景下,東阿阿膠集團被華潤接手。

不過,華潤并沒有第一時間讓自己的人接管東阿阿膠。2006年,48歲的“老東阿人”秦玉峰執(zhí)掌東阿阿膠,他自1974年初中畢業(yè)后便進入東阿阿膠廠,經歷過生產方式變革之前的手工經營時代,直到2020年1月退休。秦玉峰執(zhí)掌東阿阿膠期間,該公司業(yè)績一路上漲,2006年-2018年,東阿阿膠的總營收由11億元漲至73億元,歸母凈利潤也由1.5億元上漲到21億元,并且連續(xù)12年保持正向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25%。

然而,在退休兩年之后,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曾擔任東阿阿膠原黨委書記、總裁的秦玉峰接受華潤醫(yī)藥控股有限公司和山東省聊城市監(jiān)察委員會的紀律審查和監(jiān)察調查。

人事動蕩不休,東阿阿膠“騎驢難下”?

2015年1月,“華潤系”的王春城開始擔任東阿阿膠董事長,直到2019年11月離職。據了解,東阿阿膠的業(yè)績增速正是從2015年開始不斷下滑,2019年甚至虧損4.44億元,這也是東阿阿膠自1993年以來首次出現(xiàn)虧損,也是自1996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2019年12月,“華潤系”韓躍偉臨危受命,接任東阿阿膠董事長。在他的帶領下,東阿阿膠在2020年與2021年扭虧為盈。

而剛剛提出辭職的高登鋒則是“老東阿系”,從履歷來看,高登鋒早在1995年就已經加入東阿阿膠,先后擔任銷售代表、銷售主管、辦事處經理、市場部總監(jiān)、總裁等多個職位,去年接任董事長一職。

據媒體報道,在高登鋒離職后,東阿阿膠高管團隊中就只有王延濤、劉廣源兩名副總裁來自“老東阿系”,而包括總裁程杰在內的其余5名高管,均有“華潤系”的履歷。

至于誰將擔任下一屆董事長,據公告,經董事會半數以上董事共同推舉,在新任董事長選舉產生前,由董事程杰暫時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主持董事會日常工作,直至選舉產生新任董事長為止。東阿阿膠董事會將盡快完成新任董事、董事長的選舉及戰(zhàn)略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的補選工作。

高價還能撐多久

事實上,東阿阿膠在過去十幾年的發(fā)展壯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漲價策略。據東阿阿膠公告及公開資料不完全統(tǒng)計,2006年-2018年,東阿阿膠共計漲價17次,其阿膠塊每250克售價從2006年的25元漲到2019年的1499元,漲幅高達59倍。

然而,由于東阿阿膠的漲價幅度遠遠大于其它的阿膠品牌,也慢慢積攢起了不小的市場泡沫,2019年的虧損就是因為滋補品銷售出現(xiàn)大幅下滑,東阿阿膠無法再逆勢提價,各經銷商失去了繼續(xù)囤貨的動力,阿膠泡沫快速破滅。

此外,東阿阿膠雖然在這一領域當霸主當了許多年,但其面對的競爭對手也不能小覷,如同仁堂、太極集團、九芝堂、福牌阿膠、東方阿膠等企業(yè)。有數據顯示,東阿阿膠市場占比超過60%,其次為福牌阿膠,市場占比超過15%,另外太極阿膠和同仁堂阿膠合計占據10%左右份額,剩余市場份額被眾多企業(yè)瓜分。

對于東阿阿膠來說,市場需求旺盛是其未來業(yè)績增長的最佳保障。山東阿膠行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資料顯示,受到行業(yè)產銷量以及阿膠價格上升的影響,我國阿膠市場規(guī)模從2013年196億元增長至2020年535億元,復合增速達到15.4%。

需要注意的是,東阿阿膠長期依賴來自阿膠及其系列產品的收入,業(yè)務非常單一,也為其日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埋下了隱患。

“東阿阿膠現(xiàn)在能做的還是提價保銷售規(guī)模,沒有其它辦法。” 醫(yī)療戰(zhàn)略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合伙人趙衡直言。然而,如果東阿阿膠繼續(xù)高價策略,消費者卻未必愿意買單。

人事動蕩不休,東阿阿膠“騎驢難下”?

盡管這幾年,東阿阿膠也在擴充產品線,比如推出方便沖泡的“花簡齡”復合阿膠粉、輕養(yǎng)生零食“桃花姬”等,東阿阿膠在日前舉行的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在公司構建的“藥品+健康消費品”雙輪驅動模式下,未來公司將推出更多的“阿膠+”“+阿膠”產品。但依然主要圍繞阿膠這一品類。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東阿阿膠87.3%的收入來自于阿膠及系列產品,7.55%的收入來自其他藥品及保健品,3.7%的收入來自毛驢養(yǎng)殖及銷售。

       原文標題 : 人事動蕩不休,東阿阿膠“騎驢難下”?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