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三十年:預防策略有望降低風險,而治愈之路仍撲朔迷離
《阿爾茨海默病雜志》(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為慶祝其第 100 卷出版而推出的增刊,提供了該領域當前技術水平的獨特且富有洞察力的概述。該增刊回顧了三十年來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的進展,指出盡管治愈該病的方法仍然難以捉摸,但預防策略在降低患病風險方面展現(xiàn)出了希望。
《阿爾茨海默病雜志》
10月9日
三十多年來,研究人員已經(jīng)識別和量化了阿爾茨海默病(AD)和其他失智癥的遺傳和生活方式因素。盡管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這些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的基本機制仍尚未完全明了,阿爾茨海默病的有效管理也比預期耗時更長。迫切需要新穎的方法來對抗這種長期存在的疾病。由 IOS Press(現(xiàn)為Sage的一部分)出版的《阿爾茨海默病雜志》(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JAD)第 100 卷特刊,為該領域的最新技術水平提供了獨特且富有洞察力的概述。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最新影響因子:3.4)特刊于2024年8月20日發(fā)表
衰老與細胞穩(wěn)定性的逐漸下降密切相關,從而導致整體健康狀況下降。在大腦中,這一過程與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在內(nèi)的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風險增加緊密相關。了解大腦衰老的機制對于制定旨在延長壽命和健康壽命的策略至關重要。近年來,老年科學研究(研究衰老與年齡相關疾病之間的關系)的進展已經(jīng)開始重新定義我們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理解,并指導了預防性醫(yī)療策略的發(fā)展,這些策略針對衰老過程本身,而不僅僅是解決疾病的癥狀表現(xiàn)。
意大利佩魯賈大學(University of Perugia)醫(yī)學與外科學系老年病學與老年醫(yī)學部的醫(yī)學博士 Virginia Boccardi 博士及其同事在一篇社論“老年科學與對抗阿爾茨海默。涸谏裨捙c現(xiàn)實之間”(Geroscience and the Fight Against Alzheimer’s Disease: Between Myth and Reality)中[1],提出了以下可能影響疾病進展或減輕其風險因素的可改變生活方式干預措施:
健康飲食:營養(yǎng)豐富的飲食對于維持大腦健康至關重要
規(guī)律運動:尤其是每周三次、每次四十分鐘的快走等有氧運動
社交活動:長期的社會孤立會惡化神經(jīng)健康并增加失智風險
優(yōu)質(zhì)睡眠:睡眠模式的中斷會增加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大腦蛋白質(zhì)
壓力管理:慢性壓力與認知障礙風險增加相關
精神刺激:保持大腦活躍有助于建立認知儲備并加強神經(jīng)連接
Boccardi 博士提醒說:“雖然生活方式預防在降低失智風險方面顯示出希望,但實現(xiàn)和維持行為改變的實際挑戰(zhàn),尤其是在高風險人群中,不容忽視。”
美國加州舊金山陽光、營養(yǎng)與健康研究中心(Sunlight, Nutrition, and Health Research Center,SUNARC)的 William B. Grant 博士在一篇文獻綜述“我們對遺傳和生活方式(尤其是飲食)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的了解進展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he Progres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s and Lifestyle, Especially Diet, in the Risk of Alzheimer’s Disease)[2]中補充道:“三十多年來,研究人員已經(jīng)識別和量化了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失智癥的遺傳和生活方式因素。遺傳在阿爾茨海默病風險中起著重要作用。然而,許多生活方式選擇也參與其中?梢哉f,遺傳是裝填子彈,而生活方式/營養(yǎng)是扣動扳機。”
該特刊還重點關注了實現(xiàn)阿爾茨海默病風險降低和預防的其他方法。在“不清除淀粉樣蛋白改善認知:tau 蛋白和超聲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的作用”(Improving Cognition Without Clearing Amyloid: Effects of Tau and Ultrasound Neuromodulation)一文中[3],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布里斯班昆士蘭腦研究所(Queensland Brain Institute,QBI)克萊姆·瓊斯老年失智癥研究中心(Clem Jones Centre for Ageing Dementia Research,CJCADR)的 Jürgen Götz 博士及其同事詳細描述了使用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來改善神經(jīng)元連接、激活可塑性以及其他介導恢復力和神經(jīng)補償?shù)臋C制。
南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USF)藥學院曹傳海教授及鳳凰城 RF Longevity 公司 Gary W. Arendash 博士等人在“經(jīng)顱射頻波治療增強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內(nèi) tau 蛋白和 β-淀粉樣蛋白的清除: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的核心作用”(Enhanced Brain Clearance of Tau and Amyloid-β in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 by Transcranial Radiofrequency Wave Treatment: A Central Rol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一文中[4],介紹了首項評估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在人類受試者中清除 tau 蛋白和 β-淀粉樣蛋白(Aβ)的臨床研究結果,該研究為經(jīng)顱射頻波治療作為一種新的非侵入性療法提供了證據(jù),該療法可“臨床”調(diào)節(jié)腦膜淋巴管內(nèi)外 VEGF 的水平,從而影響其流動和隨后從大腦中清除 Aβ 和 tau 蛋白等毒素。
該特刊還重點關注了阿爾茨海默病的評估、遺傳編碼、環(huán)境因素、癥狀、疾病進展、治療與臨床試驗、使用最近開發(fā)的生物標志物等方法進行早期檢測以及患者健康與結果。
《阿爾茨海默病雜志》主編、得克薩斯大學圣安東尼奧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UTSA)神經(jīng)生物學 Semmes 基金會杰出大學主席 George Perry 博士在評論 JAD 第 100 卷出版時說:“當我和我的杰出同事 Mark Smith 博士創(chuàng)立 JAD 時,我們認為擁有一本接納新穎思想多樣性的期刊至關重要,而不是從教條性觀點開始。近 30 年來,通過擁抱和增強新思想、吸引全球 AD 界的作者和讀者以及培養(yǎng) AD 研究的職業(yè)生涯,期刊一直致力于以社區(qū)為中心,致力于改變 AD 的進程,這一夢想一直保持著。”
IOS Press 的出版人 Rasjel van der Holst 評論道:“ IOS Press 非常自豪能成為 JAD 這一顯著成就的參與者,出版了 100 卷這一備受推崇和具有影響力的、專門致力于阿爾茨海默病的期刊。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里程碑離不開創(chuàng)刊主編 George Perry 博士和 Mark Smith 博士的遠見和奉獻,以及現(xiàn)任共同主編 Paula Moreira 博士和整個編輯委員會的支持。”
《阿爾茨海默病雜志》(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JAD)是一份國際多學科期刊,旨在促進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流行病學、遺傳學、行為學、治療和心理學的了解。
參考文獻
Source: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Thirty yea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research: Preventive strategies hold promise for risk reduction while cure remains elusive
References:
[1]. Boccardi V, Ruggiero C, Cecchetti R, Mecocci P. Geroscience and the Fight Against Alzheimer's Disease: Between Myth and Reality. J Alzheimers Dis. 2024;100(s1):S271-S276. doi: 10.3233/JAD-240582. PMID: 39058445.
[2]. Grant WB. A Brief History of the Progres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s and Lifestyle, Especially Diet, in the Risk of Alzheimer's Disease. J Alzheimers Dis. 2024;100(s1):S165-S178. doi: 10.3233/JAD-240658. PMID: 39121130; PMCID: PMC11380269.
[3]. Leinenga G, Padmanabhan P, Götz J. Improving Cognition Without Clearing Amyloid: Effects of Tau and Ultrasound Neuromodulation. J Alzheimers Dis. 2024;100(s1):S211-S222. doi: 10.3233/JAD-240616. PMID: 39058447.
[4]. Arendash GW, Lin X, Cao C. Enhanced Brain Clearance of Tau and Amyloid-β in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 by Transcranial Radiofrequency Wave Treatment: A Central Rol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J Alzheimers Dis. 2024;100(s1):S223-S241. doi: 10.3233/JAD-240600. PMID: 39177605; PMCID: PMC11380279.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上的醫(yī)療信息僅作為信息資源提供與分享,不能用于或依賴于任何診斷或治療目的。此信息不應替代專業(yè)診斷或治療。在做出任何醫(yī)療決定或有關特定醫(yī)療狀況的指導之前,請咨詢你的醫(yī)生。
原文標題 :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三十年:預防策略有望降低風險,而治愈之路仍撲朔迷離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
最新活動更多
- 1 2025高端醫(yī)療器械國產(chǎn)替代提速,這些賽道值得關注!
- 2 多數(shù)人錯估了關稅將對中國醫(yī)藥產(chǎn)業(yè)的影響
- 3 一季度醫(yī)療儀器及器械進出口報告:前十大出口市場在哪?
- 4 認購火爆,映恩生物打響18A IPO重啟信號槍
- 5 中國創(chuàng)新藥出海:機遇、挑戰(zhàn)與未來展望
- 6 核藥賽道解碼:高壁壘、國產(chǎn)替代與千億市場卡位
- 7 創(chuàng)新藥是避風港,更是發(fā)射臺!
- 8 第一醫(yī)藥扣非凈利潤僅687.40萬元:上!半[形土豪”要再沉淀沉淀
- 9 隱匿的醫(yī)療大佬,10年干出千億級公司
- 10 外骨骼機器人,誰是盈利最強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