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細胞和基因療法注冊和臨床情況盤點
細胞治療一般包含干細胞治療和免疫細胞治療。
間充質干細胞和造血干細胞是目前臨床研究和治療應用最廣泛的干細胞類型,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則因其不存在傳統(tǒng)干細胞存在的倫理問題,而成為干細胞領域最具前景的干細胞類型之一。CAR-T療法是當前免疫細胞治療領域最炙手可熱的領域,此外,TCR-T、TIL、NK等免疫細胞療法也是當前免疫細胞療法的主要類型。載體介導的基因療法是目前基因治療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病毒載體和非病毒載體,廣義的基因治療還包括核酸藥物、溶瘤病毒療法等。
本文將重點盤點國內以CAR-T為代表的免疫細胞療法、以間充質干細胞為代表的干細胞療法以及基因療法等臨床和注冊情況。
01 干細胞
2004年至今,CDE共承辦了62項干細胞藥物申請,包括2項進口藥品申請和60項國產藥品申請,目前已有35項臨床申請獲得了臨床批件或臨床默示許可,另有8項申請終止了審批程序或不被批準。
從藥物注冊分類來看,62項干細胞藥物申請中共有42項1類新藥申請,從2018年至今呈現(xiàn)逐年增長情況,2021年較上一年同比增速超120%,2022年前四個月已有10項1類干細胞藥物申請,全年有望以超過50%的增速再創(chuàng)新高。
圖1:我國歷年1類干細胞藥物申請數(shù)量數(shù)據(jù)來源:CDE
從干細胞類型來看,間充質干細胞(包括間充質祖細胞、間充質前體細胞等)共有47項,主要來源包括臍帶、胎盤、宮血、脂肪、骨髓、牙髓等;胚胎干細胞、造血干細胞、前體細胞、肌母細胞等其他類型干細胞申請僅15項,包括澤輝生物的人胚干細胞產品CAStem、仙荷醫(yī)學的支氣管基底層細胞產品REGEND001,以及兩款基因編輯的干細胞產品——康景生物的CG001和輯因醫(yī)療的CRISPR/Cas9 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干祖細胞注射液。 從臨床試驗來看,目前在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登記開展的干細胞相關臨床試驗多達600余項,而在CDE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上登記開展的以藥物上市為目的的臨床則有20項,其中進度最快的僅推進至臨床II期,離推進至上市仍有很長一段距離。
表1:以上市為目的登記開展的干細胞藥物臨床試驗
數(shù)據(jù)來源: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
由研究者發(fā)起的干細胞臨床研究方面,截至目前我國醫(yī)學研究登記備案信息系統(tǒng)和衛(wèi)健委公布的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已超100項,批準設立的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機構已達133家(含部隊醫(yī)院)。其中,上海交大附屬仁濟醫(y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分別以6項和5項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位居前二,仁濟醫(yī)院備案項目涉及神經系統(tǒng)疾病、骨科疾病和風濕免疫性疾病,中山大學附三醫(yī)院開展3項針對脊髓損傷的干細胞臨床研究,南京大學附屬鼓樓醫(yī)院、鄭大一附院、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均以4項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并列第三。
02 免疫細胞
截至2022年5月,全國已有累計131項免疫細胞療法申請獲得CDE受理,其中CAR-T療法84項、TCR-T療法8項、TIL療法4項、CAR-NK療法2項,其他類型免疫細胞療法共33項。其中,共有75項免疫細胞治療產品申請獲得臨床批件/臨床默示許可,包括CAR-T療法獨(56項)、TCR-T療法(3項)、CAR-NK療法(1項)、其他免疫細胞治療(15個)。
圖2:我國免疫細胞療法申請與獲批臨床情況數(shù)據(jù)來源:CDE
CAR-T領域,我國已上市的瑞基奧侖賽提交的新適應癥(成人復發(fā)或難治性濾泡淋巴瘤)上市申請被納入優(yōu)先審評序列,其以明聚生物申報的用于成人復發(fā)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的JWCAR029也別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程序。在此之前,已先一步上市的另一款CAR-T產品阿基侖賽的新適應癥(復發(fā)或難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上市申請也率先被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程序。
從靶點來看,除北恒生物的UCAR-T產品之外,CD19仍是當前扎堆最為嚴重的賽道,靶向CD19的CAR-T產品共有56個藥物申請,其次為BCMA靶點的11個,CD20、CD30、CD70、TGF-β、GPC3、Claudin 18.2、B7-H3等其他單靶點CAR-T療法。此外,另有4項雙靶點CAR-T療法申請獲得CDE受理,分別為賽比曼的CD19/CD20和馴鹿醫(yī)療的CD19/CD22雙靶點CAR-T療法。
圖3:我國CAR-T療法靶點分布情況數(shù)據(jù)來源:CDE
從臨床試驗情況來看,目前在CDE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上登記開展的CAR-T療法臨床試驗共48項。其中,諾華的進口產品CTL019在國內開展的臨床試驗進度最快,已進入臨床Ⅲ期,其他國產1類CAR-T療法均未進展至Ⅲ期。
表2:國內臨床階段CAR-T療法進展
數(shù)據(jù)來源: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
其他免疫細胞療法方面,香雪旗下TAEST16001、TAEST1901和星漢德生物的SCG101三款TCR-T療法已獲得臨床默示許可,君賽生物、智瓴生物和沙礫生物各有一款TIL療法獲得CDE受理,國健呈諾的靶向間皮素嵌合抗原受體NK細胞注射液是目前唯一一款進入臨床階段的CAR-NK療法。
03 基因治療
截至2022年5月,國內共有27項基因療法申請獲得CDE受理,其中已有9項申請獲得臨床批件/臨床默示許可,包括諾華的進口腺相關病毒(AAV)基因療法OAV101注射液。同時,共有6項基因療法臨床試驗在CDE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登記開展。從載體類型上看,AAV基因療法(包括重組腺相關病毒)占據(jù)主導,共有17項。
表3:國內IND階段的基因治療產品(除CAR-T)
數(shù)據(jù)來源:火石創(chuàng)造數(shù)據(jù)庫
另外,國內目前還有64個溶瘤病毒療法獲得CDE受理,其中已有30項獲得臨床批件/臨床默示許可,主要以皰疹病毒和腺病毒為主要病毒類型,臨床進展最快的為達博生物的重組人內皮抑素腺病毒注射液,已進入臨床Ⅲ期。
—END—
作者 | 火石創(chuàng)造 趙成龍
審核 | 火石創(chuàng)造 廖義桃、殷莉
運營 | 火石創(chuàng)造 黃淑萍
原文標題 : 我國細胞和基因療法注冊和臨床情況盤點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
最新活動更多
- 1 2025高端醫(yī)療器械國產替代提速,這些賽道值得關注!
- 2 多數(shù)人錯估了關稅將對中國醫(yī)藥產業(yè)的影響
- 3 一季度醫(yī)療儀器及器械進出口報告:前十大出口市場在哪?
- 4 認購火爆,映恩生物打響18A IPO重啟信號槍
- 5 中國創(chuàng)新藥出海:機遇、挑戰(zhàn)與未來展望
- 6 核藥賽道解碼:高壁壘、國產替代與千億市場卡位
- 7 創(chuàng)新藥是避風港,更是發(fā)射臺!
- 8 第一醫(yī)藥扣非凈利潤僅687.40萬元:上!半[形土豪”要再沉淀沉淀
- 9 隱匿的醫(yī)療大佬,10年干出千億級公司
- 10 外骨骼機器人,誰是盈利最強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