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很焦慮、很精明、很激進
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董事會主席Herbert Diess,與參加完巴塞羅那2019全球通信展順便到訪的微軟首席執(zhí)行官Satya Nadella,共同宣布擴大兩家公司在2018年9月達成的基于Microsoft Azure汽車云服務合作。
那個曾經的通用已經死了
時至今日,在通用汽車的歷史上,被深深記住的仍是2009年的那場敗局,雖然在十年間,通用汽車不斷想讓人們認識和了解一個新的通用。
衛(wèi)金橋:守正當下 相信未來
隨著大量的低端SUV逐步出局,上半年本土品牌SUV仍然領跌,但是隨著消費信心的恢復和合資SUV眾多新品入市,SUV將在下半年引領市場復蘇,今年,合資SUV繼續(xù)反攻自主。
環(huán)境部把機動車排放說清楚了 但結論感覺依舊牽強
包括私家車在內的所有“輕型汽車”在2017年度排放的氮氧化物(NOx)總量是86.9萬噸,只占當年全國3478萬噸總量的2.5%。
左手滴滴右手福特,在智能汽車領域大眾是如何顛覆自我的?
在經歷柴油門事件之后,大眾開始在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以及新興交通服務領域改變傳統(tǒng)汽車巨頭的保守形象,暫且不說500億歐元的龐大計劃,大眾在突飛猛進發(fā)展的同時,它的“朋友圈”也在日壯大。
四維圖新與寶馬簽署協(xié)議,將提供L3級自動駕駛服務
四維圖新將為寶馬在中國銷售的2021年-2024年量產上市的寶馬集團所屬品牌汽車提供Level3及以上自動駕駛地圖產品和相關服務。
GPU可以為汽車ADAS帶來什么?
先進駕駛員輔助系統(tǒng)(ADAS)最大的趨勢是,從不斷增加的離散傳感器中,獲取更高品質的傳感器數(shù)據(jù),從而增強系統(tǒng)功能。
粵港澳大灣區(qū)欲打造智能車路架構,產業(yè)鏈將迎來萬億市場
智能汽車作為集計算機、現(xiàn)代傳感、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技術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綜合體,在粵港澳大灣區(qū)的內生動力增長點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那么,粵港澳大灣區(qū)的智能汽車架構如何呢?產業(yè)鏈上下游將迎來怎樣的發(fā)展機遇?
無人駕駛卡車憑什么成為自動駕駛領域試金石?
無人駕駛物流車必將成為行業(yè)趨勢,并且,基于卡車行業(yè)的痛點,無人駕駛卡車將最先實現(xiàn)落地!
智能汽車異軍突起!產業(yè)鏈上下游如何搶灘萬億市場
隨著汽車產業(yè)變革,智能網聯(lián)汽車無疑成為我國搶占汽車產業(yè)制高點的關鍵;也是我國汽車產業(yè)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重要突破口。
中國混動技術:特色和優(yōu)勢仍是純電驅動!
在中國推廣比較廣泛的屬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分為兩個階段,在電量維持階段是常規(guī)混合動力,在剛充完電之后,率先使用的這一段是純電型插電式。
夏華夏:V2X技術是無人配送車輛加速到來的關鍵
無人配送車輛究竟什么時候能實現(xiàn)全面落地?商業(yè)化落地之后外賣小哥將面臨失業(yè)?恐怕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將會是 “人車混送”的模式,不過,這對人工配送和夜間配送工作必將會是很好的補充!
2018年汽車行業(yè)十大風云人物(下篇)
2018年的汽車行業(yè)成果和挑戰(zhàn),離不開一群創(chuàng)新和標新立異的掌舵人,是他們在用科技和創(chuàng)新理念,為中國汽車產業(yè)彎道超車貢獻力量,亦或用經驗和教訓提醒著后來人,不能這樣。2018年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十大風云人物有誰?
資訊訂閱
- 1比亞迪4月銷量超38萬輛:10款突破萬輛大關,海鷗成最大功臣?
- 2智能輔助駕駛的安全模型:技術解析和應用實踐
- 3左手中國小馬智行,右手美國Waymo!全球車企“老大”豐田,自動駕駛搞大事?
- 4Aptiv 2025年Q1財報:強執(zhí)行力下的逆周期轉型
- 5智能駕駛戴上“緊箍咒”,小米汽車將“智駕”更名為“輔助駕駛”
- 6人人買得起!特斯拉“死磕”純視覺方案,這是要嘴硬到底?
- 7車企集體“改口”,智能駕駛“降級”背后,行業(yè)面臨新變局?
- 8加長版問界M9來了?廠商狂推加長版SUV,一切只為秀肌肉?
- 9恩智浦25年一季度財報:穩(wěn)健應對下行周期,“邊緣智能”戰(zhàn)略延續(xù)
- 10談「智駕」色變!走訪廣州新勢力門店:銷售們講起了新故事
-
凌科加密芯片LKT4304在充電樁上的應用
2025-04-11
-
2025年便攜式車載制氧機市場分析
2025-04-10
-
LKT對比認證方案說明
2025-03-13
-
LCS2110R-S單總線協(xié)議說明
2025-03-11
-
加密芯片LKT4110U如何捍衛(wèi)產品的安全,速來了解!
2025-02-14
-
ATSHA204A國產替代加密芯片LCSHA204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