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OFweek 智能汽車網

>

編輯視點

一汽-大眾探岳遭遇“顆粒捕捉器”危機,已有700余名車主中招

文魏無羨作為一汽-大眾的拳頭車型,探岳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和上汽大眾的途觀L成為了大眾在華推行雙車戰(zhàn)略的重要一環(huán)。尤其是此前上汽大眾途觀L在中保研碰撞測試中被曝出A柱安全性差后,探岳更是被消費者寄予了厚望

配套設施 | 2021-05-28 11:30 評論

不停被卸載的滴滴,要如何挑戰(zhàn)與破局

不卸載滴滴的人是因為正在滴滴上買菜?面對著上海虹橋火車站打車動輒排隊數百人的“高峰時段”,維嘉的朋友告訴他,“你打開百度地圖,在你選擇目的地后,它會給你推薦很多平臺的打車選項,這樣你就不用只在一個APP上面排隊了

2021-05-28 10:43 評論

站在15歲的路口,一汽奔騰要如何躋身中高端品牌?

提到一汽奔騰,人們總會從心底提起一份民族使命感。作為共和國汽車工業(yè)長子——中國一汽集團的重要乘用車品牌,奔騰或多或少都肩負著中國汽車工業(yè)崛起的責任。憶往昔,這個2006年創(chuàng)立的品牌以“為國人制造買得起

車聯(lián)網 | 2021-05-28 10:18 評論

長安馬自達投訴指數分析:車身電氣問題大面積爆發(fā)

    談及馬自達,就能想起那句”黑人不黑古天樂,黑車不黑馬自達”的流行語,那么,在現實生活中,馬自達是不是如流行語中說的那樣呢,就讓我們從車主們的投訴數據中了解一下,長安馬自達在車主中的口碑是怎么樣的?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2021-05-28 09:59 評論

這些車企,都是我“看著長大的”

每個人都曾聽過這么一句話:“這孩子是我看著長大的!遍L大是件美好的事兒,這些你看著長大的車企,是不是長成了你期待的模樣?(微信公號:CNWAUTO) 三十余年,中國汽車產業(yè)的變化翻天覆地 。前不久,一

2021-05-28 09:20 評論

增配漲價的新款理想ONE,值嗎?

5月26日的2021理想新車發(fā)布會上,理想宣布拿到了2020年新能源SUV銷量冠軍以及30萬以上國產車型銷量冠軍的好成績,意氣風發(fā)的理想汽車CEO李想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在第二天接受了眾多媒體的采訪。李想在談

工藝與制造 | 2021-05-27 17:32 評論

激光雷達 or 純視覺,自動駕駛要駛向何方?

本文來源:智車科技/ 導讀 /自動駕駛的火熱已無需多言,連街邊的大爺大媽都能認出路上正在進行測試的,頂著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車輛。毫無疑問,自動駕駛行業(yè)正在處于高速發(fā)展的成長期,國內外也涌現出大量的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企業(yè)

2021-05-27 17:24 評論

榮獲WIDC量產車最高賽段金獎,深扒WEY摩卡背后的強悍硬實力

在“新四化”、“互聯(lián)網”等技術不斷與汽車領域融合的當下,汽車產業(yè)也迎來全新變化,伴隨著眾多造車新勢力的加入,不少的傳統(tǒng)車企也紛紛開啟自己的智能化轉型之路。在此大背景下,智能出行時代也正式宣告到來。那么,就當下的車市而言,誰才是真正的智能車圈的引領者呢?想必WEY摩卡會是個不錯的答案

自動駕駛 | 2021-05-26 16:45 評論

“節(jié)奏大師”華為重申“不造車”,意欲何為?

不知從何時起,“華為”就成了眾多汽車廠商增加產品賣點和競爭力的美麗“標簽”,幾乎所有的傳統(tǒng)車企都以進入華為的“朋友圈”為榮。華為在2021上海國際車展前夕宣布選擇北汽、長安和廣汽三家車企作為戰(zhàn)略合作伙

2021-05-26 09:14 評論

特斯拉被指控開除員工,以掩蓋銅線盜竊行為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一位曾供職于特斯拉內華達州里諾(Reno)電池工廠的前員工在一起訴訟中稱,特斯拉和其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為了掩蓋工廠內猖獗的銅線盜竊行為而將其解雇。這位員工

工藝與制造 | 2021-05-25 11:07 評論

眾泰退市風波還沒完,又被舉報“騙補”,寶能汽車直接被勸退

歷經了去年的“大洗牌”,一大波汽車品牌已經撐不下去,其中包括曾經的“網紅”眾泰。在股市中眾泰汽車已經早已變成了“*ST眾泰”,也就是“退市預警”,用*ST加以備注,進一步的提醒投資者要知道這只股票的風險

車聯(lián)網 | 2021-05-25 10:31 評論

大七座SUV內卷 漢蘭達要慌了?

結合7座SUV細分市場的整體表現和其他競品車型的銷量走勢來看,在細分市場市占率位居第一的漢蘭達銷量并非已經被鎖進"保險箱"。好在,針對性的產品提升已經開始。近日,全新第四代漢蘭達在北京亮相,盡管其正式售價尚未確定,但卻已經正式揭露了車身尺寸、配置變化、雙擎配置等諸多車型信息

工藝與制造 | 2021-05-25 10:18 評論

缺芯的背后:芯片到底是卡了誰的脖子?

短期之內,芯片短缺問題還無法得到根本性的解決,甚至會延續(xù)更久。但隨著汽車產業(yè)結構性再一次出現變化,汽車智能化、電動化時代的到來,芯片終將成為全球車企命運攸關的重要轉折點。5月19日,雖然F-150 Lightning電動皮卡的亮相讓福特在當天占領了各家媒體的頭條

汽車電子 | 2021-05-24 19:47 評論

豐田如何特斯拉,將變成下一個“諾基亞”嗎?

資本偵探原創(chuàng)作者 | 張嘉豪不管是擁抱還是拒絕,汽車將進入電動化、智能化時代,已經是大勢所趨。新入局者沒有歷史包袱,可以無所顧忌地橫沖直撞,但傳統(tǒng)汽車巨頭因為利益牽連甚多,所以要仔細考量變革的節(jié)奏和路徑

純電動 | 2021-05-24 19:46 評論

市值蒸發(fā)千億,美的造車是解藥?

造車的大軍中,又多了一員。從最初資金較少的樂視到今天的小米,從最初的幾十億到現在的百億甚至千億,造車的一途中參與的公司越來越有錢,賽道也越來越寬闊,至于量產解決電池存在的若干問題,也僅僅只是少數車企。資本市場對于概念性企業(yè)的容忍度始終高于一家成熟企業(yè)

2021-05-24 18:00 評論

造車第一梯隊,三家便已經足夠

繼百度、小米振臂高呼“獨立造車”的宣言后,OPPO、中興通訊、滴滴、貨拉拉等也被卷進了這場造車狂潮的漩渦。特斯拉的一騎絕塵,打開了智能電動汽車的康莊大道;蔚來、小鵬、理想的羽翼漸豐,令后來者們蠢蠢欲動

工藝與制造 | 2021-05-24 17:37 評論

上海對微型新能源車優(yōu)惠政策收緊,目的何在?

五菱宏光的經典車型早已成為江湖上的一大“神車”,而作為神車的制造者,五菱宏光并沒有停下它創(chuàng)造神車的腳步。隨著五菱宏光MINIEV的發(fā)布,無數年輕男女被都被它親民的價格所吸引。不過,最近五菱宏光MINI

純電動 | 2021-05-21 18:14 評論

輕舟智航:將無人駕駛帶進現實!

本文來源:智車科技/ 導讀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輕舟智航聯(lián)合中國移動發(fā)布了無人公交的運營報告并展出了由蘇州海格汽車制造的無人公交車:龍舟無人巴士。同時,輕舟智航CEO于騫在接受采訪時說道,他認為“在國內,BoboBus一定是會先于RobotTaxi更快落地的“

自動駕駛 | 2021-05-21 18:11 評論

半導體芯片短缺,2021年全球汽車制造商營收損失超千億美元!

近日,艾睿鉑(美國咨詢公司AlixPartners)發(fā)布相關分析稱,半導體芯片短缺將導致2021年全球汽車制造商的營收損失1100億美元,預計將影響390萬輛汽車的生產。

汽車電子 | 2021-05-21 15:13 評論

4S店對于庫存車是如何處置?會降價出售嗎?

關于4S店的庫存車怎么處理?會不會按照新車賣給我們?應該是很多人非常關心的問題。對于消費者來說,花了這么多錢買車,自然是希望買到最新出廠的,而不是庫存車。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庫存車的概念。庫存車就是出廠時間較長的新車,一般我們對庫齡的分類為1-3個月、3-6個月、6-12個月以及12個月以上

汽配維保 | 2021-05-21 10:30 評論
上一頁  1 ...  37 38 39 40  41 42 43 ... 123   下一頁

資訊訂閱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