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斌輪許家印輪后,了解一下自動駕駛的摩根士丹利輪
給尚未正式商業(yè)化運營的Waymo估值1750億美元的摩根士丹利,又給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業(yè)務估值177億美元,這是大摩在周二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給出的估值,雖然只有Waymo的十分之一,但是卻高于通用汽車Cruise115億美元的估值。
1
馬斯克構想的自動駕駛汽車共享網(wǎng)絡
實際上,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業(yè)務并沒有開展,業(yè)務的來源是在2015年的時候,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提出了一個自動駕駛汽車網(wǎng)絡的想法,就是特斯拉的車主可以把閑置狀態(tài)的特斯拉車輛,通過這個網(wǎng)絡應用到拼車服務中,還可以賺錢。
馬斯克提出這個業(yè)務設想后,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Adam Jonas就給予了這個業(yè)務每股244美元的估值,遠高于現(xiàn)在177億美元估值對應的每股95美元的價格,注意,這不是特斯拉整個公司的估值哦,目前,大摩對特斯拉的目標股價是每股291美元。
但是,此后一直沒有關于這個共享網(wǎng)絡建設的進展。雖然對一家并不存在的公司進行估值為時尚早,但摩根士丹利看來,這恰恰反映出了特斯拉在這一領域停滯了,Jonas指出,相比Waymo,特斯拉的資本成本更高,資金收益率可能更小,這也是被認為估值較低的原因。
Jonas在報告中指出,未來特斯拉需要做出的戰(zhàn)略決策是,做一個獨立的自動駕駛汽車共享網(wǎng)絡平臺,還是把這些車輛共享到現(xiàn)在有的打車平臺中去,這里面涉及到是客戶消費體驗問題,以及成本與收益問題,這是特斯拉需要去平衡的地方。
2
特斯拉與Waymo、通用Cruise的競爭
相對于Waymo和Cruise一直在通過具體的商業(yè)化和部署目標來發(fā)展業(yè)務不同,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業(yè)務的信息很少,可能是因為其自動駕駛汽車進度問題。
馬斯克在今年5月份的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特斯拉汽車將在今年年底前實現(xiàn)完全自動駕駛,但是,監(jiān)管機構的存在可能會讓實際應用時間延后。
目前,搭載Autopilot的特斯拉汽車,屢屢在開啟Autopilot的狀態(tài)下,發(fā)生追尾或者是碰撞事故,這讓人不得不擔心其自動駕駛技術水平。Uber自動駕駛測試汽車在亞利桑那州的事故,更是讓Uber大幅度調整其自動駕駛部門,一度傳出要出售處于虧損狀態(tài)的自動駕駛部門,但是,今天消息說,Uber的CEO確認不出售了,因為自動駕駛業(yè)務未來實在是太重要了。
雖然現(xiàn)在Waymo和Cruise等公司加快了自動駕駛汽車叫車服務的部署計劃,特別是Waymo將在2018年底或者2019年將會大規(guī)模商用。但是,摩根士丹利卻預測,特斯拉會在早期處于領先的位置。
Jonas預計,到2030年,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汽車共享網(wǎng)絡上的車輛,要比Waymo擁有更多的車輛、行駛里程和收入。這可能是因為特斯拉采用的車主共享車輛的模式,等于是現(xiàn)在國內的滴滴順風車業(yè)務,但是,是無人駕駛的,會更安全。而Waymo則是自有車輛運營,這個數(shù)量級確實無法比,因為特斯拉汽車銷售了幾十萬臺了。
3
估值是怎么算出來的
無論是Waymo的1750億美元(其中自動駕駛出租車業(yè)務800億美元),還是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共享網(wǎng)絡177億美元的估值,摩根士丹利給出的估值都讓人驚訝,這是怎么算出來的呢?
在Jonas看來,Waymo收入會在2040年達到7240億美元,利潤則高達92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中國市場哦。不過,Waymo已經(jīng)在上海自貿區(qū)注冊了相關的公司,預計將會在中國開展自動駕駛相關業(yè)務。
“簡而言之,我們假設特斯拉在共享里程積累方面要比Waymo起步更快,但僅僅幾年后,Waymo就會趕超特斯拉,并可能形成一種更可持續(xù)、更受保護的商業(yè)模式”,Jonas在報告中寫道。這可能是隨著自動駕駛的普及,擁有一輛車可能不再是首選,因此共享出來的閑置車輛就變少了。
按照摩根士丹利的估算,Waymo的估值為175美元,特斯拉為177億美元,Cruise的估值為115億美元。對于這個估值,可能會有很多人有著大寫的不服吧,確實,上述估值,只有Cruise按照115億美元的估值從日本財團軟銀的愿景基金拿到了22.5億美元的錢,這是唯一被市場認可的估值。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9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0 瘋狂智駕,踩下“剎車”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產(chǎn)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chǎn)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