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威i6 PLUS的自信源自于哪?
文 | 劉丹丹
日前,上汽乘用車公司召開了一場內部媒體交流會。在位于上海的上汽技術中心內擺放著兩款產品,以供前來的媒體參觀交流。而這兩款產品也十分有意思,一直被外界戲稱為“同門師兄弟”,它們就是即將投放市場的榮威i6 PLUS和由上汽大眾生產的朗逸 PLUS。
相比于朗逸 PLUS,榮威i6 PLUS誕生稍晚,但這“遲到”的幾年時光卻無損與“兩兄弟”之間的“親密聯(lián)系”。而這一切,與它背后的人是分不開關系的。其中,現(xiàn)任上汽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副總設計師兼全球設計總監(jiān)邵景峰更是不得不提的一位。
8年前,曾就職于上海大眾技術中心造型科,歷任設計師、外型主設計師、造型科高級經理等職的邵景峰服從集團安排,進入了上汽研究院開始擔任榮威和MG名爵的設計總監(jiān)。而在此之前,邵景峰一直都在上海大眾任職。在這工作期間,邵景峰不僅主持設計了上海大眾桑塔納 VISTA、NEEZA 概念車、LAVIDA朗逸、PASSAT 新領馭等大獲成功的車型,還憑借著這些車型設計多次獲得上海市以及國家級的設計大獎。而這些車型當中,朗逸可以算得上是最成功的也是最耗費心血的一款產品,從第一張草圖到最后的樣車,朗逸所有設計的背后都少不了邵景峰的身影,也因此,邵景峰一直被外界稱為“朗逸之父”。
面對集團的一紙調令,邵景峰離開了工作13年具有深厚底蘊的合資公司上海大眾,來到了像是一張白紙的榮威和MG名爵。對于邵景峰的選擇,外界很多人都不理解也不認同,但在邵景峰本人看來,去擔任一個全新自主品牌的設計師雖然是巨大的挑戰(zhàn),但這背后更蘊藏著不小的機遇。
在進入上汽研究院的第一年,邵景峰就提出了針對榮威品牌的“醒獅計劃”,還與團隊總結出了一套全新的榮威設計理念——“自信式優(yōu)雅”的產品特質搭配“東韻西律”的核心設計思想即為榮威的“律動設計”美學。
作為榮威品牌核心的設計密碼,“律動設計”概念在與數(shù)款產品磨合之后,體現(xiàn)在榮威i6 PLUS身上的設計愈發(fā)成熟。雖然同樣出自邵景峰之手,但與采用“套娃式”家族設計的朗逸 PLUS相比,榮威i6 PLUS從頭到尾都散發(fā)著來自東方的特殊韻味。作為年度改款,榮威i6 PLUS的外觀方面基本保持和現(xiàn)款i6一致的車身設計,不過在前臉部分換裝了尺寸更大的進氣格柵且增加了鍍鉻裝飾,搭配兩側的大燈,使整體外觀顯得更加炯炯有神。車身側面的凌厲腰線則增加了車身的運動感與年輕態(tài)。
此外,同為“PLUS”,榮威的車身尺寸似乎來得更名副其實一點。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此次全新一代朗逸PLUS的車身數(shù)據(jù)為4670×1806×1474mm,軸距2688mm。而榮威i6 PLUS的尺寸則為4671×1835×1460mm,軸距達到2715mm,“同門師兄弟”的“身高”對比結果明顯。
上汽乘用車公司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 張覺慧
當然,如果僅憑同一個設計師就認定榮威i6 PLUS和朗逸 PLUS為“同門”的話,似乎有點牽強。事實上,在同一個設計師背后,榮威i6 PLUS和朗逸 PLUS還擁有著相同的負責技術和負責產品質量的領導。當年任上汽大眾產品工程部經理,也是負責朗逸研發(fā)的中方領導張覺慧,現(xiàn)在是上汽乘用車公司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陶海龍是上汽乘用車公司負責生產和質量的副總經理,當年在上汽大眾是管控生產、質量的負責人,是朗逸研發(fā)團隊的骨干之一。
上汽乘用車公司負責生產和質量的副總經理 陶海龍
正是得益于這么多的相同之處,榮威i6 PLUS 可以算得上在吸取朗逸 PLUS的優(yōu)秀之處后的再次創(chuàng)新。與朗逸的MQB平臺相同,榮威i6 PLUS也采用了專屬平臺——上汽MIP平臺。同樣是高強度鋼材的使用、鋁合金部件的加入、模塊化的后懸架、對先進動力總成的支持,上汽MIP平臺實實在在的展示出了自主品牌的造車功底。
在平臺之外,榮威i6 PLUS的核心技術與朗逸 PLUS也相差無幾。其中,榮威i6 PLUS搭載的1.5T汽油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曾榮獲"中國心"2017年度十佳發(fā)動機大獎。供應商方面,則是和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共享,合作的都是所熟知的博世、德爾福一類的大咖。站在巨人肩膀上摘蘋果,這為榮威i6 PLUS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款家轎,在外觀和核心技術之外,消費者最關心的就是配置和性價比了。這一方面也是自主品牌去搶占合資品牌領土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榮威i6 PLUS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據(jù)了解,榮威i6 PLUS將配備7英寸的全液晶儀表和10.4英寸的中控屏,同時搭載基于AliOS的斑馬智行多媒體系統(tǒng)。與此同時,ADAS主動安全系統(tǒng)也將出現(xiàn)在榮威i6 PLUS的配置中,為新車的安全性帶來提升。而相較之下,朗逸PLUS 1.5L自動舒適版配備的6.5英寸中控屏幕就稍顯遜色了。
一直以來,朗逸憑借著實用、耐看、高性價比的優(yōu)勢被看做是A級家轎的標桿產品。而如今,在相同創(chuàng)造者的大背景之下,榮威i6 PLUS的出現(xiàn),用自身的實際表現(xiàn)向外界展示了自主品牌的產品和技術是不遜色于合資品牌的,或許我們可以對榮威i6 PLUS多一點期待。
-THE END-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4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4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