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微信“上車”的背后,原來是這樣的野心!
放下手機,好好開車!
在被微信“綁架”的時代,就連睡覺和開車,都充斥著語音和正在輸入。不過讓人興奮的是,以后再也不用開車時抱著手機了。
在22日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tài)大會上,騰訊車聯正式帶來了自家的車載微信,除了“消滅”今后開車玩手機這種討厭的事情,車載微信背后還有更深刻的意義。
有什么功能?
首先,這還是微信,其次,這是在開車時玩的微信。于是,騰訊的這款車載微信針對駕駛場景,量身定制了各種功能。
具備全語音交互和方向盤按鍵喚起能力的車載微信,徹底解放了雙手杜絕不安全因素;通過手機藍牙感應在上下車時自動登錄或斷開減少了使用成本;通過微信聊天中的位置信息快速發(fā)起導航體現了對駕駛場景的完美融合。這些功能可以看作是簡化和優(yōu)化了開車使用微信的操作,但微信“上車”遠沒這么簡單。
“車載微信是生態(tài)車聯網解決方案的重要承載”騰訊車聯副總裁鐘學丹明確表示。
推進車聯網生態(tài)進化
車載微信意味著今后將有更多在手機端應用,會以更符合駕駛場景使用習慣的方式“上車”。鐘學丹表示,騰訊車聯會提供一套全新的車載應用框架—騰訊小場景。類似微信小程序,基于云端無需安裝;诖丝蚣,騰訊車聯已經推出了出行、娛樂、車主服務、生活服務、社交等五個大類的小場景,五十余小類的精細化場景場景的服務。
而對于開發(fā)者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只要有小程序開發(fā)基礎,便可開發(fā)出適合汽車的“小程序”。這讓開發(fā)者能夠繼承現有的資源,同時有針對性的創(chuàng)新,借鑒手機端的各種功能,來豐富用車環(huán)境中的體驗,讓用戶能在手機和汽車間無縫切換。
另外,與車企在適合汽車場景的服務和應用生態(tài)方面合作,將提升汽車應用和服務的個性化。
可以說在這兩方面的嘗試,能夠很好地解決目前的痛點,即是相比移動互聯網,車載服務和應用還很匱乏,沒有針對駕駛和用車需求的功能,用戶在汽車上很難獲得和使用手機同樣的體驗和價值。
在實際的用車上,微信上的“騰訊我的車”小程序能實現手機和車機的同步,隨時查看車況、違章信息,線上預約車主服務等,或者未來能取代車企們繁多類型的手機互聯功能,做到統一。
“朋友圈”是殺手锏
在駕駛場景中,對于使用頻率極高的導航功能,騰訊車聯已引入7000多萬出行服務的POI,覆蓋了國內80多個城市的動態(tài)限行數據。
同時針對新能源汽車,騰訊車聯的相關服務可以根據電量情況,自動喚醒導航為用戶沿途搜索最近的充電樁,并推測車輛的最大續(xù)航里程,在路徑規(guī)劃時做出提醒。
而微信的接入,未來會在各種支付上具備優(yōu)勢。包括直接獲取加油、停車、充電等各剛面的服務信息,并在使用服務后,通過車載微信進行相關支付。
對于一些常見的功能,其實很多車企都有自己的玩法,但憑借龐大的生態(tài)朋友圈,騰訊未來有能力能做到更多特色功能和服務。
截至目前,騰訊車聯已與超過300家生態(tài)伙伴合作,建設包括充電、停車、支付、加油的一系列生態(tài)服務。
OFweek小結:
騰訊強大的“朋友圈”,能夠幫助車企更有效地整合價值鏈,這絕對是俘獲人心的絕佳方式。目前騰訊車聯與19家車企的合作就是最好的證明。定位為車企轉型之路上的“數字化助手”的騰訊,未來能否打造出最大的車聯網生態(tài),很值得期待。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