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雙積分成績出爐:合資品牌劣勢凸顯,一汽-大眾排名墊底
4月10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對2019年度119家境內、27家進口乘用車生產企業(yè)平均燃料消耗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進行了公示。
整體看來,2019年的雙積分排名情況和往年差距不大。其中,比亞迪仍然以895,075的分數位列第一。而前十名中,除華晨寶馬外均為自主品牌,包括北汽新能源、江淮、廣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車、東風、吉利、長安和長城。
2019年全國銷量冠軍一汽大眾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為負549,439分,位列倒數第一。
2019年度乘用車企業(yè)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部分)/ 工信部官網截圖
具體來看,2019年的雙積分情況仍處于供大于求局面。2019年境內乘用車生產企業(yè)中共有70家新能源積分為正,19家積分為0,另有30家企業(yè)的積分為負;境外乘用車生產企業(yè)中共有6家積分為正,16家為0,另有5家為負。
在國家統(tǒng)計的146家企業(yè)中,62家企業(yè)雙積分情況為負,占比達到總數的42%,上汽通用、北汽現代、北京奔馳、東風汽車、東風小康、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四川一汽豐田、廣汽三菱分列倒數2到10位。
而在119家境內乘用車企中,共有28家車企“雙積分”均為負。其中,一汽大眾均位于負排行榜榜首,上汽通用、北京現代、北京奔馳、上汽大眾、東風有限風合資品牌均位居負分排行榜榜前十。
此外,江淮汽車作為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的代工廠,在境內新能源汽車積分排名中位列第三,僅次于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海馬汽車則由于為另一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代工,以100251分名列第17。威馬以97364分緊隨其后。
而特斯拉自去年四季度在上海工廠投產后,以9968分的成績在境內乘用車生產企業(yè)中名列34位。
雙積分政策自2018年4月1日開始實施。所謂雙積分就是指:平均燃油消耗量積分+新能源汽車積分!捌骄秃摹必摲e分可以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之間進行交易,抵償,轉讓等。
“雙積分”政策要求,傳統(tǒng)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積分將進行獨立計算。積分與油耗、里程、銷量等指標掛鉤,只有分數大于零才算達標。如果出現負積分,則需要采取措施抵償歸零或調整生產與進口計劃。
從2019年的“雙積分”排行情況來看,合資品牌在新能源積分方面的劣勢凸顯。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雙積分”政策對所有車企尤其對合資車企而言是巨大挑戰(zhàn)。這和“雙積分”的考核辦法有關。
“合資品牌新能源車發(fā)展相對較慢,因此前期表現相對被動,它的新能源車正積分、購買表現都不是特別好。而自主品牌前期在新能源車型投入大,且生產車型比較容易上量,所以積分也相對較高!币虼,僅憑雙積分的差異,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出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發(fā)展水平差異。
根據國家規(guī)劃,“雙積分”考核指標在未來會變得越來越嚴苛。
去年7月,工信部等四部門發(fā)布了“雙積分”政策修正案(征求意見稿),試圖對2021年及以后新能源汽車給分標準等進行調整,以規(guī)避積分過剩的潛在隱患。今年年初的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工信部長苗圩表示,要盡早發(fā)布新一輪雙積分管理辦法,結合行業(yè)的發(fā)展新情況,科學合理的設計2021到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的要求。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