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華為已經(jīng)加持了三款車了,分別是極狐阿爾法S,塞力斯SF5,問界M5。而余承東目前的主要精力也放到了造車上。
按照余承東的目標,今年銷量要達到30萬,直接把蔚小理都超過,而明年要達到百萬輛,甚至把特斯拉,BBA都要一把干掉,可以說華為造車,正是熱火朝天。
同樣熱火朝天造車的還有小米,自從去年春季正式表態(tài)造車后,雷軍也沒閑著,成立工廠、招兵買馬,投資自動駕駛企業(yè),并表示要在2024年量產(chǎn)小米汽車。
但在華為、小米還熱火朝天的時候,那個一直被華為、小米學(xué)習的老師蘋果,卻在造車這事上要偃旗息鼓了。
按照郭明錤在Twitter上爆出的猛料:蘋果汽車團隊已經(jīng)解散了一段時間。而參考郭明錤以往的爆料情況,可以說準確性非常高。
那么為何蘋果造車,要偃旗息鼓了呢?一方面是核心成員不斷離職,高管團隊經(jīng)常換血,蘋果也頂不住了。
按照媒體報道,由于蘋果汽車遲遲沒有什么進展,從去年開始,就大量的離職,且高管也不停的走人,蘋果汽車團隊,只有一個空殼子了。
其次就是尋找合作伙伴不順利,去年蘋果與多家汽車廠商洽談,想要尋找代工廠,但都不如意,比如現(xiàn)代等就沒達成合作。
而在電池上,之前與比亞迪、寧德時代等洽談,也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而蘋果造車,還是想按照iPhone的模式,沒有合作伙伴,蘋果怎么造?
第三,蘋果要造的車,是達到L4甚至更高級別的汽車,而不是目前的L2,但限于當前的技術(shù)條件,達到L4,或者L5,千難萬難,蘋果也實現(xiàn)不了。
而一臺普通的L2級別的電動車,并不是蘋果的目的,對于蘋果而言,也沒有意義。按照蘋果一慣的作風,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成行業(yè)第一。
而很明顯,目前的這形勢,蘋果汽車干不成行業(yè)第一,所以蘋果不如不干,專注于自己的現(xiàn)在的業(yè)務(wù),做強做大,尋找時機再搞蘋果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