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plus時代,合資企業(yè)為何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自2010年10月28日,百度搜索中“車聯網”被第一次當做關鍵詞搜索,到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廣州亞運會期間,80多臺安裝著G-BOS設備的蘇州金龍智慧客車投入服務,車聯網技術正式走向社會視野。
這個隨著技術進步而興起的車聯網指的是:車內各部件以及人與車之間共同組成的車內網;車與車之間互聯,組成類似車輛局域網的車際網;最后是前兩者與互聯網相連,實現人、車、路之間數據互通,智能交互、調配的車聯網。
但車聯網的發(fā)展進程缺不似開始時暢想的那樣,概念的興起給車聯網帶來足夠的關注度,拉高了用戶的心里閥值,但隨之而來幾年內并沒有跨階段性的突破進展,使得許多用戶與從業(yè)者逐漸喪失掉當初的熱情。
但就在近幾年,以合資企業(yè)為首的車聯網從業(yè)者們強勢崛起,上海通用、一汽大眾、東風雪鐵龍標志等企業(yè)掀起了車聯網發(fā)展的一個新高潮,真正掌握了車聯網邁向下個臺階的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萎靡時代下蓄勢待發(fā)的“第二引擎”
有數據統(tǒng)計,我國汽車銷量從2005 年的576 萬輛增長到2018年的3000萬輛左右,汽車年銷量在此期間內的增速高達386%,中國汽車市場年銷量已連續(xù)8 年世界第一,銷量占全球30%。
但在經歷了產業(yè)周期初中時期的快增長階段后,中國的汽車市場增速正在放緩,2016年的汽車銷量增長了14%,2017年的汽車銷量僅增長了3%,而2018年前11個月甚至下滑了2%。購車人群接近飽和,消費者購買新車或者二次換車的動力不足等原因,使得汽車市場需要新的刺激增長點。
而在此情況下,此前沉浸數年的車聯網再度被重視,在去年,車聯網先驅的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王永清,在接受采訪中也曾表示:“車聯網將為出行帶來顛覆性變革,它將作為汽車的‘第二引擎’,為未來交通生活提供全新驅動力!避嚶摼W在當下有汽車發(fā)展中有何優(yōu)勢?
首先隨著IoT的爆發(fā),萬物互聯成為時下最認可的社會發(fā)展方式,車聯網便成了如今汽車行業(yè)的新寵,而且車聯網本身就是IoT的一部分,與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大方向上就是一致的,大背景上有著足夠的正確性。
其次在互聯網商業(yè)化潛力來說,在國外,有蘋果CarPaly、谷歌安卓AUTO;在中國,也有百度Carlife、阿里云OS、騰訊路寶,全世界范圍內諸多巨頭紛紛布局,商業(yè)潛力巨大。再加上本身就屬于汽車市場亟待尋求突破的階段,正是久旱逢甘霖的階段。
而這其中,合資企業(yè)相比較單一的互聯網巨頭或者自主品牌企業(yè)更有優(yōu)勢。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之一保羅·羅默提出過一個理論:“大部分的技術進步源于市場激勵導致的有意識的投資行為,即技術是內生的!绷_默認為特定的技術突破或許是隨機出現的,但技術全面的增加是與社會的資源投入成正比的。
而車聯網本質上說就是一種由技術主導的服務功能,對于其發(fā)展來說,關鍵點就在于技術上能否突破。面對資本大規(guī)模駛入的趨勢,合資企業(yè)比起互聯網企業(yè)有著先入一步的優(yōu)勢,比起自主品牌又能夠更有技術創(chuàng)新上的競爭力。
所以從時機上說,車聯網的發(fā)展是大勢所趨,也會是汽車增長的新引擎,在大資本浪潮之下,合資企業(yè)在原有技術方面的加持將會隨資本的注入再度深入,更容易有新的突破。而這種技術上的突破會成為引資的新背書,以此形成正方向的循環(huán)上升,更具優(yōu)勢。
地利:從產業(yè)鏈到復雜技術的全面協(xié)調
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圖靈獎得主Alan Kay曾說過,“People who are really serious about software should make their own hardware.”意思是,真正在乎軟件的人,應該去制造屬于自己的硬件。這句話后來被喬布斯用于表達蘋果的產品開發(fā)理念。
但手機畢竟是個相對價值較低的智能硬件,all in進去的成本較低,而汽車單體價與研發(fā)成本遠遠超過手機,不僅前期投入大,而且生產周期長,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產品上的成績。這與互聯網商業(yè)中資本投入與產值之間的正比例關系相悖。
對于一個完整的汽車產業(yè)鏈周期,從上游的源材料采集、技術開發(fā);到中游的配件制造組裝;再到下游的產品銷售,這一整條的產業(yè)結構都不是短時間內能堆砌的,這也是很多說著自己造車的企業(yè),最終八成都是借殼,選擇與其他原有汽車制造商合作。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