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競爭時代 一汽-大眾2019年將如何撬動車市杠桿?
1991年 2月,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0個月后,第一輛捷達轎車在一汽轎車廠組裝下線。作為一汽-大眾誕生元年的第一款車型,捷達迅速以皮實耐用的產品特性紅遍大江南北,暢銷中國19年,累計銷售197余萬輛。近30年過去了,中國乘用車市場2018年銷售2274.5萬輛,雖然同比下降了4.6%,但仍然連續(xù)十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
在這個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中,一汽-大眾仍實現(xiàn)全年累計終端銷量突破205萬輛,同比增長2.6%的成績。其中,大眾品牌終端銷售139.1萬輛,市場份額提升至6.1%;奧迪品牌終端銷售超過66萬輛(含進口車),同比增長11%。
回望一汽-大眾近三十年的發(fā)展歷程可以說,一汽-大眾的歷史,就是中國汽車工業(yè)史的縮影。
回望一汽-大眾近三十年的發(fā)展歷程可以說,一汽-大眾的歷史,就是中國汽車工業(yè)史的縮影。
一汽-大眾董事、總經(jīng)理劉亦功在回顧過去的27年時,感慨萬千:“深耕中國市場27年,一汽-大眾與中國汽車工作共同成長,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至今已獲得了1700多萬用戶的青睞!
2018年是可能是車市的一個重大拐點,在經(jīng)歷了長期的高速增長后,中國汽車市場由“增量競爭”轉為“存量競爭”,面臨容量和盈利空間變小的趨勢。在中國汽車市場的“小寒潮”中,一汽-大眾全體系頂住了內外部的巨大壓力,在經(jīng)營成果、未來布局和體系能力建設等方面實實在在打贏了“攻堅”戰(zhàn),迎來了企業(yè)歷史上最密集的產品啟動期和項目建設期,并進一步夯實在產能、體系、產品、用戶以及新興業(yè)務等五個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
產能布局
五大基地形成
2018年,一汽-大眾長春奧迪Q工廠、華東基地、華南基地二期以及華北基地在半年時間內密集建成投產,年產能新增90萬輛。新投產基地將與原有的長春基地、西南基地組成一汽-大眾全國五大基地,并率先引入MQB和MEB平臺,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隨著五大基地布局的完成,一汽-大眾產能得到極大提升。2018年一汽-大眾全年生產整車首次突破200萬輛大關。
產品投放
細分市場全覆蓋
一汽-大眾在“產品大年”已陸續(xù)向市場投放了全新一代寶來、T-ROC探歌、全新一代CC、全新奧迪Q5L、全新奧迪Q2L、TAYRON探岳、全新奧迪A4L和新高爾夫嘉旅等21款實力車型,形成橫跨大眾、奧迪兩大品牌,從轎車到SUV全覆蓋的產品力。新產品、新形象,全新的車型重塑一汽-大眾品牌形象,且更加貼近年輕化的主流消費群體。在“產品大年”,一汽-大眾對市場變化和技術革新所作出的前瞻決策不言而喻。
新興業(yè)務
出行服務
大眾品牌“摩捷”自去年正式運營起,日均訂單現(xiàn)已達到行業(yè)2倍水平。奧迪品牌移動出行服務累計訂單超過1300單,單均時長2.3天。隨著業(yè)務的發(fā)展,目前已覆蓋北京、三亞兩地。
展望2019
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面臨著更嚴峻的形勢,汽車市場低增速將成為常態(tài)化,優(yōu)質龍頭效應顯現(xiàn)。造車新勢力進入量產期,新能源雙積分等政策壓力加大。電動化、智能化、互聯(lián)化等新技術倒逼產業(yè)轉型升級。中國汽車產業(yè)將走向新一輪的分化,企業(yè)間的優(yōu)勝劣汰進一步加劇。
面對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淘汰壓力,一汽-大眾將提升精益化水平,重點加大本土研發(fā)介入深度,繼續(xù)優(yōu)化流程,提升效率支撐市場競爭。在新能源領域,到2025年,一汽-大眾的產品線將擴充至近40款,新能源車型將占到一汽-大眾產量的四分之一。
在品牌布局上,一汽-大眾新品牌即將在德國狼堡正式亮相。新品牌是大眾品牌旗下全新子品牌,有著純正的德系血統(tǒng),在大眾體系經(jīng)歷了6年的醞釀與籌備,計劃于今年正式投放中國市場。除了新品牌,一汽-大眾還將在2019年向市場投放28款新產品。其中,奧迪品牌18款,大眾品牌8款,新品牌有2款問世。在每一個細分市場,消費者都將看到來自一汽-大眾的誠意之作。
侃車觀點:中國汽車三十年,一汽-大眾的成長和中國汽車發(fā)展緊密相連,在諸侯割據(jù)的中國車市中占據(jù)了6.1%的市場份額足見一汽-大眾的實力。和時代共同進步,并引領時代的品牌才會成為行業(yè)的領航者,一汽-大眾的能力、實力和勇氣都無愧于這個時代的領航企業(yè)。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