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北汽或成戴姆勒第一大股東;特來電投后估值78億元
投后估值78億元,特來電擬引進鼎暉投資、國調基金等入股
12月16日,特來電母公司特銳德發(fā)布公告稱,特來電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本次增資總金額合計不超過13.5億元,投后估值約為78億元。公司擬增資金額約2億元,關聯(lián)方投資人金陽基金、鴻鵠基金擬增資金額合計不超過3億元。擬定非關聯(lián)投資人為鼎暉投資、國調基金。本次增資特來電的投資人包括并不限于上述投資人及/或其指定的關聯(lián)方。特銳德表示,通過本次增資,將大幅提升特來電的資本實力和未來業(yè)務開拓能力,進一步推進及完善公司在充電領域業(yè)務的戰(zhàn)略布局。
路透社:北汽擬成為戴姆勒第一大股東
據(jù)路透社當?shù)貢r間12月15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北汽集團計劃增持戴姆勒5%股份,讓所持的股份達到10%。屆時,北汽將超越吉利(持有9.69%)成為戴姆勒第一大股東。北汽希望借此獲得戴姆勒董事會席位。此外,消息人士透露,北汽已開始購買戴姆勒散股,而匯豐銀行正在協(xié)助北汽完成該工作。據(jù)戴姆勒此前發(fā)布的消息,截至11月15日,匯豐銀行已通過股權互換直接持有戴姆勒5.23%帶有投票權的股份。不過,戴姆勒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北汽增持戴姆勒股份的通知。
傳特斯拉計劃在歐洲超級工廠實現(xiàn)75萬輛電動汽車量產目標
據(jù)外媒報道,德國農業(yè)部長阿克塞爾·沃格爾在向當?shù)刈h會提交的一份聲明中透露,特斯拉計劃最終將其位于德國柏林的“4號超級工廠”的產能增至75萬輛。他還透露,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第一階段的建設計劃是年產25萬輛電動汽車,第二階段的年產量將增加到50萬輛,第三階段將使該工廠的年生產能力達到75萬輛。迄今為止,該公司在全球范圍的年產量約為36萬輛。
長城汽車公告:光束汽車項目正式獲批
12月16日消息,長城汽車發(fā)布公告稱,該公司與寶馬(荷蘭)控股公司合資(光束汽車生產基地項目)已于12月14日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yè)批準證書》(商外資 蘇府資 字[2019]103263 號 )。此外,公告稱,長城汽車未來還將根據(jù)批準證書等資料辦理合資公司工商登記手續(xù)并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豐田被曝計劃2020年從中國開始正式導入純電動車型
12月16日,據(jù)新出行報道,豐田計劃2020年從中國開始正式導入純電動車型,并計劃到2025年在中國導入10款以上純電動車型,實現(xiàn)全球電動化車型銷量550萬臺的目標。從銷量來看,中國現(xiàn)已成為豐田汽車全球范圍內的重要市場之一。今年1-10月,豐田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累計售出汽車804.7萬輛,同比增長1.6%,其中在中國市場銷量達到131萬輛,同比增長7.2%。
滴滴陳汀:正聯(lián)合主機廠參與更適合運營車輛的研發(fā)
12月16日,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現(xiàn)場,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兼小桔車服總經理陳汀透露,目前滴滴已經與多家主機廠探討了關于聯(lián)合研發(fā)更加適合運營車輛的相關事宜!跋啾扔谒郊臆嚕\營車型有著諸多特殊之處,比如開車門時能不能有報警裝置,后排能不能也加入安全氣囊等等。”陳汀表示,除了整車方面的攜手外,滴滴也在跟上下游產業(yè)洽談相關合作,如:壽命更長的輪胎、更換時間更久的機油等產品。
何小鵬:小鵬汽車正進行C+輪融資,未來12個月會有很多好消息
12月16日,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現(xiàn)場,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透露,繼不久前剛剛完成4億美金的融資之后,小鵬汽車正在進行C plus輪的融資,在未來的12個月里小鵬會帶來很多好消息。此前,11月13日,小鵬汽車宣布成功簽署C輪融資,總金額為4億美金(折合人民幣28億元)。同時,小鵬汽車還獲得招行、中信以及匯豐銀行等多家中外銀行總額達數(shù)十億元的無抵押信用貸款。
楊浩涌:11月車好多集團已經盈利,賬上還有超50億元現(xiàn)金
12月16日,在瓜子二手車“質量革命”行動媒體溝通會上,車好多集團CEO、瓜子二手車與毛豆新車創(chuàng)始人楊浩涌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二手車過去幾年一直是超過10%的增長,今年掉到個位數(shù)增長”,盡管如此,他還是對行業(yè)表示長期樂觀。談到公司的運營發(fā)展,楊浩涌表示,公司賬上還有超過50億元現(xiàn)金。“11月整個集團已經盈利了,四季度整個集團應該也會盈利!
Waymo收購人工智能公司Latent Logic
據(jù)外媒報道,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收購了人工智能(AI)公司Latent Logic,以尋求加強自己的模擬技術。Latent Logic的總部位于英國牛津,是一家專門從事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的人工智能公司。該公司于2017年從牛津大學分離出來,它通過“模仿學習”的方式對人類行為進行模擬,可以用于車輛測試。
作者:首席出行官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9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0 瘋狂智駕,踩下“剎車”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