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1.3T的奔馳GLB有勇氣定價超過30萬?它到底“香不香”?
發(fā)動機的小排量化已經是大勢所趨,從2.0T的寶馬7系、到1.5T的奔馳E級,豪華品牌在不斷挑戰(zhàn)“底限”。而如今,奔馳GLB上市后,它也成為車圈兒關注的焦點。
奔馳GLB全系搭載了1.3T+7速雙離合的動力系統(tǒng),指導價卻高達31.48萬-35.48萬元,一時間引來了不少的爭議。同時車身尺寸為4638/1834/1687mm,軸距為2829mm的它,車內還得塞進7個座椅,其乘坐空間可想而知。那么奔馳GLB的產品力究竟如何?它目前的真實市場行情怎樣?它到底值不值這個價?今天小智給大家講點干貨。
大家對于奔馳GLB的吐槽,絕大多數都是集中在價格、動力和7座的實用性方面。被吐槽“價格貴”幾乎已經成了多數上市新車的“標配”項,除了極少數價格比較合理的車型,比如2.5L進取版的亞洲龍、18.58萬起的領克03+,很少有車型在上市之初不被吐槽價格的。當然你可能不知道的是,20.88萬的亞洲龍2.5L進取版一開始是不接訂單的,現在普遍還是加裝潢的狀態(tài),而領克03+更是一車難求。所以價格這種東西,定貴了會被吐槽,定便宜了也不見得就能原價買到,消費者要做的是放平心態(tài),去了解新車上市一段時間后的真實價格以及具體的銷售政策。
再來說說奔馳GLB這套1.3T+7DCT的動力組合,很多人都說它撐不起30萬的價位,那么雷克薩斯的ES200就能撐得起30萬的價位了?人家雷克薩斯ES還不是照樣加價賣。奔馳GLB 200車型擁有163馬力、250牛·米的動力儲備,再加上雙離合變速箱較高的傳動效率,帶動1.6噸出頭的車身其實不算吃力。
至于略顯雞肋的7座空間,其實奔馳GLB的賣點僅僅是7座,而并不是寬裕的7座空間。如果需要經常乘坐6/7個人、想要充裕的7座空間,30多萬買臺別克GL8、本田奧德賽,或者是豐田漢蘭達、大眾途昂會更合適。如果將奔馳GLB的第三排座椅放倒,然后將第二排座椅調到最后,前兩排的乘坐空間還是相當可以的。當然實事求是得說,由于奔馳GLB的車身寬度只有1834mm,所以如果它的第二排坐了3個成年人,橫向空間會稍顯不足。但如果你把它當作是能在應急狀態(tài)下多出2個座椅的5座緊湊型豪華SUV來說,它在同級別車型中的優(yōu)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聊完奔馳GLB在定價、動力和7座空間方面的表現后,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小智對奔馳GLB明顯有些偏袒。但是如果看完奔馳GLB的產品亮點后,你可能會改變這個想法。首先奔馳在國內的品牌影響力不必多說,除了保時捷、瑪莎拉蒂等超豪品牌外,奔馳是大多數普通民眾購買豪華車的“天花板”。其次我們再來看奔馳GLB的造型設計,絕對算不上丑,甚至有那么些縮小版GLK的影子,看起來也比較符合公眾對于一款豪華SUV車型的審美。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奔馳GLB的內飾和配置,10.25英寸的雙聯(lián)屏設計、渦輪扇葉狀的空調出風口、鍍鉻滿滿的內飾點綴、豪華輕奢的細節(jié)用料、奔馳最新的MBUX人機交互系統(tǒng),這些看上去都相當高級。當然也不是說奔馳GLB的內飾就毫無問題,比如各個組件給人感覺都像是縮小版的,不夠大氣,裝配工藝也有待提升。
配置方面,奔馳GLB也并沒有太過吝嗇,分段式全景天窗、主動剎車、前/后雷達、倒車影像、換擋撥片、皮質座椅、LED遠近光燈、后視鏡電動折疊/加熱等都是全系標配。當然中低配車型需要選裝無鑰匙進入/啟動,這點確實讓人不舒服。
不管怎樣,如果將奔馳GLB看作是一臺以家用為主的5座SUV,那么它在產品力方面應該是合格的,甚至在有些方面做到了同級領先。
介紹完奔馳GLB的產品力之后,那么它如今的市場行情怎樣?目前奔馳GLB還沒有優(yōu)惠,按照奔馳一貫的傳統(tǒng),在4S店購車通常都需要購買1萬元左右的裝潢,還有數千元不等的服務費、上牌費,對于奔馳GLB來說就相當于變相加價了。這下吐槽奔馳GLB價格高的人就更多了,而仔細分析,這部分人可能并不是奔馳GLB的目標用戶。
現在這種市場行情下還愿意購買奔馳GLB的會是些什么人?小智想到了這樣一類人群:由于趕上了計劃生育,目前的90后大都是獨生子女;碰巧又趕上了高房價、高物價,相比之下,車價之間幾萬塊的差異并不是那么不可接受。如果這樣的人群即將結婚或者已經結了婚,雙方父母贊助買車,他們最看重的是什么?
首先就是品牌,可能父母一輩開的就是普通的合資車,甚至是國產車,給子女買車于情于理都會去看更高級的品牌,也算是圓了家庭的豪車夢,在親戚朋友那里講出去也更有面子;其次就是實用性,空間小了不行,沒幾年就要抱孫子呢,至于是不是7座,算是有勝于無吧;最后就是價格了,10來萬的太便宜、20萬的太普通、40萬往上的有壓力、30萬上下正合適。毫無疑問,奔馳GLB可以說是正中下懷,兒女和父母們看了都會直點頭。
至于1.3T排量小、7座空間不實用,這些在品牌力、整車設計之下都會成為可以接受的項目。而買車的錢大部分都是雙方父母支持,上升到30萬價格段,1、2萬元的價格敏感度其實也并沒有那么高。兩個家庭6口人都滿意的車,其實并不好找,如果最后車型選擇的意見能統(tǒng)一,優(yōu)惠的事兒“咬咬牙”也能挺過去。
上面描述的這些90后算不算少數?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要看你所處的環(huán)境。但是小智知道的是,如今一二線城市這種90后太多了,而且他們第一輛車的預算都有了明顯的提升,這也是為什么寶馬3系、奧迪A4L、奔馳C級賣得好的一大原因?梢哉f這批人大多負擔得起奔馳GLB,就看他們愿不愿意買了。
當然小智也能理解網上吐槽奔馳GLB定價高的那波人,這些人更多的是升級換購,或者買車的錢是自己辛辛苦苦掙得,當然想買到更值的產品。毫無疑問,在他們眼中,30多萬的奔馳GLB不算值。
奔馳GLB算是很好得彌補了GLA和GLC之間的市場空白。奔馳GLA雖然優(yōu)惠完僅需20萬出頭,但是空間實在是太小,內飾和配置也有些跟不上時代,而GLC優(yōu)惠完的裸車價都奔40萬去了,預算超太多。30萬出頭的奔馳GLB給了奔馳品牌潛在客戶群體們一個新的選擇機會。
對比奧迪Q3,奔馳GLB在尺寸和空間方面大了不少,品牌優(yōu)勢比較明顯,終端有個大幾萬的差價在情理之中。對比寶馬X1,1.5T是三缸機,2.0T的終端價格也要25萬朝上,內飾和GLB的差距較大。如果未來奔馳GLB出現10%左右的現金優(yōu)惠,這樣它的裸車價將低于30萬元,這對于購買奧迪Q3和寶馬X1中高配車型的用戶將產生不小的吸引力。
有些人會說,沃爾沃XC60、凱迪拉克XT5的入門車型優(yōu)惠完比奔馳GLB還便宜,那憑什么要買GLB?關于這個問題,你可以看看奔馳C級、沃爾沃S90、凱迪拉克CT6的終端價位和實際銷量,考慮BBA的用戶或許很難去考慮二線豪華品牌,并且這些人群的年齡層、消費心理大概率也存在差異。
奔馳GLB爭議的聲音越大,恰好證明了它的熱度之高。30多萬買一個各方面都還過得去的奔馳SUV,偶爾還能提供7座應應急,對于那些不追求動力、只看重品牌和設計的消費者來說已經是“真香警告”了。如果后期還能再優(yōu)惠個10%,估計也會和它的大哥GLC一樣熱銷。畢竟有些人是愿意為品牌買單的,不然奢飾品都該賣不出去了。你覺得奔馳GLB的目標用戶是怎樣的?它未來會熱銷嗎?你怎樣看待這款車?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