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上百億、關鍵內控職能缺位、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眾泰汽車還有被挽救的可能嗎?
通過昨晚這組公告呈現出來的相關信息,或許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眾泰汽車究竟發(fā)生了些什么?又何以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文|車事小說 青檸檬
6月22日晚間,眾泰汽車一口氣連發(fā)22條上市公司公告。其中包括了千呼萬喚終于始出來的2019年年度報告。通過昨晚這組公告呈現出來的相關信息,或許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眾泰汽車究竟發(fā)生了些什么?又何以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巨虧111.90億,內控職能缺位
在備受關注的2019年年度報告的伊始,就出現了頗為玩味的一幕。
在聲明報告內容真實性環(huán)節(jié),眾泰汽車負責人(法人代表)金浙勇以及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張志及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程勇聲明稱,保證該年度報告中財務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但該公司董事婁國海則表示,無法保證本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據報告內容顯示,婁國海作出上述表態(tài)的理由是:公司持續(xù)經營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鐵牛集團有限公司對公司的業(yè)績補償兌現難度較大,公司面臨眾多訴訟及擔保事項。在此情況下,無法合理估計公司因業(yè)績補償及或有事項對公司造成的損失金額,結合審計機構出具的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結果,無法確認 2019 年度公司的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等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
事實上,基于已經持續(xù)一年多時間的針對員工欠薪,工廠停產等客觀事實,包括其內部一線員工在內,都很想知道眾泰汽車究竟目前處于一個怎樣的真實狀態(tài)?
據昨晚發(fā)布的一份《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披露,在報告期內公司存在2個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
一方面,內控環(huán)境存在重大缺陷、內控監(jiān)督缺失。報告明確指出了眾泰汽車目前狀態(tài):經營困難,資金缺乏,生產經營停滯。此外,由于員工大量離職或不在崗,關鍵內控職能缺位,組織機構已經不能正常運行。進而導致了公司內控環(huán)境存在重大缺陷、內部監(jiān)督缺失。
另一方面,在財務報告編制流程控制層面未能有效執(zhí)行。具體表現為眾泰汽車在今年4月24日公告的一季度財報數據出現錯報情況。這也進一步證實了眾泰汽車內部目前已經在客觀事實上處于“內控失能”狀態(tài)。
基于此,眾泰汽車在過去的一年經營財報數據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據眾泰汽車發(fā)布的2019年年度報告內容顯示,2019年,眾泰汽車累計實現營收29.86億元,同比2018年的147.64億元減少了79.7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111.90億元,同比2018年盈利8億元減少了1498.98%。截至2019年末,眾泰汽車累計資產為204.37億元,同比2018年末的324.79億元減少了37.08%。
對于這份成績單,眾泰汽車在公告中表示,主要原因一是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汽車行業(yè)整體景氣度不高,行業(yè)競爭日趨激烈,公司流動資金短缺等因素導致公司整車汽車銷量大幅下降,未達預期。由于銷量大幅下降,公司營業(yè)收入大幅下降,經營成本相對上升,導致經營虧損較大。二是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及其他資產減值準備。
據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眾泰汽車累計生產汽車16,215輛,同比下跌88.66%;銷售汽車21,224輛,同比下跌86.29%。
從費用成本層面來看,2019年眾泰汽車費用投入主要集中在了管理費用和研發(fā)費用兩方面,分別同比增加了53.28%和51.63%。
對于管理費用的增加,眾泰汽車表示是由于報告期內停工所致。而對于研發(fā)費用增加被歸屬為研發(fā)新車型所致。
據年報顯示,2019年,眾泰汽車投入研發(fā)費用約8.76億元,占該公司2019年末經審計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比例是13.74%,占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營業(yè)收入的比例是29.34%。
在借款方面,截至2019年末,眾泰汽車短期借款額為47.73億元,占總資產比例高達23.35%,與2019年初相比,增加了16.7%。長期借款額為0.88億元,占總資產比例0.43%,與2019年初相比增長0.10%。
糟糕的業(yè)績報告也意味著,在今天停牌過后,眾泰汽車股票明天(6月24日)起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變更為“*ST眾泰”。
國六車型缺失,研發(fā)力量不足
眾泰汽車從山頂跌落山腳下,時間僅僅短短一年左右。
通過年報數據,如果按照去年季度細分來看,眾泰汽車在2019年除了第一季度實現1.05億元盈利之外,第二、三、四季度則分別虧損3.96億元、47.01億元、104.30億元。且虧損力度呈倍數遞增。
那么問題究竟出在了哪?眾泰汽車在此期間遭遇了什么?
作為一家以整車制造銷售為主營業(yè)務的整車制造商,難以置信的是時至今日眾泰汽車仍然沒有哪怕一款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的車型能夠上市銷售。這也是導致其去年銷量大幅下滑的根本原因。
據央視新聞在去年一則報道顯示,去年下半年以來眾泰汽車終端經銷商無車可售的尷尬在多地上演。多地經銷商在節(jié)目中給到記者的原因是由于廠家沒車(國六車型)。
國六排放標準的實施,讓眾泰汽車的研發(fā)力量不足缺陷暴露在公眾面前。
長期以來,由于”山寨“、”模仿“主流合資品牌車型而被媒體廣泛報道批評的眾泰汽車并未能夠正視自主正向研發(fā)對于一家整車制造商的重要性。反而大有將”山寨“、“碰瓷”主流合資車型做大的態(tài)勢。以至于外界送給眾泰汽車研發(fā)部門一個“皮尺部”的稱呼。
國六產品缺位帶來的直接后果全國多地無車可賣,進而導致營收大幅度下滑。對此,眾泰汽車也在2019年年報中將營收下滑歸咎于報告期內的銷量大幅下降所致。
據了解,眾泰汽車旗下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的車型——TS5,至今仍然處于調試階段,尚未達到批量投產上市標準。
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被“國六”卡住脖子的眾泰汽車經營狀態(tài)由此進入了惡性循環(huán)。由于可售賣車型缺位,導致多地經銷商退網、維權。甚至進一步發(fā)展到了開始拖欠員工工資,并遭到員工提起仲裁、起訴。
據騰訊汽車在6月23日轉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目前眾泰和仲裁員工雙方已經對付款金額、付款周期達成共識,并簽署了仲裁調解書,仲裁工作已經初步完成。據報道顯示,自2019年11月份開始,眾泰一直沒有發(fā)工資,目前已有近120位員工拿到了仲裁調解書。
據該人士表示,“如果不按這個時間付款,就會進入第二個階段,法院就可以強制執(zhí)行眾泰財產,評估拍賣財產、生產線等,其實有了現在的仲裁調解書,這些員工就從被動等待變成有主動權!
據了解,目前眾泰汽車旗下員工大多數處于在家“休息”狀態(tài),工廠也處于停工停產。
車事小說注意到,眾泰汽車官方認證微博以及官網仍在正常更新。官網最近一次更新時間為6月16日,官方微博最近一次更新時間則為6月18日。
自救手段不足,未來堪憂
對于眼下現狀,眾泰汽車在年報中表示,公司擬采取以下改善措施:
(1)重構眾泰汽車的管理架構,大面積、大力度啟用年輕管理人員;(2)圍繞產銷量目標,重新評估生產線自動程度化和人員的匹配方案,通過設定單車制造費用目標來反向安排人員數量。安置多余的一線工人,從而大幅度降低制造費用、人員數量和工資總額;(3)管理人員實行薪酬績效改革,最大限度地階段性降低研發(fā)人員數量和研發(fā)費用,用全員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來推動整個企業(yè)改革和轉變;(4)集中資源向新能源、氫燃料、軟件開發(fā)應用等項目傾斜,抓住下一階段汽車行業(yè)發(fā)展的熱點;(5)由于流動性壓力巨大,在復產階段,需要獲得強有力的措施保障,成立由政府部門、企業(yè)和律師事務所組成的聯(lián)合工作小組,負責隔離、延緩各類債務。
在車事小說看來,眾泰汽車能否實現自救,取決于能否找到錢。無論是安撫員工,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經營,或還是新產品投產上市,其背后都離不開資金支持。不過,從眾泰汽車給出的改善措施來看,其未來發(fā)展堪憂。
據眾泰汽車在上述《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中表示,針對現階段面臨的資金流短缺問題,該公司管理層制定了相應對策:一是通過盤活公司部分資產,提升資產運營效率;二是啟動公司項目融資,滿足項目資金需求,分散投資風險;三是積極尋求優(yōu)質的潛在合作方,實施戰(zhàn)略合作,提高公司各項經營能力,提升資產運行質量,盡快解決公司流動性緊張的局面。
不過基于當前市場環(huán)境以及眾泰汽車所處現狀,要想實現上述目標可謂困難重重。
或許眾泰汽車也意識到了這點,報告顯示眾泰汽車將希望主要寄托在了兩方面。一方面,寄希望各級政府的協(xié)助和支持。另一方面,則是積極督促母公司鐵牛集團以現金補償方式履行2018年業(yè)績承諾。
對于眾泰汽車,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簡稱為天職國際)為眾泰汽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由此,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guī)則第13.2.1條的相關規(guī)定,公司股票交易將于 2020 年 6月23日停牌一天,自2020年6月24日開市起復牌,復牌后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也就是俗稱的帶帽,眾泰汽車的股票自明天起將變更為“*ST眾泰”。
據天職國際給出的“無法表示意見”依據顯示,眾泰汽車旗下主要系子公司永康眾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康汽車”)經營資金短缺導致車型停產、工資逾期未支付、供應商貨款逾期起訴、銀行賬戶凍結,以上事項和情況表明存在可能導致對眾泰汽車持續(xù)經營能力存在重大疑慮的重大不確定性。雖然眾泰汽車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了擬采取的改善措施,但天職國際對于眾泰汽車持續(xù)經營能力存在重大疑慮的事項或重大不確定性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車事小說短評:
眾泰汽車發(fā)展至今天的局面,雖然客觀因素處于市場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國六排放提前實施。但根本上來說,終極原因還是在于其自身。對于正向研發(fā)的不重視所致。
此外,戰(zhàn)略短視以及缺乏持續(xù)性也是主要因素所在。作為國內汽車市場中較早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車企之一,眾泰汽車并未能夠抓住機遇。事實上,眾泰汽車還是國內換電模式的首個投入實戰(zhàn)的車企。其早在2011年就向杭州投放了一批采用換電模式的純電動出租車。
戰(zhàn)略上倘若以新能源汽車為契機,在正向研發(fā)道路扎實走下去,眾泰汽車未必會是今天的局面。
眾泰汽車還有挽救余地嗎?車事小說認為可能性極低。作出判斷的根據在于,研發(fā)技術儲備和市場商業(yè)信譽的缺失,都讓“眾泰汽車”成為了市場負面代名詞。在沒有外部資金進來的前提下,很難挽回局面。
眼下,眾泰汽車不僅在終端市場份額盡丟,在資本市場也是節(jié)節(jié)敗退。與高位時18元股價相比,如今已經不足2元。市值也縮水至當初的十分之一左右。
此外,據年報顯示,在過去一年公司多位高管人員已經離開,其中不乏副總裁級別。另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眾泰汽車目前還被訴訟纏身。甚至今年4月份,連眾泰汽車負責人(法人代表)金浙勇都因合同糾紛而被法院限制高消費。
沒技術、沒人才、沒市場基礎,最為關鍵的核心要素——沒有錢。眾泰汽車又將何以重回市場。
———— / END / ————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