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座艙的發(fā)展趨勢是什么,智能座艙在今天為何重要?
02智能座艙的核心組成部分
目前智能座艙主要構成可以分為硬件(座艙芯片、HUD、電子后視鏡等硬件)、軟件、操作交互(語音識別、人臉識別、觸摸識別、生物識別)的三大部分。
◆智能座艙硬件 汽車SOC
一說到智能系統(tǒng)的硬件,座艙芯片是容易被忽視卻是最重要的存在。ECU(電子控制單元)是汽車控制的基本單位。 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電子控制單元, 又被稱之為車載電腦。它和普通的電腦一樣,由微控制器(MCU)、存儲器(ROM、RAM)、輸入/輸出接口(I/O)、模數(shù)轉換器(A/D)等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組成。
據(jù)ICVTank統(tǒng)計,在全球汽車電子市場占比份額中,恩智浦、英飛凌和瑞薩名列前茅,分別占據(jù)14%、11%、10%的市場份額?傮w來看,全球汽車供應商競爭格局比較集中,排位前八的企業(yè)占據(jù)60%+市場份額。
圖:汽車ECU 來源:網(wǎng)絡
隨著傳統(tǒng)汽車的電氣化發(fā)展,目前在汽車中安裝數(shù)量達到100-200個ECU之多,數(shù)量多且不便控制。在集中式E/E架構下,新增的域控制器被集成了更多的功能。這使得主控芯片若要與其職能相匹配,那算力必須隨之提升。在此趨勢下,汽車芯片將從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向SoC(System on a Chip,系統(tǒng)級芯片)開始轉移。
車載SOC能夠減少內部算力的冗余,避免ECU數(shù)量膨脹,減少設計算力總需求?蓪崿F(xiàn)多個應用共用一套硬件裝置,有效減少硬件數(shù)量。同時,集中式架構可以統(tǒng)一交互,可以節(jié)省汽車電路的線束布局,整車質量減輕。
目前SOC傳統(tǒng)汽車芯片廠商主要有瑞薩、NXP、德州儀器等;消費芯片廠商則以高通、NVIDIA、Intel、三星、聯(lián)發(fā)科為主;自主品牌則包含華為、地平線、杰發(fā)、芯馳等。
流媒體后視鏡
流媒體后視鏡就是通過車輛后置的一枚攝像頭,實時的拍攝車輛后方的畫面。能夠將無損、無延遲的畫面在中央后視鏡顯示屏呈現(xiàn)出來。即以攝像頭的視角,觀察車輛后方的真實情況。相比于傳統(tǒng)玻璃后視鏡,能夠減少視覺盲區(qū),還能提高夜間畫面清晰度。國內供應商主要包括凌度、貝思特、華陽集團、臺北研勤科技、360 安全科技、小蟻科技、嘉豐卓越、捷渡、好幫手等。
圖:流媒體后視鏡 來源:網(wǎng)絡
HUD抬頭顯示
HUD,即汽車抬頭顯示儀,可以把重要的信息,映射在風擋玻璃上,使駕駛員不必低頭就可以看清重要汽車信息。
圖:AR-HUD 來源:網(wǎng)絡
HUD基本原理就是將信息光源通過反射映照在顯示板或者前擋風玻璃上。HUD當前有三種主流投影成像技術。其中,C-HUD是一種將信息鏡像到透明面板;W-HUD將信息直接顯示在擋風玻璃上,駕駛員看到的是虛擬圖像,通常距離駕駛員的眼睛約2m;AR-HUD,具有數(shù)據(jù)融合和圖像處理功能,可將圖像精確地繪制到道路上向駕駛員導航。 雖然HUD當前仍屬小眾,但HUD對于終端使用者來講卻十分重要。無需低頭就能看到所需信息且不遮擋視野。這在行車安全和交互便捷極大的提升了駕駛過程的便利與安全。目前HUD市場由主要由國外供應商控制,包括日本的日本精機、電裝;德國的大陸和博世。但國內供應商如華陽集團、水晶光電、京東方、澤景電子、未來黑科技、點石創(chuàng)新等,也在積極尋求落地中。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9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0 瘋狂智駕,踩下“剎車”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