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特斯拉Cybercab炸裂登場!馬斯克的大餅,也是未來藍圖

2024-10-12 15:40
雷科技
關注

今天的確是能夠載入史冊的一天。

原定于今天上午10點的特斯拉“WE,ROBOT”發(fā)布會活動直播,因為一些不可抗力,直播被延遲,播放了幾次開場動畫后,特斯拉的直播間陷入“沉默”,直到上午近11點才恢復。網友調侃:不愧是馬斯克,全球的人們陪著他一起“遲到”。

馬斯克在X平臺針對此次直播意外進行了解釋,表示有人出現了緊急醫(yī)療情況,并且已經處理好了。不得不說,一邊是全球關注的盛況,另一邊是突發(fā)情況的人員,特斯拉選擇后者,關鍵時刻還體現了一把人文關懷。

7d55b486b412047b11cff66d844a859.jpg

(圖片來自X)

在正式上臺演講之前,馬斯克搭乘著一輛未曾發(fā)布的新車型前來,外形緊湊小巧且十分科幻。毫無疑問,這就是“WE,ROBOT”的主角——Cybercab,這是完全無人化駕駛的車型。

當然,Cybercab只是此次發(fā)布會的其中一個角色,馬斯克已經為未來出行,畫出了一幅全新的藍圖。

革命性的出行方式,來了

今天的發(fā)布會,馬斯克句句不離“成本”。

自己擁有一輛私家車,的確可以為出行帶來便利,但日常維護車輛需要支出保險、充電等各種成本,每天還要為停車位而頭疼。另一方面,馬斯克認為道路擁擠、交通事故增加,都是人駕與道路秩序之間的矛盾。而且許多車輛平時處于閑置狀態(tài),浪費資源。

完全自動駕駛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人們只需要將關注點放在點到點的通勤上,車輛可以完全自己駕駛,并接受統(tǒng)一調度,不需要再給它找一個合適的車位。

按照馬斯克的設想,未來人們可以擁有多輛Cybercab,閑置時可以通過將車輛共享到到出行平臺運營車隊,給自己帶來一些收益。這種想法很大膽,讓車輛自己出去“打工”,說不定也會是網約車司機“躺著賺錢”的一種做法。

image.png

(圖片來自特斯拉直播截圖)

特斯拉此前布局的感應式無線充電在 Cybercab上得到應用,完全取消充電口,一定程度上推進了車規(guī)級無線充電的普及。

理論上Cybercab可以讓人們的通勤成本降至20美分/英里,算上稅費則在30-40美分之間,與公共交通相媲美,車輛的價格會落在3萬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21.21萬元),預計在 2026 年投產,這想想就很酷。Cybercab的產量,也將達到空前的規(guī)模。

巧合的是,特斯拉Robotaxi投產的時間與何小鵬預測的Robotaxi爆發(fā)節(jié)點對應上了。

而對于Robotaxi車隊的管理,只需要少量的人員就可以管理大規(guī)模的Robotaxi車隊,大幅減少了人力。

說回到Cybercab本身,這是特斯拉鋪開完全自動駕駛的第一步,車輛造型十分緊湊,融合了Model系列和Cybertruck的設計風格,外形很科幻,還取消了后視鏡、方向盤、操作桿、踏板等各種裝置,徹底變成一輛為自動駕駛而生的車型。

Cybercab真像《馬斯克傳》上的“早期原型車”一樣,采用了蝴蝶門的設計。

唯一的人機交互就是中間的大屏幕,乘客可以在通勤的過程中享受車機娛樂功能,乘員完全從駕駛中脫離出來,屏幕尺寸可能也是特斯拉有史以來的最大。

 

d778f16cly1huibgxgvu3j20xc0m8wgt.jpg

(圖片來自特斯拉官微)

值得一提的是,外界預測的特斯拉 Robovan 也一同出現在發(fā)布會,它比 Cybercab 更貼近賽博朋克的風格,完全取消前擋風玻璃、后視鏡和駕駛機構,同樣由完全自動駕駛驅動。馬斯克表示,Robovan可以容納20名乘客,也能夠作為貨運車輛使用。

Robovan 的內部是兩排“面對面”的座椅,但要電車通說,這樣的座椅密度有點低,載客效率可能有點不夠看。當然,它的外觀設計也存在爭議,比如比某款車型更像“公路高鐵”。

同樣Robovan也支持感應式無線充電,大概是為了方便調度和自動化補能做準備,充電的效率未知,超前就完事了。它的“用車成本”比Cybercab還低,每英里花費僅需 5-10 美分。

兩款新車堪稱重磅,馬斯克對未來自動駕駛的暢想或許會打動觀看直播的許多人。但馬斯克口中的自動駕駛出行場景都有些想當然,現實條件制約,相應的商業(yè)模式沒有跑通,市場對自動駕駛的接受度還沒有想象的高,目前來看多數是“畫餅”,看看股東們的反應。

Optimus再亮相,機器人要走進千家萬戶

說到特斯拉的機器人,就自然少不了類人形機器人Optimus。

今年6月,第二代Optimus已經在嘗試適應特斯拉工廠的工作,模仿人類的操作,進行電池的分揀訓練。和汽車一樣,Optimus采用的也是純視覺神經網絡FSD芯片。據說Optimus機器人已經生產了數百臺。

第二代機器人減輕了重量,步行速度提升30%,手腕靈活度升級為11-Dof。今天的發(fā)布會上,不僅有一批Optimus上臺表演熱舞,馬斯克也表示它還可以走到千家萬戶的生活中,變成一個“服務生”的角色。

按照官方說法,現在的Optimus能做到的包括但不限于家教、家庭保姆、調酒師等,發(fā)布會現場還有Optimus提供飲料,還會和嘉賓猜拳,對人們的動作給出回饋,交互的過程十分自然。

image.png

(圖片來自特斯拉發(fā)布會截圖)

而且Optimus并不是那么高大上的東西,馬斯克稱未來它的價格會進一步降低,可能只需2-3萬美元就能夠買到,相當于一輛新能源汽車的購置成本。相比汽車,Optimus還可以走進人們的生活。

和端到端的自動駕駛汽車一樣,Optimus也會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光是今天展出的機器人,動作的流暢度已經比此前亮相的更上一層樓了。

不難看出,馬斯克眼中的特斯拉可能不再是一家局限于汽車業(yè)務的公司,AI的占比正在變高,基于在自動化、智能化領域的技術積累,改變現有的出行結構,以及人們生活的模式。

往大了說,今天發(fā)布的Robotaxi、Robovan以及Optimus都只是特斯拉智能的一種載體,馬斯克想讓行業(yè)看到的,還是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產品的潛力。

馬斯克畫“大餅”,也描繪出了未來藍圖

無論是兩款完全自動駕駛的新車型,還是Optimus,和今年的股東大會一樣,都是馬斯克畫下的大餅。按照預想,Robotaxi將會為公司市值帶來5到10萬億美元的增長,加之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貢獻,最終特斯拉總市值將達到當下蘋果的10倍,超過30萬億美元。

仔細一想,馬斯克全程只是在提到Robotaxi、Robovan和Optimus有什么樣的使用場景,具體能解決人們的什么痛點,能夠把出行成本打下來。實際上這些新事物如何在現有的“游戲規(guī)則”下應用,商業(yè)前景如何,并沒有講清楚。

3萬美元的Robotaxi有些太貴,預熱很久的Model 2也沒有出現,市場反饋似乎也平平。

這些在特斯拉智能軟件體系下催生的全自動化產品有巨大的潛力,只是考慮到諸多現實條件,包括法規(guī)限制、技術和商業(yè)化運營等,都會成為阻擋馬斯克推動無人化的大山。

d778f16cly1huibgy774kj20xc0kuaeb.jpg

(圖片來自特斯拉官微)

目前沒有跡象表明特斯拉有支撐起Cybercab量產的條件,FSD似乎也尚未達到完全自動駕駛的標準,進入歐洲和中國市場還沒有確切時間,2026年這一切是否能落地,我們仍然要打一個問號。

這一切只能算“白日做夢”嗎?電車通認為未必,Robotaxi既是生于AI時代的產物,也標志著我們的出行方式正在朝著智能化、平臺化、共享化推進。馬斯克吹牛歸吹牛,不代表不能實現,可能就和今天的直播一樣,會稍微晚一些到。

何小鵬也確認,做Robotaxi的技術趨勢明確,并確認計劃于2026年正式推出Robotaxi。和特斯拉不同的是,小鵬汽車專注Robotaxi本身,并不打算介入平臺運營。由此來看Robotaxi是AI公司的趨勢,專注AI賽道的汽車品牌會逐漸轉變成為全新自動化出行模式的公司,小鵬有類似的特質。

馬斯克今天面向全球用戶畫的大餅,大概會成為未來出行的趨勢。隨著相關配套規(guī)定跟進,自動化技術不斷落地,Robotaxi商業(yè)化跑通之后,特斯拉的“未來出行藍圖”就能變成現實了。

      來源:雷科技

           原文標題 : 特斯拉Cybercab炸裂登場!馬斯克的大餅,也是未來藍圖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