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智駕與華為合作?長城辟謠!核心科技必須自主掌握?

2024-11-25 09:07
雷科技
關注

長城汽車有何底氣?

據(jù)36氪汽車報道,長城汽車將采用華為智駕,首個落地華為智駕的車型可能會是新款坦克700 Hi4-T。

screenshot-20241122-101846.png

截圖:公眾號@36氪汽車

對于這則消息,電車通其實并沒有感到太大的意外,畢竟在9月份,長城汽車才與華為簽署營銷數(shù)智化全面合作協(xié)議,成為首批擁抱鴻蒙應用生態(tài)的主機廠之一。如今,長城汽車選擇加深合作,引入華為乾崑智駕,完全是有可能的。

只不過,這則消息很快遭到長城汽車高管的否認。11月22日,長城汽車CTO吳會肖在社交平臺上直言,“目前我們兩家公司在這方面(高階智能駕駛)確實還沒有開展合作”。

微信圖片_20241122102753.png

截圖:微博@吳會肖

吳會肖還表示,“長城汽車始終執(zhí)著地沿著自己的技術路徑去深耕智能駕駛研發(fā),希望能夠把核心技術抓在自己手里,同時還直言對自己的智駕技術相當有底氣。”

華為在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領域的實力無需多言,按照吳會肖的說法,長城汽車暫時不會依賴華為智駕,而且還要打造出屬于自己的智駕,確實要比其他抱上華為“大腿”的汽車品牌更舍得投入。

電車通留意到,長城汽車在今年廣州車展期間僅宣布長城全場景NOA全國開城、Coffee OS 3.1系統(tǒng)煥新,并沒有發(fā)布新品,甚至在展臺亮相了23臺代表集團智能技術最高水準的全新魏牌藍山,其他品牌都沒有展出車型,以此來展示品牌對堅守智能化路線的態(tài)度。

 

1844999_244_1844975_115_3_29_800_449_29_800_449.jpg

圖源:魏牌新能源官網(wǎng)

華為在汽車領域只是起到供應商的角色,而且長安、東風等自主品牌旗下車型都應用了華為乾崑智駕系統(tǒng),為何長城汽車就是不想與華為合作智駕領域呢?

長城掌握智能駕駛核心科技

今年8月21日,搭載長城NOA的首款車型魏牌全新藍山上市,而在此之前,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更是親自下場,多次直播長城無圖NOA在鬧市區(qū)、8D魔幻都市的表現(xiàn)。

拿挑戰(zhàn)8D魔幻都市這點來說,長城的城市NOA系統(tǒng)應對近20個匝道的復雜路況也能表現(xiàn)得比較輕松,能夠很快識別到車道線,并找到目標匝道口。不過,長城的城市NOA在當時的直播出現(xiàn)了壓實線變道的爭議動作。對此,吳會肖在社交平臺上發(fā)文表示,“壓實線的問題需要正視”,并承諾日后會進行改進。

d829ed4e1a9345afb9cb1c014a49720b.jpg

截圖:微博@吳會肖

回顧長城汽車在智駕領域的發(fā)展之路,長城早就在2021年量產下線了高速NOA,并且在2022年推出行泊一體的升級版平臺Coffee Pilot Pro,在高速智駕領域和智能泊車領域已經與不少主流產品對標。

綜合來看,長城最新的城市NOA整體實力瑕不掩瑜,整個直播過程中沒有讓魏建軍難堪,而且車展上宣布的“全場景NOA全國開城”,也能證明官方正努力往智駕第一梯隊追趕。

screenshot-20241122-202856.png

圖源:魏牌新能源官網(wǎng)

電車通了解到,全新魏牌藍山所采用的智駕方案來自于元戎啟行。

元戎啟行布局“無圖方案”的時間是在2020年,時間在智駕供應商中算是比較早的,而且兩年之后就發(fā)布了沒有使用區(qū)域限制的DeepRoute-Driver 3.0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今年更是推出端到端模型的智駕平臺DeepRoute IO。在這樣的技術基礎上,長城汽車選擇與元戎啟行合作并沒有令人意外。

而在此之前,支持長城汽車智駕領域的供應商是毫末智行,其前身正是長城汽車的智能駕駛前瞻部,2021年下線的高速NOA正是出自毫末智行之手,并在2022年成都車展期間,長城汽車提出毫末智行的無圖城市NOA方案。

screenshot-20241123-000028.png

圖源:毫末智行

不過,這套無圖城市NOA方案并沒有落地。為什么毫末智行與長城的關系如此密切,但長城不選擇使用毫末智行的無圖城市NOA?當中的理由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長城汽車現(xiàn)階段亟需在智能化領域有所突破,自然更傾向于選擇技術實力更強的供應商。

到這里,其實已經理解了長城為何還未與華為乾崑智駕合作:既然都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合作伙伴,那就沒有必要再找另一家供應商。更何況,目前多家車企計劃在2025年之前落地端到端智駕,長城汽車的下一步是需要在智駕行業(yè)站得住腳,與華為乾崑智駕合作,可能會在技術層面更遷就華為,這是長城汽車最不想看到的。

當然,電車通也留意到東風汽車集團、長安汽車集團已經與華為在高階智能駕駛領域深度合作,比如旗下的全新嵐圖夢想家、阿維塔07等等,都應用在華為乾崑智駕ADS 3.0。

screenshot-20241123-000115.png

圖源:阿維塔汽車官網(wǎng)

不過電車通想說的是,無論是東風還是長安,都只將華為乾崑智駕當成一個賣點。兩家企業(yè)都掌握著智駕技術,沒有將智駕領域的話語權完全交給華為,比如東風嵐圖有鯤鵬智駕、長安啟源E07是長安首款智能駕駛核心軟硬件全部自研的產品,打造出“交互式智駕”等等。

話說回來,智駕賽道已經有多位選手,全場景NOA全國開城不是長城汽車的終點。要想在智駕賽道獲得良好的知名度,長城汽車需要照顧到智駕體驗的多個細節(jié),更重要的還要找到技術和功能方面的差異化,做到哪些其他車企實現(xiàn)不了的功能,這樣會容易獲得市場認可。

除了深度,長城需要拓寬智駕廣度

或許是將太多資源放在城區(qū)NOA的研發(fā)上,迄今為止,長城汽車只有全新魏牌藍山一款產品可以實現(xiàn)全場景NOA,集團其他車型都沒有配備同款城區(qū)NOA。

從銷量數(shù)據(jù)來看,魏牌藍山在10月份的月銷量只有六千輛出頭,而長城汽車集團賣得最好的車型是哈弗大狗、哈弗H6、哈弗猛龍三款車型。

screenshot-20241122-203255.png

圖源:哈弗SUV官網(wǎng)

電車通能夠理解官方為何率先將城區(qū)NOA應用在全新魏牌藍山上,本質上是更好地強調城區(qū)NOA的技術先進性,定位為高端新能源SUV的全新魏牌藍山也能借助城區(qū)NOA,與問界M7、理想L7等競品競爭。

但是,為何市面上這么多智駕系統(tǒng),只有華為乾崑智駕、小鵬智駕處于第一梯隊?電車通認為,這一問題的答案應該是“智駕平權”。

發(fā)展前期,鴻蒙智行旗下車型所搭載的高階智能駕駛,確實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為其買單,但讓華為乾崑智駕真正打出知名度的,是新推出的基礎版本。官方通過降低配置和價格,讓更多處于主流細分市場的消費者感受到智駕帶來的技術優(yōu)勢,良好的市場口碑才能夠被疊加;小鵬在智駕領域也是走這樣的路線,暫且不說應用最新智駕技術的小鵬P7+,旗下的小鵬G6、小鵬G9在入門版車型上就已經標配了高速路段的高階智能駕駛。

現(xiàn)在再看長城汽車旗下的三款走量車型,哈弗H6暫未提供高階智能駕駛,哈弗猛龍和哈弗大狗只有高配版車型才提供高速高階智能駕駛的選裝?v觀長城汽車旗下的產品,標配高階智能駕駛的車型只有坦克700 Hi4-T高配版、歐拉閃電貓高配版等價格略高的新能源產品。

screenshot-20241122-203154.png

圖源:坦克SUV官網(wǎng)

智能駕駛還沒有成為當下消費者的首選因素,大部分消費者基本沒有加價選裝高階智能駕駛的想法,長城汽車也因此丟失了不少普及高階智能駕駛的機會。

 

電車通認為,倘若長城汽車下一步可以將最新的高階智能駕駛在哈弗H6、哈弗猛龍等主流車型上實現(xiàn)標配(暫且不說城區(qū)NOA,先是高速NOA),對長城汽車在智駕領域的發(fā)展百利而無一害,唯一的難度就是將智駕的成本打下來。

“全國都能開”是智能駕駛的及格線

電車通發(fā)現(xiàn),全量推送高階智能駕駛的車企,都將“全國都能開”“有路就能開”用來重點宣傳,除了華為和小鵬之外,理想、蔚來、小米也相繼入場,高階智能駕駛領域或將迎來年終大考。

從短期來看,率先全量推送高階智能駕駛的車企,本身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晚入局的車企很難輕易追上;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們遇到的駕駛場景并不是無限的,智駕系統(tǒng)引入AI大模型和大數(shù)據(jù)之后,AI早晚有一天會消化完所有可能碰到的駕駛場景,也就是說只要你舍得長期投入,總有一天會達到與第一梯隊接近非常接近的智駕水平。

靠自己也有機會追上第一梯隊,這應該是長城汽車沒有計劃與華為深度合作高階智能駕駛的根本原因。

8f4e107b7b954b09ae4fbe663b40f539.jpg

圖源:魏牌新能源官網(wǎng)

對于所有想留在智駕領域的車企而言,現(xiàn)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想辦法存活下來。綜合市場情況來看,2025年中國智駕市場的競爭格局可能會逐步穩(wěn)定下來,處于頭部的車企可以依靠口碑吃下大部分紅利,而非頭部車企則繼續(xù)依靠產品硬實力來吸引用戶,智駕只是被當成錦上添花的賣點,很難吸引對智駕有追求的潛在消費者。

數(shù)據(jù)顯示,長城汽車在10月份售出32039輛新能源車,環(huán)比增長6.34%,對比老對手吉利、長安還有較大的差距。新能源是智能駕駛技術的良好載體,在智駕賽道上待得比較久的長城汽車,仍需要想辦法在銷量數(shù)據(jù)上突破。

(封面圖源:魏牌新能源官網(wǎng))

       來源:雷科技

           原文標題 : 智駕與華為合作?長城辟謠!核心科技必須自主掌握?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能汽車網(wǎng)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